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脑开颅手术的全过程(开颅手术三忌占两条)

四川绵阳一名56岁的患者,在绵阳富临医院被诊断为“前交通动脉瘤”破裂出血,急需进行手术,然而,患者的“前交通动脉瘤”随时可能再次破裂,且患者肝脏功能不好,凝血功能差,开颅手术的“三忌”就占了两条。29日,红星新闻记者获悉,医院为了保证手术安全,采用多学科综合治疗(MDT)模式,经过3.5小时手术,成功为患者拆除了颅内“炸弹”。

前段时间,56岁的黄某某突然出现头痛恶心呕吐,随后出现了神志昏迷,家属将她紧急送往绵阳富临医院就诊。入院之后,急诊医护人员对其进行头部检查,确定为“自发性蛛网膜下腔出血”。随后,医院神经外科医生为其详细检查,确定为“前交通动脉瘤”破裂出血。

后脑开颅手术的全过程(开颅手术三忌占两条)(1)

医生手术中

富临医院神经外科主任夏永利介绍,他们仔细研究了患者的CTA(CT血管造影)检查结果,发现患者的“前交通动脉瘤”情况非常复杂,随时都可能再次破裂而导致病情进一步恶化甚至死亡。医院经过多方权衡,拿出手术方案,建议对黄某某采取开颅显微镜下夹闭动脉瘤手术。

“但是,在术前检查时,发现患者多年患有‘乙肝’,且存在严重的病毒性肝硬化、肝萎缩、肝功能异常、脾脏肿大脾功能亢进、凝血功能障碍,而且起主要凝血功能作用的血小板远远低于正常水平。”夏永利介绍,开颅手术需要采用全麻,麻醉药物要求患者肝脏功能良好;开颅时不可避免要出血,这要求患者血小板和凝血功能良好,才能很好地止血,“开颅手术的‘三忌’,黄某某就占了两条,手术失败风险很高。”

医院经过反复和家属沟通,家属选择了做手术。为了保证手术的安全,医院决定采用多学科综合治疗(MDT)模式,联合肝胆外科、放射科、麻醉科、输血科,经过多次讨论,做好充分的术前准备及预案。

手术前,医生一方面控制患者的血压、提升血小板,改善凝血功能,另一方面通过多种途径使患者的凝血功能和血小板达到急诊手术的基本要求。手术中,在脑外科主任医师、医院副院长谭学书与夏永利等医生密切配合下,经过数小时的精心手术,黄某某的动脉瘤成功夹闭。

术后,黄某某各项机能一切正常,医生也在时刻关注着她的各项指标。几天后,黄某某体内蛋白、血小板指标降了下来,胸腔腹腔出现积水,患者机体状态急转直下。医护人员在为其紧急补充蛋白,输入血小板,适当抽吸胸腹腔的积水后,再次多科室会诊,又进行了手术,从根本上解决血小板减少的问题,以及预防静脉曲张破裂引发出血。

两场手术,不仅解决了患者头部的问题,也解决了脾脏增大带来的血液系统的问题。目前,黄某某已行动自如。

夏永利 肖芳 红星新闻记者 汤小均

编辑 万维纲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