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悲鸿愚公移山作品影响(艺术大师徐悲鸿)

徐悲鸿愚公移山作品影响(艺术大师徐悲鸿)(1)

徐悲鸿愚公移山作品影响(艺术大师徐悲鸿)(2)

徐悲鸿愚公移山作品影响(艺术大师徐悲鸿)(3)

国宝传奇:艺术大师徐悲鸿,和他的巅峰巨作《愚公移山》

学贯中西的艺术大师徐悲鸿

徐悲鸿是一位举世闻名的画家,他是中国现代美术史上的一座高山。徐悲鸿是江苏宜兴人。他学贯中西,能够很好地运用西洋画法来绘画中国题材。新中国成立以后,他曾担任中央美术学院院长、中国美术家协会主席和第一届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委员,在中国现代绘画史上有着非凡的影响力。在绘画创作上他竭力打破传统的束缚,向社会主义现实主义的绘画学习,他提倡在实际生活里、在大自然里获取题材。

徐悲鸿愚公移山作品影响(艺术大师徐悲鸿)(4)

艺术大师徐悲鸿

一幅蕴含着巨大精神力量的杰作,浅论徐悲鸿《愚公移山》的时代精神

有一年我去中国国家博物馆看徐悲鸿大师的画展,其中有一巨幅画作《愚公移山》,给我留下深刻的印象。画卷上白发苍苍的愚公正带领着全家老小正在奋力的“移山”,尤其是画面中央一群雄壮有力的汉子,喊着号子,砸石挖土,担土运石,场面十分震撼。 《愚公移山》里那个北山愚公有一句很有名的话:“汝心之固,固不可彻,曾不若孀妻弱子。虽我之死,有子存焉;子又生孙,孙又生子;子又有子,子又有孙;子子孙孙无穷匮也,而山不加增,何苦而不平?”

早在1940年,徐悲鸿大师对解放区文艺就作过认真地研究,特别是毛主席《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一文发表后,对他产生强烈的震撼。他曾不止一次地在有关讲话中提到“新时代的美术必将以延安美术为方向”。徐悲鸿大师画的《愚公移山》,均创作于1940年,正是在抗日战争时期。《愚公移山》取材于《列子·汤问》中的一个神话传说,极具现实意义。“愚公移山”的精神是一种伟大的进取精神,正如毛主席所说的,要把愚公移山精神与改变中华民族命运、打败日本帝国主义侵略紧紧联系了起来。实现中华民族振兴,推翻压在中国人民头上的帝国主义、封建主义、资本主义三座大山。这是时代的号角,是“力与美”的赞歌,是对中国劳动人民的一曲赞歌,充满了鼓舞人心、催人奋进的力量。当年,在民族存亡的危急关头,徐悲鸿大师以形象生动的艺术语言表达抗日民众的决心和毅力,鼓舞人民大众去争取最后的胜利。所以,这幅巨作蕴含着巨大的精神力量。

徐悲鸿愚公移山作品影响(艺术大师徐悲鸿)(5)

国宝传奇:艺术大师徐悲鸿,和他的巅峰巨作《愚公移山》

每一个艺术杰作的诞生,莫不是经历了一番“血与火”的洗礼

每一个艺术杰作的诞生,莫不是经历了一番“血与火”的洗礼。徐悲鸿大师创作《愚公移山》,背后也经历了常人难以想象的艰辛与磨难。

欧洲学成归来,徐悲鸿便迅速地开展艺术革新运动。他整天为梦想而奔波,一会儿上海,一会又到天津,一会儿巴黎,一会又去新加坡,中间遭受不少的挫折。1937年抗战爆发,中华民族到了生死存亡的紧要关头,徐悲鸿和一些画界同仁日以继夜的创作宣传抗战精神、鼓舞前方斗志的美术作品。

徐悲鸿愚公移山作品影响(艺术大师徐悲鸿)(6)

泰戈尔与徐悲鸿合影

徐悲鸿愚公移山作品影响(艺术大师徐悲鸿)(7)

1939年,他受诗人泰戈尔的邀请到印度举办画展,筹集资金宣传抗日。为了使这次展览能取得更好的效果,他根据《列子·汤问》中的神话故事,历时三个月创作了巨幅油画《愚公移山》。胸中熊熊燃烧的艺术激情,让他作画时常常废寝忘食、通宵达旦。

