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遥为何能够保留下来(从又见平遥说起)
前面说道平遥古城因为对古城古建筑保护得力,因而被联合国列为世界文化遗产。
从此,平遥从一个默默无闻的小县城,凤凰涅槃浴火重生,如日中天风光至极,同时它改变了平遥的发展轨迹,为平遥发展注入了强大的内生动力,给平遥老百姓开辟了财富源泉,拉开了平遥文化复兴的序幕,守住了平遥人的精神家园,让平遥自信地走向世界。
而由平遥古城的凤凰涅槃浴火重生,不由得想到了曾经是平遥古城老上属汾州府的辉煌没落与遗憾无奈。
汾阳有2600多年的置县史,其中1600多年为州府郡治所。特别是明朝万历二十三年(1595)升汾州为汾州府,依郭设汾阳县,府属冀南道,府、道治所皆驻县城内,更是给汾阳的发展带来了相当大的机遇。
因此汾阳不但有2600多年灿烂的建县史,而且还有1600多年辉煌的州府文化。
而唐代中兴名将郭子仪被封作汾阳王,宋朝抗夷元戎狄青是汾阳人,特别是在明朝初期,明代藩王“庆成”“永和”二郡王府均建府与汾阳,此后汾州府逐渐崛起为明代北方历史名城,军事重镇(明清时期山西九府之一)。
汾阳作为府城,历史上又与这些叱咤风云功勋卓著的将帅联系密切,所以汾阳城垣修建得格局规范,堪称一座历史文化名城。
几百年来,汾阳一直是一座规模壮观的州府城,城池内,州府、县衙、守备、察院、王府、书舍、文庙、学宫、寺庙、祠堂、达官显贵、富商大贾,豪门遍地。
这种独特居住区域的形成,主要因其政治文化经济中心的地位,使主城内州府县衙、官家机构、王府、庙宇、寺坛等占了大部分空间,越发增加的居民不得已在城外开辟新的生活区域,久而久之形成了汾阳东南西北四个关的居民聚居区域,也就是形成了汾阳四关拱卫,五座连城的独特城池现象。
同时也成就了汾州州府文化的繁荣与流传。
因此,在这数百年来封建王朝的日子里,汾阳人尊享了州府文化熏陶影响下给他们带来的兴旺与繁荣。同时也形成了汾阳人的自信,以及高傲,很有一些看不起周围县的人,自视清高。
这个从上世纪1971年组建吕梁地区时也可以管中窥豹,看出一些端倪。记得那时候组建吕梁地区,汾阳干部就好些人不愿意去吕梁工作。一个是吕梁地区刚组建,条件简陋工作环境艰苦,一个就是看不起那个地方。
因此,以至今日,汾阳在吕梁市失去了很多的话语权,这个原因也是今天汾阳落寂的因素之一。
而在旧时,好些我们汾阳当地人,自身就有一些优越感,比如我们演武古镇的人是否就有这种情结,那时候人们说起要去平遥,就会说到,下平遥。说到去孝义,也会说到下孝义。而说起去汾阳,就会说是上汾阳。这个是否也是一般汾阳人的情结。
由于有这种情结,好些汾阳人就会说到,如果,如果汾阳古城还在,那要比平遥强过不少哩吧!
但如果终归是如果。
好些历史是不会从头再来的。
数百年岁月的洗礼,天灾人祸、战乱匪盗,更还有一些人为的因素,致使风雨飘摇数百年的汾州古城,旧的容貌毁于一旦。
让老汾州人引以为傲的那些古建、民居、 寺庙、祠堂等等的一些个老东西,几乎是损毁殆尽,有一些也都行将烟消云散,是否只剩下一些缥缈,淡淡的记忆了。
那些个曾经辉煌一时的老东西,令汾阳人骄傲、自豪但也是遗憾无奈的那些个老东西究竟是什么?
他们的过往究竟是什么?
因为笔者文化程度有限,才疏学浅,况且没有第一手资料,一些资料均是笔者网络上搜索,图书馆查找而来,主要还是自己能力有限,所以,错误的地方肯定不少,不到的地方也肯定有好多,敬请朋友们批评指导!
依笔者来看,令老汾州人失落遗憾的那些个老东西,首要的就是汾阳失去了行政中心,继而失去了许许多多的话语权。
再下来失去了那些雄伟壮观的古城墙,庄重肃穆的州署、县衙、察院、卫所,建筑豪华的二王府(庆成府、永和府),雄伟壮观三座古文庙辉煌并立的奇观,雕梁画栋的钟鼓楼,遍布老汾州城的九街十八巷,琳琅满目的各种寺庙祠堂,以及基本上消失殆尽的汾州古八景,石盘山“玄天上帝庙”,还有峪道河的九十九座水打磨,更有好些乡村的古寺庙、祠堂、古民居......
笔者根据收集到的资料整理归纳了一番,有以下这些个方面。
(一)失去了发展动力的行政中心。
(二)失去了雄伟壮观的古城墙。
(三)失去了庄重肃穆的州署、县衙、察院、卫所。
(四)失去了建筑豪华的二王府(庆成府、永和府)。
(五)失去了雄伟壮观的三座古文庙辉煌并立的奇观。
(六)失去了雕梁画栋别具一格的钟鼓楼。
(七)行将消失的汾州古城九街十八巷。
(八)失去了汾州城内琳琅满目的各种寺庙祠堂。
(九)失去了的四关拱卫五座连城的布局
(十)失去了老汾州古八景。
(十一)失去了石盘山上的“玄天上帝庙”。
(十二)汾阳的第一条铁路,第一座飞机场
(十三)失去了峪道河的九十九座水打磨。
(十四)失去了好些个古镇村庄的古寺庙、祠堂、古民居
......
