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冰 二郎神(天蚨园之李冰大国工匠)

李冰 二郎神(天蚨园之李冰大国工匠)(1)

天蚨园会议室

嵩山天蚨园位于登封少室山清澈崖下,占地60余亩,黛瓦白墙,茂林修竹,古朴秀丽,环境幽美,宛如世外桃源。非常适合研学旅行、企业培训、旅游接待、团体聚会、禅修辟谷、书画写生、丹道修真、道医养生等活动。历史上颍考叔、管仲、鬼谷子、张良、李渤等均在此隐居耕读,号称天蚨园五友。天蚨园是嵩山的“隆中”,坐标对比史上之春秋孔夫子杏坛、战国鬼谷子道场、隋唐文中子龙门等。蚨子学堂是以中国春秋战国时期“稷下学宫”概念建立的一个国学讲堂,追慕春秋古风,学习吸收春秋战国“士”的精神,蚨子学堂所教乃大人之学,定位为实学。追求真才实学,修炼雄才大略。不袖手空谈心性,也不沉迷逐物异化。凭盛德立命,以大业安身。

今天讲讲治水功臣李冰:大国工匠,千秋川主,二郎神竟是李冰的儿子?

李冰(约公元前302年~235年),河东(今山西运城)人,战国时代秦国著名的水利工程专家。公元前256年-前251年被秦昭王任为蜀郡(今成都一带)太守。期间,李冰治水,创建了奇功,其建堰的指导思想,就是道家的"道法自然"、"天人合一"的思想。他征发民工在岷江流域兴办许多水利工程,其中以他和其子一同主持修建的都江堰水利工程最为著名。几千年来,该工程为成都平原成为天府之国奠定坚实的基础。后世为纪念李冰父子,在都江堰修有二王庙。都江堰也成为著名的风景名胜。

李冰 二郎神(天蚨园之李冰大国工匠)(2)

李冰像

他在修完都江堰后,在四川什邡洛水镇修建水利工程,后病逝与此,葬于洛水镇旁边的章山之上。被后人尊为川主。在洛水旁边的高景关和洛水之间的地段关口两侧后人修建有大王庙、二王庙纪念李冰父子。

早年,文学学者余秋雨就专门为都江堰写了一篇同名文章,他在一开头就说,“中国历史上最激动人心的工程不是长城,而是都江堰。”

李冰 二郎神(天蚨园之李冰大国工匠)(3)

提到都江堰,很难忽视的人就是李冰父子了。在这个古代民生工程的背后,这位古时的蜀郡太守被尊称为“川主”。今天,我们借着余秋雨的文章,再一次审视都江堰之于天府的意义,并铭记李冰影响至今的功勋。

李冰 二郎神(天蚨园之李冰大国工匠)(4)

现都江堰地势图

李冰 二郎神(天蚨园之李冰大国工匠)(5)

都江堰水利工程

《都江堰》文 余秋雨

我以为,中国历史上最激动人心的工程不是长城,而是都江堰。

长城当然也非常伟大,不管孟姜女们如何痛哭流涕,站远了看,这个苦难的民族竟用人力在野山荒漠间修了一条万里屏障,为我们生存的星球留下了一种人类意志力的骄傲。长城到了八达岭一带已经没有什么味道,而在甘肃、陕西、山西、内蒙一带,劲厉的寒风在时断时续的颓壁残垣间呼啸,淡淡的夕照、荒凉的旷野溶成一气,让人全身心地投入对历史、对岁月、对民族的巨大惊悸,感觉就深厚得多了。

但是,就在秦始皇下令修长城的数十年前,四川平原上已经完成了一个了不起的工程。它的规模从表面上看远不如长城宏大,却注定要稳稳当当地造福千年。如果说,长城占据了辽阔的空间,那么,它却实实在在地占据了邈远的时间。长城的社会功用早已废弛,而它至今还在为无数民众输送汩汩清流。有了它,旱涝无常的四川平原成了天府之国,每当我们民族有了重大灾难,天府之国总是沉着地提供庇护和濡养。因此,可以毫不夸张地说,它永久性地灌溉了中华民族。