徐悲鸿愚公移山作品影响(艺术大师徐悲鸿)(8)

据记载:徐悲鸿作《愚公移山》一共有三幅。第一稿油画,尺寸稍小,在2006年北京翰海拍卖有限公司春季拍卖会上拍卖,成交价3300万元人民币;第二稿油画是徐悲鸿大师辗转从新加坡带回来的,2011年在沈阳展出;而第三稿正是巨型中国画《愚公移山》,现藏于徐悲鸿纪念馆。

巨幅设色水墨中国画《愚公移山》横空出世,徐悲鸿突破传统绘画的束缚,把众多剧烈运动中的人体引入中国画,把中国画的用笔用墨,和西画的造型、透视、明暗有机的结合在一起,将写实主义和浪漫主义巧妙融合。可以说,这幅画代表了近代中国人物画的最高水平。美术史定位其为“徐悲鸿艺术创作之顶峰时期的经典代表作,是徐悲鸿艺术丰碑不可或缺的构成部分。”

徐悲鸿愚公移山作品影响(艺术大师徐悲鸿)(9)

当你站在这幅巨画前时,扑面而来的是热火朝天的劳动场景。在画面的安排上,徐悲鸿选择愚公率领儿子们挖山的情节,从右至左、从前往后塑造了十几个人物形象。画中人物大部分是裸体,这既合符油画这一审美形式,又符合上古时代人们劳动时的情景。画中人物体格健壮、魁梧结实,人物形象高大威猛、顶天立地,具有一种阳刚之美。在绘画笔法和色彩方面,这幅画充分体现了作者在中国传统技法和西方传统技法方面所具有的深厚功底。中国传统绘画中的白描勾勒手法被运用于人物外形轮廓、衣纹处理和树草等植物的表现上,而西方传统绘画强调的透视关系、解剖比例、明暗关系等,在构图、人物动态、肌肉表现方面发挥得淋漓尽致,在人物造型方面,作者借用了不少印度男模特形象,并直接用全裸体人物进行中国画创作,这是徐悲鸿的首创,也是这幅作品另一颇为独特之处。可以说,徐悲鸿在这幅作品中将中西两大传统技法有机地融会贯通成一体,独创了自己"中西合璧"的写实艺术风格。

身处异国他乡,突逢战乱,《愚公移山》第一稿油画背后鲜为人知的故事

1940年11月,徐悲鸿告别泰戈尔,返回新加坡。筹备赴美举办画展事宜。12月8日,日军偷袭珍珠港,同日凌晨4时,新加坡遭日机空袭,15日,槟城陷落,日军兵临狮城。进退两难的徐悲鸿,据说将收藏的百余箱绘画创作及古代书画、近代名家书画、文玩、陶瓷、古籍缮本等,分藏于韩槐准的红毛丹园和黄曼士的百扇斋。1942年12月,为避日机轰炸,徐悲鸿迁至罗弄泉的崇文学校,情况危急。徐悲鸿无奈之下,与友人连夜将藏于百扇斋的绘画、书籍、碑帖、文玩、印章以及包括《愚公移山》在内的几十幅油画,运至罗弄泉,埋于一枯井之内。1942年1月,徐悲鸿携1000幅作品,登上沦陷前最后一班开往印度的轮船,离开新加坡。

徐悲鸿愚公移山作品影响(艺术大师徐悲鸿)(10)

国宝传奇:艺术大师徐悲鸿,和他的巅峰巨作《愚公移山》

后来徐悲鸿大师再没有回过新加坡,抗战结束后他多次打听这些画的下落,杳无音信。这一批画作,从此散佚,其行踪变得扑朔迷离。据徐悲鸿后人说,后来曾见过散佚画作里的一些作品,但其中另有隐情。其中遗失的那幅《愚公移山》第一稿油画又数次在拍卖市面上出现过。


徐悲鸿愚公移山作品影响(艺术大师徐悲鸿)(11)

作者丨尔东说话

品读经典,书写人生。做中国传统文化的传播者与践行者。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