朋友们可以顺着笔者的文字往下看。
汾州概述:
汾州府曾经一段时间的下属 据汾州府志
网络图片 隋代西河郡
网络图片 唐朝隰城县汾州
网络图片 明初西河县置汾州,兼领平遥、介休、孝义三县。
网络图片 明朝汾州府图
网络图片 清乾隆三十六年[1771] 《汾州府志》 汾州府疆域图(部分)
网络图片 清朝光绪十年汾阳区划图
网络图片 民国年间《汾阳县老地图》
汾阳市历史悠久,地处于山西太原盆地中西部,自古以来就是华夏文明的发源地之一,最早在原始社会的新石器时代就有人类集中居住繁衍生存。
迄今2600余年前(公元前655年)春秋晋景公七年就设置了瓜衍县。
周为古兹国,于《禹贡》九州,为冀州之域,于周《职方》,属并州。
春秋置瓜衍县,属并州。
战国属赵,为兹氏县。
秦汉时期仍名兹氏县(今市区西南8千米巩村),属并州刺史部太原郡。
肃宗上元元年,县名改称西河,历五代、宋、金、元。
明初西河县置汾州,兼领平遥、介休、孝义三县。
万历间升州为府,依郭设汾阳县。
清因之。
新莽改兹同,东汉复旧。
三国魏黄初二年(221年)兹氏县治徙今市区,且为西河郡治。
西晋易名隰城县,改郡为西河国。永嘉末年陷废。
十六国南北朝先后递归前赵、后赵、前秦、前燕、后燕、北魏、东魏、北齐。
北魏太延年间置什星军,后废。太和八年(484年)复置隰城县及西河郡,隶汾州。孝昌年间汾州自今交口县境徙此。
东魏天平二年(535年)于今市区南8千米东阳城村侨置灵州和真君郡。
武定四年(546年)于今市区东南8千米团城村置武昌郡。
北齐改汾州为南朔州。北周废灵州,改南朔州为介州。
隋大业中年改介州为西河郡,郡治置隰城。
唐武德元年(618年)改西河郡为浩州,三年复为汾州。
天宝元年(742年)改汾州为西河郡。乾元元年(758年)复为汾州。上元元年(760年)改隰城县为西河县,属汾州。
宋属河东路。
金属河东北路。
元属冀宁路。
明洪武元年(1368年),省西河县置汾州(直隶州),兼领平遥、介休、孝义三县。
万历二十三年(1595)升汾州为汾州府,依郭设汾阳县,府属冀南道,府、道治所皆驻县城内(备注)。
清康熙六年(1667年)冀南道废,入冀宁道。
民国年间废府、道,县直属省。
民国29年(1940年),属晋西北行署第八专区。
民国32年(1943年),属晋绥边区行署第八专区。
民国34年(1945年),属晋绥边区吕梁行署七专区。
民国37年(1948年)县划属华北地区晋中专区,同年7月,汾阳全境解放。
1949年9月山西省人民政府设汾阳专区,专署驻汾阳县。
辖汾阳、交城、文水、清源、晋源(驻太原市)、孝义、中阳、石楼等8县。
(汾阳更适合做行政中心,而历史也正是如此,汾阳以政治经济文化之中心的身份走过近1600年。1949年成立的“汾阳专区”仍然以汾阳为行署首府)。
1951年3月废汾阳专区,县改属榆次专区。
1958年9月25日于交城县、文水县三县合一合并为一个县,汾阳县,驻地汾阳城,交城、文水设办事处。1958年10月榆次专区更名为晋中专区。
1959年9月19日撤销三县合一,复分为三县建制。
1970年属晋中地区。
1971年5月划归新成立的吕梁地区。 原归属汾阳县的苍尔会乡(时称公社,下同)的大部苍尔会、韩冯、傅家庄、李家璋、贺家塔、大村、陷家沟、温家庄、下社、程家庄、中庄、李家庄、王家社、麻峪口、陈家社、李家会、崖底、龙兴、海岸、寨子沟、岳家庄、黄崖底、下庄、刘家庄、崖头等25个自然村;冀村镇所属的百金堡、西槽头、东槽头、王家社、尹家社、狄家社,闫家庄、裴家会等8个自然村划归文水县管辖。同时将平遥县的香乐、宁固、净化、西王智四个乡及其所属的47个自然村,介休县的万户堡乡及其所属的12个自然村划归汾阳管辖。
1977年7月,划归汾阳的5个乡各归平遥、介休。但是,划归文水县的苍尔会、西槽头两个公社却未回归汾阳(备注附录 )。
1996年8月20日,国务院批准撤销汾阳县,设立县级汾阳市。
2003年10月23日,国务院批准撤销吕梁地区,设立地级吕梁市,县级汾阳市改由山西省直辖、地级吕梁市代管。
(备注):明万历二十三年(1595)升汾州为汾州府,依郭设汾阳县,府属冀南道,府、道治所皆驻县城内。由原领介休、平遥、孝义三县增加到二州九县,即汾阳、平遥、介休、孝羲、临县、灵石、永宁州(今离石)、乡宁(今中阳)、沁州、沁源、武乡。
万历三十二年,沁州、沁源、武乡分出。府领一州七县。
汾州改府,原因很特殊,永乐初年,明成祖封晋王的第四子、六子为庆成王、永和王,在汾州修建王府,後来子孙繁衍,分封将军者与日俱增,以至汾州城内府第占去了十分之七八,这些王家子孙为非作歹,舆百姓矛盾日日益尖锐,知州品级低,无法管束,为了加强控制,缓和矛盾,因而升格为府。
汾阳有2600多年的置县史,其中1600多年为州府郡治所。因此汾阳不但有2600多年灿烂的建县史,而且还有1600多年辉煌的州府文化。
