左侧卵巢包块一般是什么(女性应该了解的不同年龄段的卵巢附件包块)

胎儿期时偶可见受母体激素刺激而产生的卵巢囊肿,这种囊肿多为初始卵泡并在出生后的3~6 个月时消失,无须处理。月经来潮前出现的妇科肿瘤少见,此阶段相对常见的腹部肿瘤是肾母细胞瘤及神经母细胞瘤,卵巢肿瘤几乎均为生殖细胞肿瘤,其中畸胎瘤及无性细胞瘤占21%~35%,也有部分为幼年型颗粒细胞瘤,多以性早熟就诊而发现。

青春期更易出现的是功能性卵巢囊肿,通常在3~6cm。生殖细胞瘤是最常见的附件包块,囊性畸胎瘤占多数。其他不常见的附件包块还有中肾管残留囊肿,因月经来潮,一些由于生殖道发育异常引起的包块也被发现,如处女膜闭锁导致的盆腔积血或粘连性包块。

育龄期妇女的盆腔包块以良性多见,可来源于妇科及邻近妇科的任何组织器官。与妊娠相关的盆腔包块包括异位妊娠、黄体及黄素囊肿甚至黄体瘤,可通过HCG 检测予以鉴别,此外还要想到妊娠滋养细胞肿瘤的可能。绝经前期的妇女患恶性盆腔包块的概率为6%~11%,在此年龄段最常见的卵巢包块为功能性囊肿,如滤泡囊肿、黄体囊肿,此外还有子宫内膜囊肿及多发性滤泡囊肿,炎性包块也可见。囊肿中主要为浆液性、黏液性囊腺瘤及囊性畸胎瘤。实性肿瘤中以良性的Brenner 瘤、纤维瘤及恶性肿瘤为多见。

围绝经期及绝经后期的妇女出现盆腔包块时尽管多为良性,肿瘤类型以上皮性瘤如浆液性、黏液性囊腺瘤为主,也可见到生殖细胞肿瘤及间质肿瘤,但仍有29%~35%的恶性可能。年龄偏大伴有腹水、双附件包块时,其患恶性肿瘤的风险更大,包块的大小在此年龄段也与恶性肿瘤的风险呈正相关,统计显示,在超过10cm 的卵巢包块中,约2/3 为恶性肿瘤。

卵巢转移癌也不容忽视,其原发癌多起源于乳腺、结直肠、胃、胰腺,有统计显示,50%~90%的卵巢转移癌来源于乳腺及胃肠肿瘤,在没有妇科肿瘤病史而出现附件包块的妇女中,约1/5 为恶性,其中的60%为转移癌。

流行病学研究显示,妇女一生患卵巢癌的风险约为1.4%;若有1 个一级亲属(母女、姐妹)患卵巢癌,其终身患病风险增加到5%;若有≥2 个一级亲属患病,风险上升至7%;如果是BRCA1/2相关的遗传性卵巢癌家族,其风险增加到40%左右;有遗传性非息肉性结直肠癌综合征(HNPCC)家族史者,其卵巢癌的发病率也会增加,约为12%。在接受手术的附件包块患者中,13%~21%最终确诊为卵巢癌。由于卵巢癌深居盆腔,缺乏早期症状及有效的筛查手段,被确诊时多数已达晚期,故总的5 年生存率只有45%。

左侧卵巢包块一般是什么(女性应该了解的不同年龄段的卵巢附件包块)(1)

本文摘编自《妇科肿瘤诊疗新进展》(刘琦主编.3 版. 北京:科学出版社,2018.8)一书“第4 章 卵巢恶性肿瘤”,有删减。

左侧卵巢包块一般是什么(女性应该了解的不同年龄段的卵巢附件包块)(2)

左侧卵巢包块一般是什么(女性应该了解的不同年龄段的卵巢附件包块)(3)

ISBN 978-7-03-057833-4

结合国内外妇科肿瘤的最新资料与多年的临床实践,系统阐述了外阴与阴道肿瘤、子宫颈癌及癌前病变、子宫体肿瘤、卵巢恶性肿瘤、妊娠滋养细胞疾病等常见妇科恶性肿瘤的诊断、鉴别诊断、临床分期、病理分类及治疗领域的最新进展,并对与妇科肿瘤密切相关的病理学、影像学、放射治疗学、姑息医学、靶向治疗及细胞免疫治疗等均有专章予以探讨。本版较第2 版增加了卵巢癌、子宫肉瘤等新的NCCN 指南精神;各个国际会议妇科肿瘤诊治的最新进展;基因、靶向、免疫治疗妇科肿瘤的最新内容及当前最新的分子病理学检测等内容,并对子宫颈微偏腺癌、神经内分泌癌、阴道VAIN 等当今敏感问题进行了阐述。本书内容丰富,图片清晰,临床指导性强,适于各级妇产科医师、肿瘤科医师阅读参考。

科学出版社赛医学(sci_med)

科学出版社医药卫生分社订阅号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