李冰 二郎神(天蚨园之李冰大国工匠)(6)

有了它,才有诸葛亮、刘备的雄才大略,才有李白、杜甫、陆游的川行华章。说得近一点,有了它,抗日战争中的中国才有一个比较安定的后方。

它的水流不像万里长城那样突兀在外,而是细细浸润、节节延伸,延伸的距离并不比长城短。长城的文明是一种僵硬的雕塑,它的文明是一种灵动的生活。长城摆出一副老资格等待人们的修缮,它却卑处一隅,像一位绝不炫耀、毫无所求的乡间母亲,只知贡献。一查履历,长城还只是它的后辈。

它,就是都江堰。

我去都江堰之前,以为它只是一个水利工程罢了,不会有太大的游观价值。连葛洲坝都看过了,它还能怎么样?只是要去青城山玩,得路过灌县县城,它就在近旁,就乘便看一眼吧。因此,在灌县下车,心绪懒懒的,脚步散散的,在街上胡逛,一心只想看青城山。

七转八弯,从简朴的街市走进了一个草木茂盛的所在。脸面渐觉滋润,眼前愈显清朗,也没有谁指路,只向更滋润、更清朗的去处走。忽然,天地间开始有些异常,一种隐隐然的骚动,一种还不太响却一定是非常响的声音,充斥周际。如地震前兆,如海啸将临,如山崩即至,浑身起一种莫名的紧张,又紧张得急于趋附。不知是自己走去的还是被它吸去的,终于陡然一惊,我已站在伏龙馆前,眼前,急流浩荡,大地震颤。

李冰 二郎神(天蚨园之李冰大国工匠)(7)

即便是站在海边礁石上,也没有像这里这样强烈地领受到水的魅力。海水是雍容大度的聚会,聚会得太多太深,茫茫一片,让人忘记它是切切实实的水,可掬可捧的水。这里的水却不同,要说多也不算太多,但股股迭迭都精神焕发,合在一起比赛着飞奔的力量,踊跃着喧嚣的生命。这种比赛又极有规矩,奔着奔着,遇到江心的分水堤,刷地一下裁割为二,直窜出去,两股水分别撞到了一道坚坝,立即乖乖地转身改向,再在另一道坚坝上撞一下,于是又根据筑坝者的指令来一番调整……也许水流对自己的驯顺有点恼怒了,突然撤起野来,猛地翻卷咆哮,但越是这样越是显现出一种更壮丽的驯顺。已经咆哮到让人心魄俱夺,也没有一滴水溅错了方位。阴气森森间,延续着一场千年的收伏战。水在这里,吃够了苦头也出足了风头,就像一大拨翻越各种障碍的马拉松健儿,把最强悍的生命付之于规整,付之于企盼,付之于众目睽睽。看云看雾看日出各有胜地,要看水,万不可忘了都江堰。

李冰 二郎神(天蚨园之李冰大国工匠)(8)

这一切,首先要归功于遥远得看不出面影的李冰。

四川有幸,中国有幸,公元前251年出现过一项毫不惹人注目的任命:李冰任蜀郡守。

在李冰看来,政治的含义是浚理,是消灾,是滋润,是濡养,它要实施的事儿,既具体又质朴。他领受了一个连孩童都能领悟的简单道理:既然四川最大的困扰是旱涝,那么四川的统治者必须成为水利学家。

没有证据可以说明李冰的政治才能,但因有过他,中国也就有过了一种冰清玉洁的政治纲领。

他是郡守,手握一把长锸,站在滔滔的江边,完成了一个“守”字的原始造型。那把长锸,千年来始终与金杖玉玺、铁戟钢锤反复辩论。他失败了,终究又胜利了。

他开始叫人绘制水系图谱。这图谱,可与今天的裁军数据、登月线路遥相呼应。

李冰 二郎神(天蚨园之李冰大国工匠)(9)