而唐代中兴名将郭子仪被封作汾阳王,宋朝抗夷元戎狄青是汾阳人,特别是在明朝初期,明代藩王“庆成”“永和”二郡王府均建府与汾阳,此后汾州府逐渐崛起为明代北方历史名城,军事重镇。
汾阳作为府城,历史上又与这些叱咤风云功勋卓著的将帅联系密切,所以汾阳城修建得格局规范,堪称一座历史文化名城。
(附录) 顾祖禹《读史方舆纪要》记载:汾州府东至潞安府四百四十里,东南至沁州四百八十里,南至平阳府三百九十里,至京师一千三百八十里。
汾州府控带山河,肘腋秦、晋。战国时,秦、赵相持,往往角逐于此。
东汉之季,西河尤为多事。迨于刘渊发难,中原陆沉,祸乱之征,未始不自西河始也。
周、齐争胜于河、汾间,郡常为兵冲。
隋大业之末,唐乾符以后,太原南指,未有不以州为中顿;平阳北向,未有不以州为启途者也。
北汉保河东,州尤为肘腋重地。
宋人于岚、石、隰三州以至黄河,皆置城戍关,杜河外入麟府路以捍夏人。
盖西北有事,府为必备之险矣。
永宁州位于汾州府西北百六十里。南至平阳府隰州二百五十里,西至陕西绥德州二百五十里,北至太原府岢岚州二百五十里,东北至太原府三百九十里。
春秋时白翟地《齐语》:桓公西征,攘白翟之地,至于西河。即州境也。
战国初为赵之离石邑,后为秦、魏二国之境。秦属太原郡。两汉属西河郡。晋属西河国。刘渊倡乱于此。后赵石勒置永石郡。后魏为离石镇。北齐置怀政郡,兼置西汾州。后周改离石郡,又改西汾为石州。
隋初,郡废州存,炀帝又改为离石郡。唐复为石州。天宝初,曰昌化郡。乾元初,复故。宋因之亦曰昌化军。金属太原府。元仍属太原路。明洪武三年,以州治离石县省入,仍曰石州,属太原府。
万历二十三年,改为永宁州编户四十里,属汾州府,领县一。今因之。
《禹贡》冀州地。春秋时属晋。战国属赵。秦属太原郡。二汉属太原及西河郡。魏因之。晋为西河国。后魏曰西河郡,后又侨置汾州。北齐改南朔州,后周改为介州,而西河郡如故。
隋初郡废,炀帝复改介州为西河郡。
唐初改为浩州。武德三年,改为汾州。天宝初,曰西河郡。乾元初,复曰汾州。
五代末,属于北汉周显德初,侵北汉得之,置宁化军,兼领石、沁二州。旋入于北汉。宋仍曰汾州亦曰西河郡。
金因之,兼置汾阳军。
元复为汾州,属太原路。明初,以州治西河县省入,直隶山西布政司。
万历二十三年,升为汾州府,领州一、县七。今仍曰汾州府。
网络图片 曾经的汾州城墙 是否是原城墙西北角一带。
明万历三十七年[1609]《汾州府志》汾州府城图(古代地图南北与今相反)
(一)失去了发展动力的行政中心(备注附录)
汾阳有2600多年的置县史,其中1600多年为州府郡治所。
特别是明朝万历二十三年(1595)升汾州为汾州府,依郭设汾阳县,府属冀南道,府、道治所皆驻县城内,更是给汾阳的发展带来了相当大的机遇。
因此汾阳不但有2600多年灿烂的建县史,而且还有1600多年辉煌的州府文化。
汾阳以一个州府的政治,文化,经济中心的身份,在历史车轮上滚动了四百多年。
清代山西九府(括号中是大体相当于现今地级市): 太原府(今太原市) 平阳府(今临汾市) 潞安府(今长治市) 汾州府(今吕梁市) 泽州府(今晋城市) 大同府(今大同市) 宁武府(今忻州市) 朔平府(今朔州市) 蒲州府(今运城市)
清雍正十二年[1734] 《山西通志》汾州府图(部分)
清康熙五年(1666)后汾州府所辖县:石楼县 兴县 岚县 临县 交城县 文水县 灵石县 宁乡县 孝义县 平遥县 介休县大体相当于如今的吕梁市所辖县区
清乾隆《汾州府志》言: (汾州府疆域)“东西四百三十里,南北百里,西境南北四百余里”。
锁钥重镇 秦晋通衢清乾隆《汾州府志》云:“左带汾河,右阻金岭,臂倚汤泉,面襟彘邑,此其形胜矣”汾阳自古为晋西重镇,有赖于其独特的地理位置。汾河流经其东南,诸岭绵延其西北。地势险要。重要的交通地位也是汾阳自古盛邑的重要条件。汾阳自古为晋西驿道中心。其中,向阳古道(位于今向阳村)是自战国到清末千年来晋西通往陕西、甘肃等西北诸省的唯一通道,历来兵家必争。大家知道汾阳的运输公司的简称叫“二运”,建立初期即属于省级单位(山西省第二运输公司,简称二运),正是因为汾阳在晋西交通枢纽的地位。民国十年 1921年 汾阳到军渡(山西省柳林县位于黄河岸边)的公路通车后,千年来晋西通往西北的唯一通道逐渐废弃,但历史在向阳古道留下了无数遗迹。 “三十里桃花洞”正是向阳古道的一段。
网络图片 现吕梁市地图
而历史也正是如此,汾阳以政治经济文化之中心的身份走过近1600年。
1949年成立的“汾阳专区”仍然以汾阳为行署首府。然而在1971年成立吕梁地区时,本来当之无愧的汾阳却未能设立行署,首府却建在了客观上比较偏僻贫乏的离石县。据称当时是出于1969中苏冲突后的战备需要和安全考虑。
也有说法是政府为了吕梁西部山区的发展......
