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浩然远望洞庭湖(孟浩然岁暮归南山)
北阙休上书,南山归敝庐。不才明主弃,多病故人疏。
白发催年老,青阳逼岁除。永怀愁不寐,松月夜窗虚。
孟浩然是唐代著名诗人,喜欢写山水田园诗。一般来讲,诗人的创作主题和生活经历有关。孟浩然一生中大部分时间都在隐居,他真的愿意隐居吗?恐怕不愿意,他写过一首《岁暮归南山》。在这首诗中,他发出牢骚,慨叹虚度年华,壮志难酬。
关于这首诗的创作背景,有一个传说。孟浩然和王维是好朋友,有一次他找王维谈古论今,恰巧唐玄宗也找王维。王维趁机把孟浩然推荐给皇帝,皇帝让孟浩然献诗一首。孟浩然创作了这首《岁暮归南山》,唐玄宗一听就不高兴了。打算重返山林隐居是吧,那就不要当官了。皇帝的一句话,断送了孟浩然的仕途之路。
当然了传说毕竟是传说,孟浩然知道自己性格直率,无法适应波云诡谲的官场生活。哪怕不喜欢、不愿意,依然选择当一名隐士。北阙是朝廷的意思,孟浩然一介书生,没有资格在朝堂上陈述政见。于是他返回终南山上的茅草房。没有明君圣主赏识他的才华,又因为身体不好,朋友与他渐渐疏远。
通过这几句诗,勾画出孟浩然的落魄形象。他说,“不才明主弃。”一看就是反话,孟浩然如果不成材,如何写出脍炙人口的诗篇。孟浩然这么写,不是觉得自己不好,而是有满腹牢骚,无法宣泄。受不得委屈的性格,真的不适合当官啊。
白发催人老,又赶上年终岁末、新旧交替的时候,孟浩然心中惆怅无法入眠。他抬头张望,月光下的松树影子映在窗前,他觉得空虚寂寞。从诗中可以看出来,孟浩然是个矛盾的人。他想入世,他也知道自己的性格不适合入世。他选择了出世的生活方式,却感到后悔。这就是真实的孟浩然,他把自己的遭遇写下来,是非对错任人评说。
从诗中可以看出孟浩然有自怨自艾的倾向,也有怨天尤人的意思。倘若他真的心如止水,不会有这些消极情绪。在创作上,他是大诗人;在生活上,他是普通人。他的烦恼,是很多读书人的烦恼。孟浩然敢于剖析自己的精神,让人佩服。
当大家看到这样纠结失落的孟浩然时,丝毫不会瞧不起他,而是觉得他真实可敬。此时,再读一遍《岁暮归南山》,就会理解他的委屈无奈。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