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生必背古诗75首考试题目(小学生必背古诗75篇之第25篇绝句)

小学生必背古诗75首考试题目(小学生必背古诗75篇之第25篇绝句)(1)

(图片来源于部教版教材)

简析:杜甫(712-770),字子美,自号少陵野老。他经历了唐朝由盛转衰的过程,一心想进入仕途建功立业,可终不得志,后半生居无定所,生活窘困。但他仍心系苍生,胸怀国事,写下了许多反应社会现实、忧国忧民的诗篇,是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他的诗被称为“诗史”。

小学生必背古诗75首考试题目(小学生必背古诗75篇之第25篇绝句)(2)

(图片来源于网络)

为了躲避“安史之乱”,杜甫携家人辗转到成都,暂居在老朋友严武等帮助搭建的位于城西浣花溪畔的草堂,世称“杜甫草堂”。“安史之乱”平定之后,当时任成都府尹的严武举荐他任检校工步员外郎一职。杜甫得知消息兴奋无比,望着窗外生机勃勃的初春景色,他难以抑制内心的激动,情不自禁地写下了一组即景小诗,共四首,没有各自拟题目,总题为《绝句》,本诗是其中的第三首。

小学生必背古诗75首考试题目(小学生必背古诗75篇之第25篇绝句)(3)

(图片源自网络)

“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一对黄鹂在碧玉妆成般的柳枝上舒展着歌喉,声音清脆而动听;一行白鹭排着整齐的队伍,在一碧如洗的晴空中自由飞翔,直插云霄。动情歌唱的黄鹂、碧玉般清新的翠柳、展翅高飞的白鹭、一碧千里的晴空构成了一幅绚丽而生机盎然的初春画卷。春天,一切都富有生机,一切都充满了希望。一切景语皆情语,这不正是那个历经磨难后对生活、对前途充满希望的杜甫的真实写照吗?一切都是那么美好!“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窗外,远处西岭上的积随着天气的转暖慢慢融化;门外静静地停泊着准备返航的来自遥远东吴(三国时期的吴国)的船只。安史之乱平定了,社会动荡结束了,百姓生活安稳了。诗人心怀的报国之志又重新点燃了,他希望这次能像来自东吴的船一样行得很远很远。杜甫一生心怀国家,心忧百姓,不愧“诗圣”这一美誉!

小学生必背古诗75首考试题目(小学生必背古诗75篇之第25篇绝句)(4)

你好,我是虫虫的粉笔春秋,在庄里从事小学语文教学近30年,喜欢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如果你也喜欢,请关注并转发。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