总之,从那以后汾阳失去了重新成为山西中西部中心城市的身份,同时也失去了发展动力的行政中心城市地位,而由此也失去了许多的话语权。
(备注附录):吕梁的前世今生——吕梁撤地设市漫笔
(来源:吕梁记协 作者:王书平 系原市重点办主任、市政府办调研员)
文章有删减。
马思边草拳毛动,国治州县天下安。我国是文明古国,国家的行政架构主要服务于朝政的稳定与巩固,因而历来十分重视。从秦始皇实行郡县制到元朝的行省制,从州—郡—县,到省—路(府)—(州)县,已形成了成熟的基本行政制度。
共和国成立后,我国实行了省—行政公署(简称行署)—县的三级地方行政区划。而行政公署实际沿用的是中华民国时期“行政督察区”中“行政督察专员公署”的简称。建国后将原“行政督察区”改为“专区”,成为“专区行政专员公署”的简称。1970年代“专区”改称“地区”,作为“地区行政专员公署”的简称,成为正式的机构名称。
但行政公署并不是一级政府,而是省人民政府的派出机关。1954年《地方组织法》规定,省人民政府在必要时,经国务院批准,可以按地区设立行政公署,作为自己的派出机关。1978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1982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政府组织法》,也做出类似的规定。
国难思老区,深山好备兵。1971年是共和国的多事之秋,也是“文革”动乱中更乱的年份。国内外形势骤变,中苏交恶,战备工作提到全局的高度。在这样的背景下,吕梁地区恢复成立了。
山西省革命委员会《关于恢复成立吕梁地区等行政区划问题的通知》(晋革发 [1971]56号)文件指出,“根据国务院(71)25号文件批复,‘同意山西省革命委员会关于恢复成立吕梁地区、方山县,成立交口县、娄烦县的调整报告。’为了适应战备和支援工农业建设的需要,加强对边远山区的领导”,“将晋中地区划分为晋中和吕梁两个地区,并将忻县地区的兴县、岚县、娄烦三个县和临汾地区石楼县划归吕梁地区。吕梁地区辖兴县、岚县、娄烦、石楼、临县、方山、交城、离石、汾阳、文水、孝义、交口、中阳共十三县和一个离石郊区。地区革委会驻离石县城。”离石县革委驻柳林镇。
由此可知,国家、省恢复成立吕梁地区的原因,首先是从战备出发,为战备服务。当时国家三线建设,在吕梁境内交口县、中阳县、孝义县建有一批军工企业。华北通往大西北的捷径---战备公路---太原(原)绥(德)公路主要经过这里。其次是支援工农业建设。吕梁境内山川兼备,资源丰富,具有工农业生产发展的广阔前景。其三吕梁是边远山区,由于交通落后,信息闭塞,经济极端贫困,更需要加强领导。文件显示在上世纪七十年代初,国家还没有“革命老区”这一概念。然而,早在红军东征时期、抗日战争时期、解放战争时期,吕梁军民对壮大红军、保卫延安、支援全国解放,都是做出过特殊的贡献,为中华民族挺起坚强的脊梁。
红军东征时期毛主席在石楼县、交口县驻扎转战一月多;抗日战争时期,这里是晋绥边区首府;解放战争中,毛主席北上进京时在临县、兴县驻扎多日。从这一角度讲,解放后国家更应该重视这一地区的发展。坊间传闻,当时省军区司令、省革委第一书记谢振华向毛主席汇报工作时,毛主席很了解吕梁山河面貌、晋绥边区的贡献,便说山西不能没有吕梁地区啊!我想,当时可能更多的是出于战备的考量。
为什么文件说“恢复成立吕梁地区”?这要从战争年代说起。1945年抗日战争结束,解放战争展开。为了加强对晋绥南线作战的统一领导和开展新解放区的工作,经中央批准,于当年9月15日在汾阳县杏花村成立了中共吕梁区党委、吕梁行署及吕梁军区。吕梁区上隶于晋绥分局,下辖第三、四、七、八、九、十分区。张宗逊任吕梁区党委书记、军区司令员兼政委,罗贵波、解学恭吕梁区党委副书记兼军区副政委,王世英任行署主任。我想吕梁区这个名字的产生,也与著名作家马烽、西戎合著《吕梁英雄传》在抗战时期的广泛传播有关,而《吕梁英雄传》书名又是来自吕梁山。
吕梁区成立后,立即开展了反奸清算和减租查租运动。组织了冬学运动,维修四条公路,开展民选,兴修水利,剿蝗增产,恢复煤矿生产。特别在是配合解放军发起“吕梁战役”(汾孝战役),做好后勤保障,保卫陕甘宁边区,组织200多干部赴新区中,立了大功。
解放后,国家撤销了战争时期的晋绥分局、吕梁区等行政建制。由于当年吕梁区卓有成效的工作,国家曾于1958年将隰县、大宁、蒲县、永和、石楼合并组建了吕梁县(1961年撤销),原山西省委书记李立功曾担任吕梁县委书记。几经变更,到1964年山西形成了4市(太原、大同、阳泉、长治)5地区(雁北、忻县、晋中、晋南、晋东南)格局。1970年又将晋南分为运城地区和临汾地区。到“文革”中期的1971年,山西省重新区划时,国家和省仍记着吕梁区。所以文件称“恢复成立吕梁地区”,是符合历史实际的,她实际涵盖了当年晋绥边区的主体部分。
后来撤销了离石郊区,于1971年10月5日新增设了柳林县,离石县革委机关从柳林镇回归离石城。1972年4月把娄烦县划归太原市。这样调整后,吕梁地区实际管辖13个县。其中从晋中地区划出7个县:交城县、文水县、汾阳县、孝义县、离石县、中阳县、临县;从忻州地区划出2个县:岚县、兴县;从临汾地区划出1个石楼县;恢复方山县,新成立交口县,柳林县。第一任地委书记、党的核心小组组长为吕树品。
回望历史,你会发现,这些新设的县域范围内曾经是有过县府的。如柳林县,黄河边今孟门镇一带曾经有过定胡县,后改为孟门县。交口县大麦郊曾经设过岭东县、高唐县,至今红军东征纪念馆一带仍叫城门里。此外,在今温泉乡一带设过温泉县。可见古今认知略同,这一区域需要有个县府来治理。
为什么把吕梁市驻地选择在离石?