他当然没有在哪里学过水利。但是,以使命为学校,死钻几载,他总结出治水三字经(“深淘滩,低作堰”)、八字真言(“遇湾截角,逢正抽心”),和“乘势利导,因地制宜”的岁修口诀,直到20世纪仍是水利工程的圭桌。他的这点学问,永远水气淋漓,而后于他不知多少年的厚厚典籍,却早已风干,松脆得无法翻阅。

李冰 二郎神(天蚨园之李冰大国工匠)(10)

李冰 二郎神(天蚨园之李冰大国工匠)(11)

李冰 二郎神(天蚨园之李冰大国工匠)(12)

他没有料到,他治水的韬略很快被替代成治人的计谋;他没有料到,他想灌溉的沃土将会时时成为战场,沃土上的稻谷将有大半充作军粮。他只知道,这个人种要想不灭绝,就必须要有清泉和米粮。

他大愚,又大智。他大拙,又大巧。他以田间老农的思维,进入了最澄彻的人类学的思考。

他未曾留下什么生平数据,只留下硬扎扎的水坝一座,让人们去猜详。人们到这儿一次次纳闷:这是谁呢?死于两千年前,却明明还在指挥水流。站在江心的岗亭前,“你走这边,他走那边”的吆喝声、劝诫声、慰抚声,声声入耳。没有一个人能活得这样长寿。

秦始皇筑长城的指令,雄壮、蛮吓、残忍;他筑堰的指令,智能、仁慈、透明。

有什么样的起点就会有什么样的延续。长城半是壮胆半是排场,世世代代,大体是这样。直到今天,长城还常常成为排场。

李冰 二郎神(天蚨园之李冰大国工匠)(13)

都江堰一开始就清朗可鉴,结果,它的历史也总显出超乎寻常的格调。李冰在世时已考虑事业的承续,命令自己的儿子作3个石人,镇于江间,测量水位。李冰逝世400年后,也许3个石人已经损缺,汉代水官重造高及3米的“三神石人”测量水位。这“三神石人”其中一尊即是李冰雕像。这位汉代水官一定是承接了李冰的伟大精魂,竟敢于把自己尊敬的祖师,放在江中镇水测量。他懂得李冰的心意,唯有那里才是他最合适的岗位。这个设计竟然没有遭到反对而顺利实施,只能说都江堰为自己流泻出了一个独持的精神世界。

石像终于被岁月的淤泥掩埋,本世纪70年代出土时,有一尊石像头部已经残缺,手上还紧握着长锸。有人说,这是李冰的儿子。即使不是,我仍然把他看成是李冰的儿子。

出土的石像现正在伏龙馆里展览。人们在轰鸣如雷的水声中向他们默默祭奠。在这里,我突然产生了对中国历史的某种乐观。只要都江堰不坍,李冰的精魂就不会消散,李冰的儿子会代代繁衍。轰鸣的江水便是至圣至善的遗言。

继续往前走,看到了一条横江索桥。桥很高,桥索由麻绳、竹篾编成。跨上去,桥身就猛烈摆动,越犹豫进退,摆动就越大。在这样高的地方偷看桥下会神志慌乱,但这是索桥,到处漏空,由不得你不看。一看之下,先是惊吓,后是惊叹。脚下的江流,从那么遥远的地方奔来,一派义无返顾的决绝势头,挟着寒风,吐着白沫、凌厉锐进。我站得这么高还感觉到了它的砭肤冷气,估计它是从雪山赶来的罢。但是,再看桥的另一边,它硬是化作许多亮闪闪的河渠,改恶从善。人对自然力的驯服,干得多么爽利。如果人类干什么事都这么爽利,地球早已是另一副模样。

李冰 二郎神(天蚨园之李冰大国工匠)(14)

都江堰安澜索桥

但是,人类总是缺乏自信,进进退退,走走停停,不停地自我耗损,又不断地为耗损而再耗损。结果,仅仅多了一点自信的李冰,倒成了人们心中的神。离索桥东端不远的玉垒山麓,建有一座二王庙,祭祀李冰父子。人们在虔诚膜拜,膜拜自己同类中更像一点人的人。钟鼓钹盘,朝朝暮暮,重一声,轻一声,伴和着江涛轰鸣。

