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日年化收益率重回2%(七日年化收益率)

“银行APP上的‘七日年化收益率’是什么意思?”,接下来我们就来聊聊关于7日年化收益率重回2%?以下内容大家不妨参考一二希望能帮到您!

7日年化收益率重回2%(七日年化收益率)

7日年化收益率重回2%

“银行APP上的‘七日年化收益率’是什么意思?”

“写了七日年化收益率的理财产品是不是代表稳赚不赔?”

“其他理财产品为啥不写七日年化?”

……

大家买理财,是不是也曾有过类似的问题?

理财经理卖理财,是不是也曾被客户问到过类似的问题?

那究竟七日年化收益率代表什么?写或不写区别在哪?还有哪些相关问题?本文或许可以给您答案。

“七日年化收益率”代表什么?

“七日年化收益率”通常出现在现金管理类理财产品、货币基金等投资类产品中,简单来说,就是最近7天的平均收益进行年化之后的收益率。

举个例子:假设某货币基金当前显示的七日年化收益率是2.3300%,且当该货币基金未来一年都能维持前七日的收益水平不变,那么持有一年,该货基的整体收益就是2.3300%。

如上图,目前在手机银行货架上,仅有银行现金管理类产品和货币基金显示“七日年化收益率”这个指标。

写了“七日年化收益率”的产品

代表稳赚不赔吗?

先说结论——其实并不是!

首先,从概念上讲,“七日年化收益率”仅是一个代表过去7天盈利情况的短期指标,在产品实际运作中,其每日收益都会随投资经理的实际操作和货币市场利率的波动而不断变化。所以我们仅能通过它大概参考近期的盈利水平,而不能当做实际收益。

可能有人会说,写了“七日年化收益率”的要么是银行的现金管理类产品,要么是货币基金,这两类产品最大的特点不就是保本么?

这就是Dr.汇要讲的第二点——市场上不存在绝对保本的产品!

众所周知,货币基金风险较低,但这也不意味着它是保本的,也有发生亏损的概率,尤其是在市场极端情况下,比如金融危机。

让我们回忆一下著名的美国金融危机货基挤兑事件:2008年次债危机爆发,9月15日,雷曼兄弟申请破产。虽然雷曼兄弟的票据只占到了储备首要货币基金整体资产的1%多一点,但仅仅在9月15日和16日两天,就有约400亿美元的赎回申请,相当于这只货币基金资产的65%。于是2008年9月16日,储备基金公司不得不宣布实行“跌破面值”的操作,把货基固定的1美元净值贬为0.9667美元。

国内的货币基金也曾出现过负收益的情况,当然这种极端情况也并不常见。

为啥不是所有产品都展示

“七日年化收益率”?

这里先科普一个概念——估值方法。

目前市场上常用的估值方法有两类:一是摊余成本法,二是市值法

摊余成本法,简言之就是将持有到期的利息平摊到每个计息日中。上文提到的银行现金管理类产品和货币基金都使用摊余成本法估值,以七日年化收益率展示产品收益。

举个例子:假设某理财产品以100元的价格买了1年期利率为2.7%的国债,估值时将2.7%的利率平摊到每一天,也就是2.7%*买入资金/365天,理想状态下,该产品每天会有一个固定收益。当然,在实际计算中,会遇到折价/溢价买入债券的情况,虽然收益不能实现每日固定,但也能保证净值慢慢上涨,不受市价波动影响,多数情况下都表现为正收益。

也就是说,摊余成本法的优势在于净值波动小,持有体验好,但缺点是无法及时反映市场波动,若个别债券出现流动性问题或兑付风险时,之前的估值可能就会被一次性纠正,产品净值可能“一夜回到解放前”。

不同于摊余成本法,采用市值法估值的产品则同时考虑了投资债券的票面利率及由于市值波动带来的估值损益。目前市场上多数净值型产品都采用市值法估值。

我们还是引用刚才的例子:某理财产品以100元的价格买了1年期利率为2.7%的国债,在估值时首先将票息收益2.7%计提到每日收益中,也就是2.7%/365天,同时根据第三方估值,加/减债券买入价格和当日公允价格之间的差额,这样产品净值就会受到变现价值的影响,忽高忽低上下波动。

市值法估值的优势在于及时且真实透明的反应投资组合的变现价值,但市场变幻莫测,净值波动可能会让习惯了摊余成本法估值的投资人较难适应。

这里我们先小结一下:

1、如下图所示,假设一款产品正常运作直至到期,并同时采用两种估值方法。显然,摊余成本法能给人“稳稳的幸福”的感觉,市值法则是“上上下下”的心跳。尽管最终收益是一样的,但是投资者持有期间的体验是非常不一样的。

2、 既然摊余成本法的体验好,那为什么不是所有产品都用这种估值方式?根据现行监管规定,如下图,能采用摊余成本法估值的产品非常有限。这么做是为了更加及时和真实的向投资人呈现投资组合所持资产的价格变动及其他变动情况。

净值型产品会波动,我该怎么办?

2021年1月29日,银行业理财登记托管中心发布《中国银行业理财市场年度报告(2020年)》。《报告》显示,2020年净值型产品收益率在(1%,7%)区间内波动,在全年新发行的所有产品中,有2164只产品发生过跌破初始净值的现象,约占全部产品总数的3%。但是截至2020年底,只有428只产品仍低于初始净值,仅占当年发行产品总数的0.6%

《报告》认为,总体看,以纯固收及“固收+”类型产品为主的银行理财仍有相对“稳健、安全”的优势,短期市场利率扰动造成的净值波动,特别是因建仓期遇到债市调整导致的破净现象会随着时间推移而被抵消,长期看产品净值大概率会平稳增长。

所以Dr.汇在此建议各位投资者,对于净值波动无需过度恐慌,而应尽早改变银行理财的刚兑印象,在选择产品时将评估自身风险承受能力放在首位,理性选择与自身风险偏好相匹配的产品,同时建立科学理性的长期投资理念。

以上为汇华理财有限公司就理财业务开展的通识教育,不代表任何投资建议或市场观点。理财非存款,产品有风险,投资须谨慎。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