时间来到新世纪,改革开放已20多年,中国城乡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全国各地争相撤地设市,山西省11个地级建制,已经有10个先后建市,只剩下吕梁地区。而且当时吕梁地区已有孝义(1992年)、离石(1994年)、汾阳(1994年)三个县撤县改市。这时“路透社”消息很多,社会上关于撤地设市呈现出多种舆论。有说市政府驻地继续在离石,中央早有定论。有说市政府进驻汾阳有很大的可能性。汾阳依山傍水,滨临汾河,地肥水美,是平川地带。汾阳在明代万历年间曾设汾州府,明清时期还管辖过包括永宁州(离石)在内的一州七县。特别是国营汾酒厂在汾阳,当时汾酒厂年上缴财税占到全区的三分之一多。人们说:“汾酒厂打个喷嚏,全吕梁财政都感冒!”
无论社会上怎样说,国家、省、地方领导,自有大局的考量。一个地方能否成为行政总枢,国家是从多角度、多因素考量的。离石的山河格局具有总枢地位的特殊性。离石位于古来吕梁山区隰岚通衢、秦晋要冲。早在东汉时期的公元140年,大汉朝就把西河郡驻地迁到离石。当时西河郡跨黄河管辖着10多个县以及内迁南匈奴部众,成为东汉朝廷最北方的堡垒。西河郡境域顽强地抗击了北匈奴的进犯,以广阔的胸怀容纳了南匈奴部众,成为中华民族融合高潮长河的源头。从北周改为石州后,一直为州郡级驻地。宋金时期,石州向西曾跨黄河管辖过陕西葭县、吴堡一带,向东曾领管“石州温泉县”(治今温泉乡),今交口县金代大铁钟记载了这一历史。
1971年吕梁地区成立以来,特别是改革开放25年来,党中央和省领导十分关心吕梁的发展。到世纪初,先后有胡耀邦、江泽民、胡锦涛、温家宝、乔石、李瑞环、姜春云、贾庆林、李岚清、宋平等党和国家领导人,来视察指导工作。历任地委、行署领导带领人民励精图治,吕梁面貌发生了显著变化。吕梁地区组建之初,尚在“文革”动乱之中,离石城基础设施的确相当落后。光凤山,秃龙山,污水乱石烂河滩。旧平房,土泥街,灰渣倒在大门边。
以至于原晋中地区、各县直机关有头脸的人,都不愿回地区工作。到上世纪恢复高考后的八十年代,大学毕业生分配工作,仍说“哭哭啼啼吕梁山”。
(二)失去了雄伟壮观的古城墙
网络图片 曾经的汾州城墙 是否是原城墙西北角一带。
明万历三十七年[1609]《汾州府志》汾州府城图(古代地图南北与今相反)
原汾州城是罕见的“五座连城”,又称“四阳城”
原汾州城整个城区东北西南走向,东西宽,南北窄,始建于曹魏年间,逐步发展成由主城和东西南北四关城拱卫而成的“五座连城”。
这种独特城垣的形成主要因其政治文化经济中心的地位,使主城内王府、庙宇、寺坛等占了大部分空间,越发增加的居民不得已在城外开辟生活区。久之形成了东南西北四个关的聚居区域。
明代的的汾阳城,城墙方整而斜置,南北线向东倾斜45度,城内四面可见阳光,是国内鲜见的“四阳城”。
东、西、南、北个四关均有城墙与县城连为一体,四关拱卫,俗称“五连城“。 四关城墙虽不及主城,但也高大厚实,甚至不少有包砖。
因此也有人称汾阳为“莲花城”(主城居中,四关拱卫,犹如一朵盛开的莲花)。
因此也有人称汾阳为“莲花城”(主城居中,四关拱卫,犹如一朵盛开的莲花)。
曾经雄伟壮观的汾阳古城墙
曾经宏伟壮观的汾州城墙
曾经壮观的汾州城墙 是否是北门 右边是北关
民国时期从原铭義中学看汾州内城墙
可以看到铭义中学紧贴汾阳城墙西北角,因此从汾阳中学的很多图片中可以看到城墙之旧影。第二幅图中可以看到民国之青天白日旗。 第三幅图中是站在北城墙上看到的西城墙。如果你是汾阳中学学生,可以辨认一下图中的楼。
而汾州府城的基础,是在元至正十二年(1352年),汾州知州朱赟修筑的城垣的基础上又加以修建。
当时规模 “周九里,崇三丈二尺”,即周长4522米,高10.7米,东西大约1200米,南北大约1100米。
当时仅仅是土城垣,尚未包砖。
明隆庆三年(1569)汾州知州寕策增其高厚崇,这样汾州府城墙依制达到了高四丈八尺,下厚四丈二尺,上厚一丈八尺,周九里十三步,俗称“十里城墙”。
史称:“控带山河,肘腋秦晋”。
整个城墙高大雄伟壮观,城上马道笔直,箭楼峭拔,女儿墙城垛排列有序,城墙四个门和四个角都修建有巍峨壮观的城楼箭楼。
顶部用青砖铺墁,城门内侧设马道,城墙内侧有排水渠道, 城墙外壁分段筑有以供防守的马面。
“ 马面 ”;是城墙中向外突出的附着墩台,因为它形体修长,如同马的脸面,故称“马面”。
“马面”之设,既增强了墙体的牢固性,又在城池守卫战中得以消除战场的死角:一旦敌人兵临城下,相邻的马面上的守夫可组织成交叉射击网,让来犯者左右受敌而一败涂地。
“女墙”;女儿墙在古代时叫“女墙”,包含着窥视之义,是仿照女子“睥睨”之形态,在城墙上筑起的墙垛,所以后来便演变成一种建筑专用术语。特指房屋外墙高出屋面的矮墙 :山围故国周遭在,潮打空城寂寞回。 淮水东边旧时月,夜深还过女墙来。
