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图书馆信息化建设现状调研(浅析高校异地校区图书馆)

徐大军 福建农林大学图书馆图书馆特色馆藏是一种专项的类别馆藏,是根据高校在异地校区所设的学科、专业和校区发展方 向所建立的特色馆藏,可以有针对性地为异地校区的师生读者学习研究提供服务,更好地为异地校区 的学科建设提供文献信息资源支撑文章以福建农林大学安溪校区图书馆为例,分析了高校异地校区 图书馆特色馆藏建设的意义和作用,阐述了建设的方向和创新思路,更好地为高校异地校区发展作出 贡献,接下来我们就来聊聊关于高校图书馆信息化建设现状调研?以下内容大家不妨参考一二希望能帮到您!

高校图书馆信息化建设现状调研(浅析高校异地校区图书馆)

高校图书馆信息化建设现状调研

徐大军 福建农林大学图书馆

图书馆特色馆藏是一种专项的类别馆藏,是根据高校在异地校区所设的学科、专业和校区发展方 向所建立的特色馆藏,可以有针对性地为异地校区的师生读者学习研究提供服务,更好地为异地校区 的学科建设提供文献信息资源支撑。文章以福建农林大学安溪校区图书馆为例,分析了高校异地校区 图书馆特色馆藏建设的意义和作用,阐述了建设的方向和创新思路,更好地为高校异地校区发展作出 贡献。

高校图书馆的特色馆藏建设是校图书馆的重要工 作内容,而高校在异地校区图书馆的特色馆藏 是根据高校在异地校区所设的学科、专业和校区发展方向 而单独建立的馆藏资源,可以较为有针对性地为异地校区 师生读者的学习、研究和校区的学科发展提供信息帮助。 新时期,高校异地校区图书馆特色馆藏建设可以包括纸质 文献、电子网络资源和实物展示等多方面的内容,让特色 馆藏做到既精、专、深的要求,又能够得到多方面的呈现 效果以及获取途径,进一步体现馆藏资源的特殊性和丰富 性,从而有效提升图书馆的服务水平和质量。

高校图书馆特色馆藏建设概述

图书馆在建设社会主义文化事业中承担重要使命,而 在高校图书馆是一所学校的知识库和文献中心,也有些 人把它比喻为学校的心脏。藏书、书库又是图书馆传播先 进文化和开展高校教育的基础馆藏,也是高校图书馆的核 心部分,对图书馆的功能具有决定性作用,馆藏越丰富则 提供给读者的服务越强、越完善。目前在许多高校图书馆 中,馆藏主要包括纸质图书文献馆藏和电子资源中心数据 库,而建设专项的类别特色馆藏是高校图书馆工作的主要 内容,也是图书馆为高校重要学科或者特色学科建设的重 要支撑部分,它体现的是高校图书馆特有的文献资源, 能够体现高校的办学特色、方向和专业优势等。当前,我 国对高校图书馆特色馆藏资源建设应当结合不断变化的信 息技术以及不同高校的实际需求着手开展,以满足读者的 个性化需求,建设中要全面整合、收集、保存特色文献资 源,建立以纸质为主的文献库,并通过网络信息技术、电 子储存、终端展示等手段建立信息化资源数据库,不断丰 富馆藏资源。此外为了更加形象具体地体现学科特色、表 达主题内容,可以探讨通过增加实物模型展示的方式来丰 富馆藏的内容,让读者更加形象、具体地学习和研究,从 而进一步提升服务的质量和水平。

福建农林大学安溪校区图书馆特色馆藏建设意义和作用

2013年9月份,福建农林大学和茶乡泉州市安溪县共同 建设、协同办学的福建农林大学安溪校区(安溪茶学院) 在安溪县投入使用,安溪校区含有安溪茶学院以及其所设 的茶学茶类主要学科。由于在异地办学,作为基础的配套 职能部门校图书馆也相应在安溪校区建立分馆,也在同年 建成并投入使用。目前安溪校区图书馆除了设置读者接待室、流通服务台、书库、电子阅览室以及自习室等基本服 务功能区外,还设置了考研教室、茶学实习和创造设计室 以及茶文化研讨交流室,多年来为安溪校区的师生读者提 供基础的服务。而随着办学的深入,安溪茶学院的学科建 设更加完善,茶学专业师生读者对茶类书籍文献、信息资 源的需求逐渐提高,校区图书馆的服务水平和文献资源支 撑能力也要得到相应的提升,此时建设突出特色、体现专 业的茶类特色馆藏成为安溪校区和图书馆所要考虑的重点 工作内容,具有重要的意义和作用,主要如下:

更好地为学科建设、学生学研提供服务

“读者第一,服务至上”是图书馆的服务宗旨,读者 的需要就是图书馆管理和建设努力的方向。图书馆馆藏建 设要和高校学科建设、读者需求匹配,为学科建设、读者 的学习提供完备的文献支撑。目前,很大部分高校的图书 馆馆藏都是大而全的理念,没有专项的特色馆藏资源,不 能够为某个学科建设和发展提供一对一的专业服务,这一 点在分校区尤为明显。福建农林大学安溪校区在远离福州 的安溪县,主要以茶学、茶类专业为主,安溪校区图书馆 茶类书籍目前都是融入到大书库中,读者不能便捷地从中 获取需要的文献书籍,不利于学科的建设和读者的学习研 究。所以,建设专门的茶类馆藏显得尤为重要。