李冰这样的人,是应该找个安静的地方好好纪念一下的,造个二王庙,也合民众心意。

我到边远地区看傩戏,对许多内容不感兴趣,特别使我愉快的是,傩戏中的水神河伯,换成了灌县李冰。傩戏中的水神李冰比二王庙中的李冰活跃得多,民众围着他狂舞吶喊,祈求有无数个都江堰带来全国的风调雨顺,水土滋润。傩戏本来都以神话开头的,有了一个李冰,神话走向实际,幽深的精神天国一下子贴近了大地,贴近了苍生。

李冰 二郎神(天蚨园之李冰大国工匠)(15)

李冰像


李冰 二郎神(天蚨园之李冰大国工匠)(16)

岷江

水是生命之源,世界文明都无一例外的发源于水。这样的水也曾以岷江的名义流淌过巴蜀大地。

蜀人几为鱼

水诞生了文明,水同时又在毁灭文明。人们对水又爱又恨,亦欢亦悲。岷江就是这样一条变幻无常,神鬼莫测的河流。早在秦代,岷江就被列为国家祭祀的十八处山川之一,它孕育成都平原,衍生江源文明,堪称我们的母亲河。但它同时又泛滥成灾,旱涝无常,冲毁庄稼,卷走牛羊。岷江两岸的人民上午还在载歌载舞,欢庆丰收;下午可能就要抱头痛哭,因为丰收的五谷可能已经颗粒无归。

所以,历代治蜀者都明白,治蜀必先治水。

最早治理岷江的是大禹,他先后治理了江、河、淮、济四渎,惠及九州,造福万民,而他治理的第一条河流就是当时狂放肆虐的江(岷江)。他将岷江当作了他的实验室,采用“疏导”的治水思想,开创了“岷山导江,东别为沱”的治水经验,继而推广九州,成为后人的治水法宝。

继禹之后,蚕丛、柏灌、鱼凫、望帝、丛帝等古蜀王都为治理岷江水患做出了巨大贡献。他们不仅在都江堰地区频繁活动,而且还留下了蚕丛祠,蚕岩关、蚕岩古柏、柏灌台、鱼凫村、望丛祠(后改为祭祀李冰的二王庙)等遗迹。尤其是鱼凫王居然在兵败之后,退到川西,田于湔山(今玉垒山一带),可见他们对都江堰这片土地的感情之深。

尽管大禹和古代五位蜀王对岷江治理殚精竭虑,但因为客观原因,岷江一直没有得到根本性的治理,蜀人依然时常过着“几为鱼鳖”的悲惨生活。不过古代治水者们的艰辛付出却为都江堰的修建奠定了坚实的精神、物质与技术基础。

此刻,时代呼唤着一个大禹似的治水英雄出现。

得蜀则得楚

正像长城的修建不是为了参观游览一样,都江堰的修建,最初也不是为了四川盆地的农田灌溉。在那个战乱频仍的年代,所有的工作都是为了战争。

时值战国末年,时事板荡之际,秦惠王给他的大将司马错一个重要使命:亲帅大军,完成统一六国大业。

李冰 二郎神(天蚨园之李冰大国工匠)(17)

更元九年(公元前316年),司马错率军以势如破竹之势将巴国与蜀国纳入了秦的版图。于是,秦国把以楚国为主要对象的统一全国的战争推向了一个新的阶段。但是,战争需要储备大量的物资作保障,为此,非常重视生产的丞相范睢把目光投向了广袤的成都平原。在人们对地理知识尚不能完全认知的时代,岷江一直作为长江的主流,楚国位于长江中游,因此位于长江上游的蜀自然成为秦国的战略后方。

范睢将发展蜀郡的经济提上了重要日程。但是,该向秦昭王推荐谁做蜀郡的太守呢?范睢陷入了沉思。

此刻,蜀地期待一位德才兼备的治水官员出现。

冰从何处来

李冰 二郎神(天蚨园之李冰大国工匠)(18)

李冰父子修都江堰

公元前276年,这个人来了,他的面目有些模糊,他的身世有些遥远。他就是李冰!

