足球圈里的事(足球圈的撕逼文化)

足球圈里的事(足球圈的撕逼文化)(1)

“足球文化”这个词我听过,但我不理解。尤其是做了二十多年的中国足球记者以后,我更加觉得这两个词语组合在一起是错的,应该是足球笑话。

嗯,中国足球笑话,更加合理通顺一些。

世界足球有没有文化我不知道,但是中国足球肯定没有文化。跟中国足球一样没有文化的还有中国娱乐圈,所以比足球文化更罕见的词汇是娱乐文化。(娱乐圈比足球圈更没文化,我就这么说。不服打我。)

互联网兴起之前,不叫明星不叫艺人,叫文艺工作者的年代,还真的有一些老艺术家有文化;互联网传播泛滥的当下,想红,就不能有文化。有文化也得装没文化。

足球圈和娱乐圈,原本一个应该传递体育文明价值观,一个应该传递精神文明上进心的领域,统统变得泛娱乐化。也可以简称“饭桶化”。

我在这个圈子里生存了二十多年,可以说是一个资深的没文化的“老饭桶”。

更确切地说,是一个资深的,没文化的,不红的“老饭桶”。

因为这个圈子的价值观我越来越看不懂,后来我发现,这根本就不是足球圈单独的问题,只不过足球太火爆,将问题突出化了。

现在什么人都能有话语权了,什么人都能站在制高点充当意见领袖了,大众传媒过度泛娱乐化。严肃认真值得深度思考的东西没人愿意看了,肤浅夸张低俗尤其是撕逼的内容瞬间燃爆。这个社会变得很分裂,家长一边努力让孩子好好学习内卷成为北大清华的精英,但在网络上又一边拼死嚎叫打压精英阶级的声音。

好好说话认真讲道理没人听,不是说你装逼就是把你无视。带不来流量,哪怕你是诺贝尔奖文学获得者又能怎样?

不一定有网红受欢迎。谁要是在如今的足球圈扮演个文化人好好说话,存在感比空气好一点但是有限。

足球圈没有任何共同的价值观,没有任何共同信守的道德,也不知道是这些年的国家队成绩,还是别的原因,导致了以下三个事实:一是“受众的文化品位明显降低”;二是“受众的羞耻感与责任感几乎可以忽略不计”;三是“媒介忽略本身承载的社会职责”。

娱乐圈和足球圈的受众长时间陷入刺激、猎奇之中而不能自拔,基本上减弱了人们对社会的关心和热情,早就丧失了‘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

当责任都变成了一种娱乐,当宣扬正能量和价值观变成可笑的事情,当一个圈子的意见领袖变得谁都能当时,那么这个圈子,基本上就已经没有未来了。

香港“古惑仔”电影的盛行,使得人们对黑社会违反律法、戕害社会的威胁视而不见,反而去推崇“江湖义气”、利用暴力解决问题的价值观。其对受众本身的价值观的影响极为消极。古惑仔毒害了一代年轻人。而我也知道古惑仔里面所有的行为都是违法的,不对的,可年少时的我也喜欢看,因为郑伊健长发飘飘真的很帅,山鸡真的很有义气。幸好我是女孩我没有去模仿那些,但很多电影前的男孩子以为那才是人生的正确打开方式,拿起刀去砍人横死街头后,才知道原来流行的未必都是正确的。

有人说香港黑帮电影的没落是电影业没落的重要原因之一,但我更想说其实这才是正确社会价值观的打开方式。

有人问我中国足球什么时候能好起来,我想说,当我们打开网络,不再是满眼的撕逼大战,有话语权者知道何为廉耻与底线,知道这个时代赋予我们的话语权并不是因为我们比别人多优秀,比谁都更接近真理,而仅仅是因为,我们起步早了一些,运气好了一些的时候,或许,这个圈子还有希望。

当足球真的成了文化,当足球不再是笑话的那一天,中国足球可能就真的强大了。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