能够整合资源,提高利用率和多渠道服务体验

安溪校区图书馆目前藏书都是按照大的书籍类别统一 存放,主要分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类书库,相对于安溪校 区的茶学、茶类专业建设,藏书显得比较无序、不系统, 藏书中茶主题内容相对较少、数量不够,读者查找茶类书 籍要从大类中找,不能直观具体地知道想要借阅的茶类书 籍的存放位置,这非常不便捷并且没有针对性,这就会造 成读者找不到书或者有些书籍处于闲散存放状态。为了更 有针对性和更加便捷地为读者提供服务,图书馆通过整合 书籍文献资源,包括整合纸质文献、实物模型、网络音像 等方式来建立茶类特色馆藏是很有必要的,茶特色馆藏能 够有效提高茶类书籍利用率,让读者更加便捷地多渠道获 取文献资源。

体现特色,进一步服务校区建设和带动区域产业发展

安溪是中国茶都、著名的茶乡,茶产业是安溪县的传 统优势产业,也是安溪县重要的民生产业。安溪铁观音 是中国十大名茶之一,也是乌龙茶类的代表。作为著名的 茶叶之乡,安溪本地乌龙茶种植、生产以及销售交易量巨 大,很大程度带动了当地的经济发展。安溪茶学院的建设 和运行进一步提升了校地合作的内涵,即:一是提供对茶 叶生产种植加工技术,保障茶叶的生产质量和数量稳步增 长;二是培养从事茶叶行业的高层次新型科技人才,带动 茶学的学研;三是围绕行业、产业发展的核心问题,推动 相关成果转化,促进当地经济发展;四是通过建驻高校, 提升安溪当地的知名度,从而带动其他行业发展。基于以 上几点,作为高校智慧库的图书馆,结合当地以及校区专 业实际,建设特色馆藏资源可以为校区建设和区域产业发 展提供文献、知识等方面的支撑和服务。

丰富图书馆的服务内涵,提升图书馆服务质量

很多高校在异地、校地合作办学,所设专业一般以体 现所在地主要产业或文化的特色专业为主,校区的图书馆 也必须区别于总校区或者其他校区,在馆藏建设、文化氛 围布置、服务内容等方面就要结合实际展开。福建农林大 学安溪校区离福州校区比较远,读者不可能亲自到福州校 区图书馆借阅文献书籍,同时安溪校区图书馆的茶类书籍 数量又比较有限,不能够完全满足读者需求。建设特色馆 藏,特别是集文献、网路信息资源、远程共享和可异地委 托借还的特色馆藏能够很好地解决所面临的问题,此外在 建设的过程中增加网络、数字终端等平台,又可以加大特 色馆藏的服务能力和范围,进一步丰富异地校区读者的阅 读资源,也更能够体现数字和智慧图书馆的建设理念。

总之,安溪校区图书馆茶类特色馆藏的建设,特别是 需要多渠道、多方面考虑的创新建设内容,将更加注重校 图书馆的服务功能和水平,进一步延伸图书馆服务范围, 将体现特色、突出主题,服务专业、服务读者,对高校多 校区办学特别是在异地校区的发展起到很大作用,为高校 特色馆藏建设中融入数字和智慧图书馆的理念提供了探讨 方向。

福建农林大学安溪校区图书馆茶特色馆藏建设新思路

整合茶类文献资源,设置专门阅览区

目前福建农林大学安溪校区有茶类相关书籍约5000 册,主要是茶艺与茶文化 TS971、茶加工TS272、茶耕作 S571.1、茶保健 R247.1这几种,占到茶叶图书总量的 85.69%,其余的就是茶叶经济、销售以及其他的茶类相关 书籍,这些茶叶书籍中涉及农业、工业、生态、商贸、保 健等行业,分别存放到二、三层不同类别的书架中,由于 涉及行业较广,按照汇文系统的默认分类法上架显得凌乱 无序,不方便读者查找和使用。所以建立专门的茶特色馆 藏资源库可以把所有的茶类纸质文献整合在一起,同时设 立专门的阅览区域,将更加便于读者的阅读和使用。除了 目前书库的纸质书籍整合,统一存放,还可以依托福建农 林大学传统老牌的茶学专业,收集学校所有茶学专家、教 授和老师编著的书籍刊物以及茶学硕博士中质量比较高的毕业论文,整合充实到特色馆藏中;甚至可以与安溪县地 方图书馆、文化旅游和农业局等部门协同共建,主要征集 安溪铁观音茶种植、加工、年鉴、发展历史等方面的藏 书和古籍,进一步丰富茶类文献的资源和馆藏,拓宽服 务内容。

融入数字和智慧图书馆理念,建立电子文献资源以及 云阅读空间

数字和智慧图书馆是一个不受空间限制的、但同时能 够被切实感知的一种概念,依托包括云计算、智慧化的一 些设备,智慧图书馆将通过物联网实现智慧化的服务和管 理平台。随着数字、智慧图书馆理念的逐步流行,很多高 校已经建立了信息化图书馆管理系统,学生可以利用信息 化平台、云空间来查阅书籍借阅信息等情况。因此,建设 茶特色馆藏就要加大在电子信息终端、计算机、网络设备 等方面的投入,为工作人员提供相关的培训,为读者提供 专业的指导,同时加大宣传,让广大师生意识到特色馆藏 资源的重要性,突破把特色文献当做普通书籍阅读的局限 性,进一步介绍特色馆藏、特色服务、专业的内容,让更 多读者不但可以线下借阅,也可以通过电子资源、网络信 息云服务平台获取到所要的内容,从而延伸阅读空间,提 高特色馆藏资源的利用率。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