关于李冰,历史文献中记载很少,语焉不详,因为那毕竟是一个遥远的年代。他究竟生于何时何地,属秦人、晋人、蜀人,还是氐羌人,是否凿过离堆,导过江流都是学者们曾经怀疑的范围,甚至有人怀疑是否有李冰其人。

《史记·河渠志》

现存典籍中关于李冰的事迹,最早见于著名史学家司马迁所著的《史记·河渠志》,书中记载:“蜀守冰,凿离堆……”司马迁尽管著史严谨,惜墨如金,然而他所介绍的李冰,因为言语太简,只有官衔和名,没有姓,反而为后人留下了一个谜团。

《汉书·沟洫志》

班固著《汉书·沟洫志》时,在“冰”字前加上了“李”,这个足以辉耀千古的治水者才有了完整的姓名。

《华阳国志·蜀志》

晋代江原(今崇州)人常璩在完成《华阳国志·蜀志》时,比较详尽地记述了李冰在蜀治水的事迹,为我们勾画了一个较为完整的关于李冰率众修建都江堰的事迹。

《水经注·江水》

著名水利学家郦道元在《水经注·江水》里也做了记述,而且许多典籍中还说李冰曾与战国时代的鬼谷子为友,知天文地理,查水情,还留下了汉代造三神石人镇水的记录。

1974年3月3日,事情发生了转折。在都江堰内江河床安澜索桥段下,人们从4.5米深的地下出土一尊完整的石像,引起了整个水利界、文化界和考古界的轰动。石像高2.9米,肩宽0.96米,厚0.46米,重约4.5吨,造型简洁朴素,神态从容,平视而立,眼角和唇边微露笑容,身着秦冠服,手置胸前。两袖和衣襟上,有浅刻隶书题记三行,共计38字,字迹清晰,字内朱砂犹存。中行为“故蜀郡李府君讳冰”,左袖为“建宁元年闰月戊申朔廿五日都水椽”,右袖为“尹龙长陈壹造三神石人珍水万世焉”。东汉建宁元年即公元168年。据此判断,李冰那时已经作为“神”被供奉于庙宇中。

李冰 二郎神(天蚨园之李冰大国工匠)(19)

李冰石像

至此,关于都江堰的创建者是李冰已经没有多少异议,但是关于李冰是哪里人却又成了人们讨论的焦点。有学者认为李冰是秦国人,依据来源于唐代大书法家虞世南的《北堂书钞》之记载;有学者认为李冰是蜀人,依据是《蜀王本纪》之记载;有学者认为李冰是巴人,依据是清代陈怀仁《川主三神合传》之记载;还有人认为李冰是逃亡犯人,依据还是《蜀王本纪》之记载。2005年7月7日,两位李姓老人风尘仆仆地从山西省运城市盐湖区解州镇郊斜村赶到都江堰,他们随身带着一卷长20米、宽0.7米、重5公斤左右的《金山李氏世系图》,李冰的名字赫然其中。在二王庙前,他们点燃了香烛,泪流满面地向先人鞠躬祭拜,然后悄然而去。

综合各类资料,我们可以大致梳理李冰一生的行迹。李冰(约公元前3世纪),战国时代卓越的水利工程专家。秦昭王时期(前276-前251年)为蜀郡太守,主持设计和兴建都江堰,凿离堆(玉垒山),凿溷崖(今夹江),治洛水(今什邡),导文井江(今邛崃),开广都盐井等全蜀重大工程。

其实,李冰是哪里人并不重要,重要的是他在四川留下了一座灌溉了两千多年至今仍在发挥效益的都江堰!李冰生于何时,卒于何时也不重要,因为一个人的生命是有限的,以目前的资料来看,没有人能真正活上两百岁。但是李冰却已在蜀人心中活了两千多年,而且还将继续鲜活下去。

