制冷基本原理(制冷基础知识以及工作原理)

一、制冷术语

1、制 冷:物体或流体中取出热量,并将热量排放到环境介质中去,以产生低于环境温度的过程 。

2、制冷剂:在制冷装置中不断完成循环的工作物质。常用制冷剂:氨、氟利昂(R22、R134A、R407C、R410A)、水。

3、载冷剂:是在间接制冷系统中用来传送冷量的中间介质。常用的载冷剂: 冰河冷媒、水、盐水、乙二醇水溶液。

制冷量:单位时间里由制冷机(空调器)从低温物体向高温物体所转移的热量。

制热量:单位时间内由空调器(热泵型)从外界吸热后向室内输送的热量。

COP = 制冷量/压缩机电功率。冬季热泵循环性能系数和夏季热泵的能效比表达形式均采用COP(能效比)表示。

EER = 制冷量/空调系统总电功率(EER值越高,表示空调中蒸发吸收较多的热量或压缩机所耗的电较少)。在夏季制冷时,制冷量(W或Btu/h)与输入功率(W)的比率定义为热泵的能效比EER。

标准单位:瓦(W)或千瓦(KW)

1KW = 860kcal/h

1美国冷吨 = 3.526kw = 3024kcal/h

(注:1冷吨就是使1吨0℃的水在24小所内变为0℃的冰所需要的制冷量。)

显热: 物质在吸热或放热过程中,温度上升或下降,但是物质的形态不发生变化,这种热称为显热。

潜热: 物质在吸收或放出热量的过程中,其形态发生变化,但温度不发生变化,这种热量无法用温度计测量出来,人体也无法感觉到,但可通过实验计算出来,这种热量就称为潜热。

二、制冷原理

制冷基本原理(制冷基础知识以及工作原理)(1)

压缩机-冷凝器-节流装置-蒸发器

它的基本原理是这样的,压缩机将冷冻剂压缩成高压饱和气体(氨或氟里昂),这种气态冷冻剂再经过冷凝器冷凝。

通过节流装置节流之后,通入到蒸发器中,将所需要冷却的媒介冷却换热。例如将蒸发器连接到楼里的各个房间,蒸发器内的蛇行管将同空气进行换热,再通过鼓风将冷气吹向房间的空气当中。

而蒸发器蛇行管内的冷冻剂换热后变成低压蒸气回到压缩机,再被压缩机压缩,这样循环利用就完成了制冷系统。

以上就是本期的内容哈

喜欢的小伙伴可以关注➕

制冷基本原理(制冷基础知识以及工作原理)(2)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