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姑父是父而姨夫是夫呢(为何姑父用父姨夫用)

导语

中华上下5000年,毫无疑问,中华文化是漫长历史中的一颗璀璨明珠。文化可以通过很多形式表现出来,比如说节日、习俗、礼仪等,人与人之间的称呼也是文化表现的一种符号。从人类社会存在起,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就存在了,如何称呼也是一个重要的问题。小伙伴们今天就跟随我一起来看看关于称呼的前世今生吧!

为什么姑父是父而姨夫是夫呢(为何姑父用父姨夫用)(1)

如夫人和同进士

小伙伴们看到如夫人和同进士这两个词,是不是觉得和夫人、进士没有什么不同?其实,如夫人不如夫人,同进士不同进士,两者之间可谓天壤之别。夫人指的是古代男子的配偶,是三书六礼、八抬大轿迎进正门的。而如夫人则指的是妾室。大家不要被现在的某些影视作品所迷惑,妾室在古代社会中的家庭地位是十分低下的,不仅要自己动手做一些家务事,所生的儿女也要交给夫人来抚养。所以夫人和如夫人的地位根本不在一条线上。

为什么姑父是父而姨夫是夫呢(为何姑父用父姨夫用)(2)

如夫人不是真正的夫人,与之对应的同进士自然也不是真正的进士了同进士最早是宋神宗提出来的,他的想法是用来褒奖那些有真才实学但又不足以中榜及第的人。所以说同进士并没有通过殿试,但是如果皇帝赐了同进士,也是一种殊荣。同进士虽然不像进士那样有大好的仕途,但也能换一个小官当当。

姑父和姨夫

不知道小伙伴们有没有发现,在逢年过节亲戚走访的过程中,虽然都是亲戚,姑父、姨夫却是两种截然不同的概念,一个用“父”,一个用“夫”。

为什么会产生这种现象呢?这其实和中国长期以来的父权社会有些千丝万缕的联系。在原始社会初期,女人因为会生育能够繁衍后代,在部落中有着十分崇高的地位。而到了后期,男人们拥有更多的力量来保卫一个部落的安全,获取相当可观的食物,男性在部落中的地位逐步提高。这种男尊女卑的观念长期存在社会发展中。不单单是中国,世界各地都受过这种思想的影响。中国封建社会对女性的压抑一步步增强,这种文化也体现在称呼之中

为什么姑父是父而姨夫是夫呢(为何姑父用父姨夫用)(3)

为什么什么姑父用"父",而姨夫用"夫?一位老农民用通俗易懂的方式进行了解释,也很好理解。在中国长久以来的封建思想影响下,父亲和母亲哪一个在家庭中的地位更加重要呢?当然是父亲。所以姑父用"父",以此来表明姑父比姨夫在一个大家族中拥有更加高的地位。

为什么姑父是父而姨夫是夫呢(为何姑父用父姨夫用)(4)

当然了,这种现象也是分区域的。在我国的某些地方,会将姨夫称作"姨爹","爹"字和"父"字意义相同,这样就缓解了姨夫们的不满情绪,这个问题就得到了解决。

为什么姑父是父而姨夫是夫呢(为何姑父用父姨夫用)(5)

取其精华 弃其糟粕

对于中华传统文化,我们要批判继承。传统文化中优秀的一面,像兄友弟恭、尊重长辈、敬重礼仪等在社会主义社会确实需要大力发扬。而像一夫多妻、男尊女卑就应该遭到唾弃。辛亥革命以后,政府就为民众剪去长辫子,给妇女放足,实实在在地清扫了自己的屋子。而随着时代的不断发展,国人的受教育水平提高,对外开放又引进了一些优秀西方文明,许多年轻人开始越来越有自己的想法,他们敢于突破常规,开拓新思路,做最好的自己,这种思维值得我们去表扬。

为什么姑父是父而姨夫是夫呢(为何姑父用父姨夫用)(6)

以上说的是方向正确的思想文化,也有人在这种越来越多的文化冲击下迷失了自我,失去了辨别善恶是非的能力。对于中华传统文化,我们要不应该一以贯之,而是要批判继承,并不断发展创新,古为今用。而对于外来文化,我们既要有兼收并蓄,海纳百川的心态,也要坚守辨别是非的底线。人无完人,每一种思想文化都有缺陷的一面,我们要善于取其精华,弃其糟粕。

我们不能对一种文化还未了解时就持全盘否定的态度。春秋战国时期,百家争鸣,社会上出现了多种思想潮流,一时间人人都敢于发声、乐于发声,为我国历史留下了丰厚的文化遗产。多种文化的存在,需要有一个包容开放的社会风气,像清代的"文字狱"是断然不能再出现的。以唐朝为例,唐朝三教并行,没有强制规定民众的文化思想,最终经济欣欣向荣,缔造出繁盛的大唐王朝,成为我国封建王朝的最高峰。

为什么姑父是父而姨夫是夫呢(为何姑父用父姨夫用)(7)

结语

一个社会想要有包容开放的风气,一个人就要有宽容大度的情怀。对别人宽容一些,你就能放下心中的包袱,感受到与人和平相处的快乐。

人都是生活在社会当中的,在突出自己的同时,我们也应该想想周围的人,以宽容的态度收敛自己,我们的人际关系也会变得很融洽。但是,用宽容的心态接纳自己的缺点,你才会找到最真实的自己。即使幸福已经远非,但心胸宽广的人会让幸福主动回归。想成就大事的人,一定要拥有非凡的气度,有了这样的气度,才能在众人之中树立良好的形象,也会给自己收获一份快乐。

小伙伴们对此有什么想说的话呢?欢迎在留言区分享讨论,历史的变革和时代的发展,我将与你们同在。

本文由文史观天下原创,欢迎关注,带你一起长知识!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