龙是何年伏

李冰 二郎神(天蚨园之李冰大国工匠)(20)

都江堰

在都江堰,有许多关于李冰伏龙的传说。

其实,传说往往来源于生活。因为在那个认知有限的年代,岷江就是人们眼里一条喜怒无常、难以降伏的“恶龙”。

秦昭王三十一年,也就是公元前276年,深思熟虑后的秦昭王在他的御书房内拟了一道诏书,那是一道任命的诏书。因为这道诏书,秦昭王当之无愧地成为那个时代最具远见眼光的诸侯。他的一纸任命改写了那个时代的格局,改写了那个时代乃至当代蜀地人民的命运,也改写了中国历史。

其实,他只不过下了一道任命李冰担任蜀郡守的诏书。但是,一个关心民众的官员从此有了一份实现自己理想与抱负的权力,对李冰、对国家、对人民来说都是一种幸事。

虽然这份任命早已灰飞烟灭,但是因那一纸任命而为我们留下的都江堰还在,它比中国历史上所有的任命更生动。

李冰 二郎神(天蚨园之李冰大国工匠)(21)

大约就在李冰到任后的第三年,也就是公元前274年,他开始着手修建都江堰。岷江出山口那片平坦的区域成了当时中国最为壮观的建设工地。修建者多达十万人,李冰则以蜀郡太守和大国工匠的双重身份成为这项工程的总设计师。

经过数次溯江而上或顺流而下的认真勘测,李冰决定,用鱼嘴分水堤、宝瓶口和飞沙堰来构建都江堰的渠首工程,三大工程首尾呼应,三位一体,道法自然,天人合一。使堤防、分水、泄洪、排沙、控流相互依存,共为体系,保证了防洪、灌溉、水运和社会用水综合效益的充分发挥。而密如蛛网的沟渠则是蜀国农业生生不息的经络与血脉。

李冰 二郎神(天蚨园之李冰大国工匠)(22)

都江堰示意图

都江堰的伟大之处还在于,如此庞大的一座水利工程却没有修建一道水坝。李冰没有刻意地去征服自然,改造自然,而是遵循顺应自然,师法自然的原则,利用山势、地势与水势,因势利导,因时制宜,实现了自动分流、自动排沙和自流灌溉的功效,实现了人、地、水三者高度协调统一。

李冰和当时的水利工作者们是非常智慧的,两千多年前,他们就懂得如何与自然和谐相处。即使到了2273年后的今天,都江堰也依然是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典范,是全世界迄今为止仅存的一项生态工程。它开创了中国水利史上的新纪元,标志着中国水利史进入了一个崭新的阶段,在世界水利史上写下了最辉煌的篇章。它当之无愧地成为中国古代劳动人民勤劳与智慧的结晶,成为中华文化划时代的杰作。

李冰 二郎神(天蚨园之李冰大国工匠)(23)

都江堰

公元前256年,李冰率领民工耗时18年,完成了这项举世无双的水利工程,岷江这条孽龙终于被降伏。这也是四川百姓奉李冰为“川主”之始。


二郎神竟是李冰的儿子?

李冰 二郎神(天蚨园之李冰大国工匠)(24)

都江堰西街

二郎神的传说,

大约起源于四川的灌县(今都江堰市)一带,

与传说中的"李冰治水"有直接关系。

李冰 二郎神(天蚨园之李冰大国工匠)(25)

二郎神

我国远古时候,

普经有过严重的水灾:

“当尧之时,天下犹未平,洪水横流,泛溢于天下。”

大禹继承父志治水,

“八年于外、三过其门而不入”。

李冰 二郎神(天蚨园之李冰大国工匠)(26)

大禹治水

大禹是中华民族的治水英雄,

“大禹治水”的故事千百年来不断丰富发展,

流传不衰,

几为家喻户晓,

妇孺皆知。

大禹之外,

治理局部地域水患的传说英雄就更多了,

川西的李冰即其中之一。

李冰 二郎神(天蚨园之李冰大国工匠)(27)