民国时期的北关城墙一带,壮观的北门城楼清晰可见。
汾州城四门图
汾州府城城门名称及城楼匾额示意图 (城池图取自清咸丰元年(1851)《汾阳县志》
城门有四,各有瓮城。
东门名 景和门 城楼匾额曰:汾水环流。
西门名 静宁门 城楼匾额曰:盘峰耸翠。北门名 永泰门 城楼匾额曰:锁钥雄镇。南门名 来薰门 城楼匾额曰:秦晋通衢。关于城门名及匾额简介: 东门 景和门 取意春和景明 汾水环流 意指汾河从汾阳城东面流过。 西门 静宁门 取意平静宁定 盘峰耸翠 意指汾阳西面山峰秀美葱茏 。北门 永泰门 取意永泰安康 锁钥雄镇 意指汾阳北有金锁关且汾阳地处兵家必争之地。 南门 来薰门 取意薰气南来,薰气,暖风也 秦晋通衢 意指汾阳在晋西的重要之交通地位。
东门在今东大街与北马道、甘露泉之路口; 南门在今南大街与文峰路之路口; 西门在今西大街与英雄路之路口; 北门在今北大街与胜利路之路口。
汾州城北城门城楼图
汾州北门古城墙
举凡中国古代城池,凡有城门,必有城楼,此为北城门城楼图。可以看出城楼为双层单檐歇山顶挑檐式建筑 上层侧面之圆形望窗别具特色。
汾州府城楼共有八座,分布于四门与四角,皆为同建制。
北门城楼于抗日战争时期,被攻入的日军强拆。
内有神像数樽,其中还有一座2.7米多高,1.7米多宽,披头散发的镏金真武铜神像,可惜在抗日战争时期被日寇连同北门城楼一并损毁了。
汾州府城墙瓮城及府治县治图
汾州上世纪三十年代北门瓮城图片
图片为曾经的汾州城墙北门瓮城
东门瓮城朝南,南门瓮城朝东,西门瓮朝南,北门瓮城朝西。 其中,北、西、南瓮城开口方向一致,都是进入瓮城后右拐进入主城门,唯有东瓮城是进入瓮城后左拐进入主城。这应该是因为东瓮城门开口方向照顾东关城门偏南。
这多少印证了“先有东关,后有汾阳城”的说法。
上世纪六十年代中期我们上汾中的时候,就经常走那个北门瓮城,从籽城坊一路上坡过了北关口,再往西走大约五六十米路南边,靠城墙,顺着一条东西向的上坡路,东向走上大约五六十米,就进了北门的瓮城。进了瓮城北边就是原来的主城门,那时候已经没有了。进了瓮城往南边就是旧北门街。
网络图片 曾经的汾州北门瓮城 远处还可以看到当时铭義中学南边的基督教教堂及钟楼
北城门瓮城,为什么说是北城门瓮城?因为从图片上可以看出西部美式基督教钟楼。
没有损毁以前的汾州城墙
上世纪30年代汾阳城墙
上世纪30年代汾阳城墙下的照片 四个中国人,两个美国人。
1922年2月于北城门上 美国旅汾着摄影。
照片中体现出了城墙完好的马面,女墙。同时有两座美式建筑出现,是由美国传教士建立的基督教钟楼和汾阳医院U型美式楼。
图片为1956年在汾阳拍摄的电影《扑不灭的火焰》中八路军游击队进攻汾阳城的一张影像资料
这是一张找到的可以看到汾阳古城完貌的唯一影像资料。著名作家马烽编剧的电影《扑不灭的火焰》于1956年拍摄于汾阳。其中的片头和片尾出现了汾阳城的唯一影像资料。可以看出城墙整体的形态基本完好,城墙马面清晰可辨。
汾阳城墙修复前后对比
汾阳城墙残存部分修缮记(2005)
汾阳城墙残存部分修缮记(2005)五十年代初期,汾阳城基本完好,为便利交通,将东城的北段与南段分别劈开两个口子,外接南北马道,也就是南边的新开路,北边的府学街往东一直到了官道上的那条路。
1957年城墙遭严重破坏,城砖相继被拆除它用,一部分盖了于七十年代遭火灾焚毁的大礼堂。
此后,土城也逐渐被夷为平地,城壕日渐填平。
到九十年代中期,汾阳城垣仅留存北城东段约300米的土城墙,系“山西省汾阳监狱”外围墙。
需要注意的是二监城墙真伪问题。
二监城墙(即仅存的西北城墙)修缮后,监狱大门西面和东面修成了几乎一样的建制。令不少人以为大门东面的一段也是汾阳城墙旧址。
然而其实监狱大门就已经是汾阳城墙的东北角了。
图片中间黑条指处,为汾阳旧城墙的最东部。东面一段是人为修建的城墙。
而东面一段是人为修建的城墙。
目的应该是美观和统一。
二监城墙与二监大门之间便是汾阳城墙之东北角。
汾州古城西北角残存敌楼暨汾阳67烈士殉难处
另一处众所周知的汾阳城墙残存地,汾州古城西北角残存城墙。
因为抗日战争末期67名八路军烈士在此处殉难,汾阳人童叟皆知。因而有幸作为第二处残存地点保留。
残存部分形成了一个敌楼状的纪念碑,有洞口,纪念石匾等物。 原来的长度沿东西方向长约十米。1985年修建英雄街时,又拆除数米。
说到这里,汾阳古城墙的介绍就暂时告一段落,但说到汾阳古城墙,还必须介绍一下汾阳古城墙上的铁凤凰。
古城墙上的铁凤凰(也叫铁飞雁):
美国教会人员的相片中,记录了铁雁的形象。
说起铁双雁,这该是真正的属于汾阳标志的一个老物件。
那两尊大气美观的落地大雁造型铁凤凰,立在北城墙上凝望子夏山上数百年之久。
那里凝聚了汾州古城的魂。 建国后,这对铁雁被 有 关 部 门 调往新建的太原迎泽公园。
