一点点的温暖(无声的温暖)

一点点的温暖(无声的温暖)(1)

一幅幅可爱的漫画,配上温暖的文字……近日,南京市聋人学校教师于晓岚用漫画、成语、古诗等新颖的方式为学生写评语,被网友直呼“暖心”。

于晓岚2002年大学毕业后来到南京市聋人学校工作。“我至今都记得到学校面试的那天,刚走进校园,看到许多孩子在操场上奔跑,他们跟普通孩子别无二样,只是周遭太安静了”。无声的校园戳中她内心最柔软的地方,她决定留下来,这一待就是17年。

学习手语、反复交流、创新思维……于老师和同事将爱和耐心奉献给这群特殊的孩子。“孩子们不容易走近,但一旦认可你,却又很容易把心交给你”,于晓岚说,“我希望在陪伴他们的这段时间里,走进每个孩子的内心世界,尽我所能帮助他们变得更好,将来可以更好地适应社会”。

新华社记者季春鹏摄

一点点的温暖(无声的温暖)(2)

于晓岚在给学生的评语中配上漫画(3月4日摄)。 新华社记者季春鹏摄

一点点的温暖(无声的温暖)(3)

3月4日,在南京市聋人学校,于晓岚给学生们上心理课。 新华社记者季春鹏摄

一点点的温暖(无声的温暖)(4)

一点点的温暖(无声的温暖)(5)

3月4日,在南京市聋人学校,于晓岚在课堂上跟学生交流。 新华社记者季春鹏摄

一点点的温暖(无声的温暖)(6)

3月4日,在南京市聋人学校,于晓岚在操场上跟学生谈心。新华社记者季春鹏摄

一点点的温暖(无声的温暖)(7)

一点点的温暖(无声的温暖)(8)

3月4日,在南京市聋人学校,于晓岚在展示自己刻的橡皮章,她用这些可爱的橡皮章创新工作。 新华社记者季春鹏摄

一点点的温暖(无声的温暖)(9)

3月4日,在南京市聋人学校,一名学生将自己书写的“蕙质兰心 秀外慧中”作为“三八”节礼物送给于晓岚老师。 新华社记者季春鹏摄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