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教师读书笔记大全20篇 中学教师公维芬

记者 巩悦悦 策划整理,接下来我们就来聊聊关于小学语文教师读书笔记大全20篇 中学教师公维芬?以下内容大家不妨参考一二希望能帮到您!

小学语文教师读书笔记大全20篇 中学教师公维芬

小学语文教师读书笔记大全20篇 中学教师公维芬

记者 巩悦悦 策划整理

编者按:雨果曾言:书籍是造就灵魂的工具。为鼓励教师多读书、读好书,即日起,齐鲁晚报·齐鲁壹点《青年说》栏目推出“我的读书笔记”新闻策划,记录下大中小学及幼儿园校长老师的读书感悟,让阅读成为一种追求、一种爱好、一种健康的生活方式。

以下是沂南县第三中学教师公维芬的读书笔记:

网课,又遇《背影》。掐指一算,与它相遇,已将近四十年。

初中时读它,是应老师的要求,熟读成诵,知道了那是分别时父亲给孩子买了一次橘子,表达了父子之爱。买了一次橘子而已嘛,哪个父亲不会做?仅此而已,那时候没有触动。

初为人师教它。挖家庭惨淡的背景,挖经典的细节:外貌描写、动作描写,朴素的语言浓浓的关爱……把自己的感情拉得满满的,企图感染孩子们。可每每,一张张稚气的脸正如当年的我:不就是买了一次橘子吗,至于那么感动?甚至于对着父亲“蹒跚的步履”“两脚往上缩”发出嗤嗤的笑声,还说:“老师,这违反规则,不是很危险的吗?”关注点全不再应该的点上。

当我慢慢地,慢慢地成为资深的老母亲,我再读它,我终于看到了在那看似平平静静的文字下,是汹涌的感情之潮;在那平平常常的送别中,是一个艰难时代里,一个走向了破落与困顿的家庭的悲凉;在浓浓的的父子之爱背后,还隔了一段长长的岁月,有冲突,有矛盾,有相互的不接纳……生活的真相永远比作品更曲折,更复杂,更丰富,更震撼……一个年少时外出谋事,干过很多大事的父亲;一个由南到北,饱读诗书,接受了新思潮新文化的儿子。一个执意纳妾让家庭鸡飞狗跳母死妻伤自己失业的父亲;一个已长大想独立,不愿被安排被掌控的儿子……如此父子,没有冲突没有矛盾,那是不可能。

开篇一句“我和他不相见已二年余了”,那是1922年1923年两次回家被父亲拒之门外而一气之下离开呀,这轻松的背后能没有深深的伤痛吗。何止这两年呢,由买橘子到写文章,整整过了八年了。1917年到1925年。买橘子的当时,朱20岁,正目睹父亲一手导致家庭败落,所以当时的儿子虽有感动与离别之泪,但内心应还有化不开的坚冰的。其后,他努力读书,努力找工作,可父亲拿走他的工资,掌控他的生活。一个接受了五四新文化的青年,他决计不再“愚孝”到底,他领着妻子生母离原生家庭而去。彼时,他应该走得决绝。原来,写文章之前,父子二人之间有厚厚的壁,高高的山啊。

可是,父亲来信了。“大约大去之期不远矣……”就这一句话,他就击中了朱自清的软肋,击碎了包裹自己的厚厚外壳,击垮了他强装的高傲。此时,朱28岁,五个孩子的父亲,他不再年少。他被五个娃折磨得鸡飞狗跳,不能静心读书,不能安心写作,时常暴躁发怒,也蛮横地对自己的孩子。他会猛然惊醒,他潜意识里父亲的很多东西早就化在了他的血液里,他成了父亲类的人!不!他不如父亲!养儿才知父母恩啊。于是他想到了父亲对他的种种的好,一路成长的点点滴滴,最后凝聚在一个“蹒跚”的背影上!于是他拿起了笔,落笔成经典。

其实,本文写作是1925年,父亲走时是1945年,父亲“将去”的哀叹是想念儿子,要和解,来示弱,是我爱你的含蓄表达。儿子收到了。儿子的文章是告诉父亲,您是个慈爱的伟大的父亲,我放下过往,我满怀歉意与敬意。这是在父亲爱的召唤下爱的回馈。1928年,父亲泪光中读《背影》,至此,父子情感回归。

没有什么坚冰是爱的温暖不能融化的。

没有什么障碍是爱的力量不能摧毁的。

生命来来往往,来日并不方长。有些等待一蹉跎就是一生。正如现在的我,已没有父亲,写到此,泪如雨下。想起最后的几年里,因为怕他骑车的危险,对他吼,有次对他歇斯底里,想管住他的冒险念头。终于,那次他说了那句特别特别难听的话。我一下震惊了,完全被击中。娘也震惊了,在旁边流着泪笑。我的父亲,说完后完全像个犯了错的小孩,也呆在那里。我知道,那时的父亲其实有些痴呆了。那次回来路上,哭了一路,很受伤。我是他最疼爱的小女,他怎么能说那样的话。此后,他在我面前总有些小心翼翼。

我很庆幸自己,快速放下了。因为我已是过了不惑之年的我。还因为那些包裹在皮袄里的温暖,那些飘荡在田间地头的故事,那些小推车上爽朗的笑声,那些暮色中赶着耕牛回家的一路欢歌……我不敢说“原谅”“宽宥”之类的话,那是站在道德至高点上的居高临下,只能说,我完全地“接纳”,那是我最亲的人,这是“救赎”,也是“疗愈”。

为什么你能穿过生活的艰难,度过漫漫的长夜,享受孤独的时光而不觉荒凉与寂寞?因为你的成长里,父母之爱汇成江河,他们给你的滋养就是面对一切的勇气。感谢这世界,我们来过,爱过……

生命是一条奔腾不息的大河,我们渺小如浪花一朵。每个人生命的尽头都是死亡,都是告别,惟其如此,我们更要好好珍惜这个过程,珍惜眼前人,过好每一天。正如花的生命,无论开在山谷,还是开在花园,她们都要努力地绽放,因为她们是花呀,不会因为欣赏的目光没有抵达就辜负自己的美丽。

于是,学《背影》给学生提了三层次的阅读要求:

见作品之美,见情感之美,见成长之美。这成长,有作者的,也有读者的。

只是孩子们,你们能感悟到多少呢?仍然交给岁月吧。

经典,就是这样常读常新啊……

新闻线索报料通道:应用市场下载“齐鲁壹点”APP,或搜索微信小程序“齐鲁壹点”,全省600位记者在线等你来报料!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