李冰父子雕塑

《史记·河渠书》载:

“蜀守冰,凿离堆辟沫水之害,穿二江成都之中”。

李冰 二郎神(天蚨园之李冰大国工匠)(28)

修造都江堰的李冰像

在蜀地,

有个关于二郎神的传说是这样的:

李冰当年在修筑都江堰的时候,

工程巨大艰辛,

光修宝瓶口就花了八年时间。

李冰 二郎神(天蚨园之李冰大国工匠)(29)

都江堰

天上众神仙一看李冰为了百姓这么卖命治水,

大为感动,

便派二郎神化身凡人,

助李冰一臂之力。

李冰 二郎神(天蚨园之李冰大国工匠)(30)

都江堰

在修筑都江堰的时候,

两人治水思路不谋而合,

正巧李冰膝下无子,

就认了二郎神做干儿子,

人称“李二郎”。

李冰 二郎神(天蚨园之李冰大国工匠)(31)

都江堰水文化广场

所以才有了李冰父子合力修筑都江堰一说,

都江堰边上的二王庙就是为纪念李冰父子而建的。

神仙本来就是人们臆想的,

所以其来历和出生往往会模糊不清,

本来就没有交代明白的故事在传播的过程中难免走了样儿。

李冰 二郎神(天蚨园之李冰大国工匠)(32)

都江堰雪景

或者同样一个神,

大家都觉得很好,

便一个地方一个说法,

而且都跟当地有关,

二郎神也不例外。

除了这个李二郎版本,

还有赵二郎、杨二郎等版本。

李冰 二郎神(天蚨园之李冰大国工匠)(33)

都江堰

抛开对二郎神身世的争论,

四川都江堰祭祀二郎神的工作无疑做得最到位、最正宗。

每年农历六月二十四,

都江堰都有祭拜二郎神的传统,

而且,

过去但凡有治理水患、降妖镇宅等行为,

都必须先请二郎神才能操办。

李冰 二郎神(天蚨园之李冰大国工匠)(34)

都江堰安澜桥

二郎神传说书面记载的出现,

是宋代以后的事,

宋以后的汉代、唐代,

从未听说有个李冰的儿子“二郎”,

李冰是否真的有个我们至今仍不知其名的儿子“二郎”也无可稽考。

李冰 二郎神(天蚨园之李冰大国工匠)(35)

二郎庙

但灌口二郎庙的香火日甚,

“二郎神”的名声也越来越大却是事实,

甚至在北宋著名词人柳永的作品中也有了以“二郎神”为名的词牌。

李冰 二郎神(天蚨园之李冰大国工匠)(36)

现都江堰地势图

而都江堰水利工程,

不仅在中国水利史上而且在世界水利史上都占有光辉的一页。

它悠久的历史举世闻名,

它完美的设计令人惊叹!

李冰 二郎神(天蚨园之李冰大国工匠)(37)

都江堰

都江堰的修成,

不仅解决了岷江泛滥成灾的问题,

而且从内江下来的水还可以灌溉十几个县,

灌溉面积达300多万亩。

李冰 二郎神(天蚨园之李冰大国工匠)(38)

手绘都江堰

从此,

成都平原成为“沃野千里”的富庶之地,

赢得了“天府之国”的美誉。


扩展阅读:

嵩山天蚨园之历史文化考证

嵩山最神秘的《天蚨园记》是商经?孝经?归隐图?

一本大嵩山少林寺旅游的百科全书(图文)

千年神话天蚨园,千古文人隐士梦

天蚨园国学堂拜师仪式大典

天蚨园研学课:学周易、观天象、察地理、探历史、辨人文、布兵阵

登封嵩山少林寺天蚨园中秋夜推广华夏文化大型汉服晚会

中国人民大学教授韩星在登封嵩山少林寺天蚨园国学堂揭牌仪式讲话

清华大学徐林旗教授在登封嵩山少林寺天蚨园国学堂论坛会讲

清华大学等二十几所高校国学教授在登封嵩山少林寺天蚨园游学论道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