据说如今留存在省博物馆,而实际上至今无所寻觅。
原汾阳橡胶厂厂长苦苦寻觅良久,亦无收获。
不得不庆幸,美国教会人员的相片中,记录了铁雁的形象。
关于铁雁的历史:明万历四十一年(1613),陕西周至县举人刘一佺任汾州府知府时所铸。
铁凤凰高五尺,长四尺许,亭亭玉立于铁底墩之上。底墩分三层,高二尺六寸。各层铸有龙风嬉戏于山林的图画。铁底墩又立于用砖砌成以石铺面的约三尺高的方体高台上。位置在北门城墙上距城楼以东大约不到百步的地方
后来铁雁历经风雨,损毁严重,清代重铸。上面刻着“大清嘉庆二十一年六月吉日铸造。平遥县合张家砂院金火匠人净揽到汾州府新铸铁凤凰一对,言定价钱伍百千整。”的字样。
当年刘知府铸铁凤凰,是有缘由的。
据《汾阳县志》记载,“汾郡多山,北(西北)山崖石互错,有似雁形,俗谣云:‘石雁照汾州,清官不到头’。
明太守刘公一佺(山东寿张县举人,嘉靖十五年任)作双铁凤于北城上以镇之”
因而铁雁的建铸,是因为子夏山的“雁阵”镇住清官的风水之说。
但那对铁凤凰不知什么原因,双双对对站在高高的台阶上,一个凤凰的嘴是闭合的,一个凤凰的嘴却是张开的(新修建的不知道是否如此)。
原先的铁双雁距离北门很近,不足一百步。
因为靠近北门的城墙已经不复存在,新修的铁雁所处位置仍为西北城墙,但位置并非原址,比原先的位置更向东一些。
美国教会人员的相片中,记录了铁雁的形象。
北城墙北门城楼上的铁凤凰(也叫铁飞雁)新旧对比
(三)失去了庄重肃穆的州署、县衙、察院、卫所
署衙;元代在古城西南偶曾建有汾州元帅府,二府街有原汾州参将府衙门,汾州府同知衙门。
卫巷有汾州卫守备署官邸,指挥街、西所街、百户营、东营街以前均是当时州、府、县军事机构,守备,营房等所在地。
原汾州府治初始位置图
明清“汾州府署衙”;初期建在鼓楼西不远路北的一个地方(如上图)。
顺治14年[1657]《汾阳县志》的城池图
后明万历二十三年(1595年)又在汾阳古城东南偶府门前街,于原汾州旧守备署衙门的基础上改建(如上图右)。
毗邻还建有府分巡道、察院、分守道、县学府(上图)。
清乾隆36年[1771]《汾州府志》中的《府治图》 左边的一窄条建筑应该就是“黄太仆祠”。
明朝万历二十三[1595]年,汾州升府,于汾州城设立府治。清乾隆36年[1771]《汾州府志》中的《府治图》 左边的一窄条建筑应该就是“黄太仆祠”。
汾阳县志关于汾州府治的记载
汾州府治开始位于鼓楼西北侧,后迁移至府门前,如上图。
图片为明清时期的汾州府治位置图 府门前街
附近的相关街巷名称,也都因府治而得名。 府门前,代表府治门前。 府夹道,为府治的偏门所在地,死刑犯押送由此出门。
明朝万历二十三[1595]年,汾州升府,于汾州城设立府治。开始位于鼓楼西北侧,后迁移至府门前,如图。
明朝万历二十三[1595]年,汾州升府,于汾州城设立府治。开始位于鼓楼西北侧,后迁移至府门前,如图。民国在此设立公安局。
图片为府夹道,为旧时府治的偏门所在地,死刑犯押送由此出门。
附近的西所街(民国作“司所街”)清汾州府军事机关“百户所”所在地,故名西所街。
汾州府治同样有门前大照壁。
门前有七层青石台阶,前面有四只大小石狮。
府治旁边有黄太仆祠,用来纪念清代初年以身殉职的汾州知府黄廷伯。
清光绪10年[1884] 汾阳县志中的《县治图》 “汾州州治、县衙”;在原东正街县政府驻地
“汾州州治、县衙”;在原东正街县政府驻地。
原汾阳县政府大门外有照壁,上绘东海日出图。衙门三楹,大石狮两座。大门上有大铁钉,数量和汾阳县所辖村子的数量相同。
衙门西毗邻处是考院,考院顾名思义,是考取秀才举人的场所,也就是当时汾州府辖下各州县儒生考取功名的地方。
考院是一处长长的院子,宽敞的大院南北有两座大殿,院子两侧是一间间的考房。
汾州府志记载汾州州治及县治位置图
汾阳县志记载清光绪10年汾阳县衙全貌图
原汾州州治、县衙、及县政府位置图
网络图片 旧汾阳县委县政府所在地 也就是前明清县衙
手机拍摄 2021年清明节时的旧政府所在地
2021年4月23日原汾阳县政府遗址
(四)失去了建筑豪华的二王府(庆成府、永和府)
明朝初期藩王“庆成”,“永和”二郡王府。
永和王府、庆成王府今址图
“庆成、永和二府”及其朱姓在汾州府几百年来的繁衍和壮大,给汾州人带来了皇家风范,带来了京城的文明,促进了皇家文化和民间文化的交流,奠定了汾阳数百年来的文化底蕴,发展了汾阳当地的经济,极大地丰富了民俗生活内容。
特别是汾阳的州府文化,民居古建,饮食文化,丧葬文化,至今仍保留着十分讲究的地方特色,在历史的长河中留下了应当浓墨重彩的一笔无形资产。
从而令所有的汾阳人(恐怕汾平介孝的人也是吧),对几百年来流传下来的州府文化,饮食文化,都有一种说不出的情结与眷恋,继而体现在汾阳人的几乎一言一行,一举一动中,也许这就是所谓的“汾州府文化”遗留下的老东西吧!
