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八音手敲琴教程(怎么制作乐器和调音呢)
广州这几天热成gou
动一下就一身汗
向为生活在外奔波的兄弟们致敬!
小编还是好好经营我的自媒体吧!
大家都知道古代没调音器,但一点不阻挡中国传统音乐的辉煌。
先说说现在的调音吧!
现在的调音器都是按照十二平均律调音的。
再说说它的计算方法
假如1的频率为X
2=X*2^(2/12)
3= X*2^{(2 2)/12}= X*2^(4/12)
4= X*2^{(2 2 1)/12}= X*2^(5/12)
没有调音器,古代怎么制作乐器和调音呢?
我们不得不佩服古人的智慧了
古代采用的是五声音阶,即宫商角徵羽
还有其衍生出的七声音阶和十二律吕
在这里就不得不提古代的计算方法了
三分损益法!!!
也称五度相生律
它古代音律学的基础,地位可想而知
它有“三分损一”、“三分益一”两种方法。
损即减,益即增。
三分损一是指将原有长度作3等分而减去其1份,即:原有长度×(3-1)/3=生得长度
三分益一是指将原有长度作3等分而增添其1份,即:原有长度×(3 1)/3=生得长度
两种方法可以交替运用、连续运用,各音律就得以计算生成。
来看看它的计算方法吧!
取一段圆径绝对均匀的发声管(吹管、弦乐等)
假设它的长度为81,并定为基本音宫
则
徵=81*4/3 =108
羽=72*4/3 =96
商=108*2/3 =72
角=96*2/3 =64
它们的实际比数是:
徵 羽 宫 商 角
108 96 81 72 64
宫生徵,徵生商,商生羽,羽生角
因此
内行们不说宫商角徵羽,而说宫徵商羽角
这种方法春秋时期就出现了
也被称为管仲五音
在此之后
在管仲五音的基础上又继续相生了11次,形成了中国的十二律
它也是世界上最早制定的“十二律”的理论,比古希腊哲学家、数学家毕达哥拉斯的“律制”要早一个世纪左右。
它们和现代音阶的对照名称分别是:
黄钟(C),林钟(G),太簇(D),南吕(A),姑冼(E),应钟(B),蕤宾(#F),大吕(#C),夷则(#G),夹钟(#D),无射(#A),仲吕(F)
但是!!!
小编要说但是了
根据三分损益法从黄钟生律11次得到仲吕之后
由仲吕再用三分损益法却不能返回黄钟
该问题在汉代被发现
南朝宋的何承天、隋代的刘焯、五代的王朴,都在不停尝试,试图使其能够返回黄钟。
何承天的工作结果相当接近十二平均律,但未能提出合理的计算方法。
而明代的一个富二代王子兼音乐家朱载堉出现了(他爹是明代郑恭王朱厚烷)
他另辟蹊径,改用开方的方法来计算律管的长度,才使十二律间的音程达到严格的均匀性
并亲自进行计算, 且精确到小数后25位!
大写的牛!!
他的这套数据被称为“新法密率”
是人类文化史上最早出现的十二平均律数学理论。
如果古代四大发明要变成五大发明的话,新法密率最有资格并入。
朱载堉在《律吕精义》一书里详细记述了新法密率的计算方法和成果:
其中使用了“勾股术”、“开平方术”、“开立方术”等数学计算方法
在没有计算器的年代完成这些计算真是不可思议!
还是用的算盘!
厉害了word王爷!
由于时代的不一样,中国古代的调律法和现代的十二平均律毫无可比性,但是,在遥远的几千年前中国的调律法所包含的智慧不是现代人可企及的。我骄傲!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