明朝开国皇帝朱元璋生有26个儿子,都封藩在全国各地为王,第三子朱刚封在山西称晋王驻太原,王府就建在太原市东南西北四肖墙之中,肖墙就是府城外的四面墙。
晋王第四子朱济炫封在汾阳称庆成王,王府建在城内东北方后來文廟的地址上叫东府,府门外有一股水流过,水上建桥叫太和桥,下桥向南有一条街就叫成太和桥街,至古就是城内最红火的商业街。
晋王第六子叫朱济烺封在永和县称永和王,他去永和后见该县地脊民贫比不上庆成王封的汾阳富庶,他就以侍奉父母较近为由返回汾阳,把府建在城内西南方前外贸公司原址上叫西府,把出府门的一条东西街就叫成西府街延用至今,现在的十八眼窑巷和花园院曾都是西府的府地。
两府从永乐十二年(1414)年初建到崇祯十七年(1644)年明亡共存在了230年,庆成王延续了十一代,永和王延续了十代,二百多年里两府人数巨增,当時汾阳城内除了两府人员和寺庙及官府人员外几乎老百姓都被搬迁城外,迁到东关的最多,人数达三万人,所以历年来形成东关最繁华商业商铺最多。
汾阳当時建制是州官衔小往往受制于两府的恃強欺世。
万历二十二年山西巡抚魏允贞申奏朝庭把汾阳建制由州升为府來抑制宗藩的横行,当時两府都有自已的本府学堂,庆成王府的在城西北的香火寺内,永和王府的在城西南的净土寺内(在现在的哪个位置不详)。
城外的堡城寺村是庆成王府城外的庄园,是收租储粮的地方。
金井村是两王府的墓地,现在的金井村是由“老井里"、“马井里”、“解井里”、“新堡里”、“东边”等五个居民点组成,每个居民点旁都有一个大土丘。
上世纪五十年代曾挖开过,下面是砖石彻的墓穴,每个墓穴安放棺椁的底部都挖有一个深孔通到地下,这个深孔叫“金井’,它是用来标志陵墓的核心位置。
各个墓穴的守墓人世世代代在这里生活繁衍形成了五个居民群,至而形成了一个村庄就叫成金井村。
墓地不断扩展在它二里远的地方又选了新坟,形成村庄后就叫新坟村,后来人们为好听才改成新丰村。
汾阳从明清以后许多民情民俗,重文重德,知书达理,办事讲究排场礼节繁琐,饮食上家家茶酒常备,善于烹饪会作饭美食百出等均出于王府文化而来,直至民国汾阳人比周围县都重文重礼,这都源于王府的影响。
两王府的衰败与明朝政权相关。在明末李自成起义军攻破汾阳城后屠杀的首先是朱姓两府人员,有些幸免的都逃到城外改名换姓了。李自成垮台后剩余朱姓后人才回到王府居住。
最惨的一次被屠是在清朝康熙初年,皇帝一天梦见"猪吃糠”,一些臣子为邀宠,就为皇帝解梦说“ 朱家后人要吃康熙”,意为反清。
康熙就下令在全国诛杀朱家后人,汾阳官府接令后连夜逮捕两王府人员,用绳串捆赶往东关海子边斩杀,当走到东门口时众人大乱。官府人员趁势就把犯人往就近的一条窄巷里赶,这条窄巷只能通过一人能进不能掉头,官府把守巷子的另一出头出一个杀一个。
后边的人也不知前面出了什么事,这样两府后人全被屠斩,后来人们就把这条巷叫"杀朱巷”。
两王府衰亡后,在永和王府的府址建了三皇庙,庆成王府的府址上筹建了文庙(也叫府学),所以文庙外东西一条街叫府学街。
顺治14年[1657]《汾阳县志》对永和王府,庆成王府的描述。
顺治14年[1657]《汾阳县志》对永和王府,庆成王府的描述两座府邸均与李自成反明后废弃。朱姓王侯及其亲属亦大都被诛族。
图片为“庆成王府”及后来文庙地址
图为“庆成王府”“永和王府”地址
“庆成王府”(庆成王;朱济炫,晋恭王朱㭎四子),于明永乐十一年(1413年)在原汾州署衙(汾州署衙迁往东正街也就是后来的汾阳县政府所在地)的地址上改扩建为“庆成王府”(府学街,清初改建为汾州府文庙,现省二监狱驻地),俗称“东府”。
整个建筑占地3.3万平方米,传说建有“太和殿”、“承恩殿”、“千叟宫”等。
整体建筑富丽堂皇,临街建有三座木牌楼,中门上有由明成祖“朱棣”钦赐的“太和门”额匾。
门外建有汉白玉“太和桥”一座,以及南北方向过街牌坊三座,府前的大街也顺势叫做“太和桥街”,而“太和桥街”也就成了至此以后汾阳城最繁荣豪华的一段街道了。
太和桥:当年庆成王府大门口有引水环绕,大门曰志》太和门,门前有桥,名曰太和桥(顺治14年[1657]《汾阳县志》作“泰和桥”如上图)。
而桥所正对的,正是汾阳人童叟皆知,称之为太和桥的街。
“太和桥街”也就成了至此以后汾阳城最繁荣豪华的一段街道了
图片为原“永和王府”位置图
“永和王府”:永和王,朱济烺,晋恭王第六子。
永乐九年公元1411年封永和王,封地永和县,因山高路远不愿前往,借口奏请改封孝义,后改封汾州),王府坐落于汾阳城西南段(西府街、三皇庙街、城隍庙街、十八眼窑街一带),规模差不多与“庆成王府”相同,俗称“西府”,而那个街也顺势叫做“西府街”了,街中也有三座过街牌楼,王府门位于原汾阳县外贸公司一带。图中可以看到,永和王府(西府)所在地正是在今天南大街南端的西府街。
汾阳人至今称此地为“西府”。
未完待续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