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平浪静宋浩为什么发疯(被毁掉的宋浩的一生)

风平浪静宋浩为什么发疯(被毁掉的宋浩的一生)(1)

《风平浪静》的结尾。

身穿白衣制服的宋浩,在渔船船头,回头望向那个毁了他一生的父亲。

眼睛里满是绝望、愤怒,以及冷静。

轻声说道:“我撑不住了”。

他捡起刀,刺向自己的腹部,然后刺死了父亲。

中国人传统中的禁忌——“弑父”,在电影中成为了被篡改的宋浩的一生最后,那一记暴烈的反击。

俄狄浦斯王。

哪吒闹海。

对父权反抗的文学作品或是神话典故。

此刻与被毁掉人生的宋浩高度重合。

尤其是哪吒闹海。闯祸后的哪吒不愿牵连父母,于是自己剖腹、剜肠、剔骨,还筋肉于双亲。

宋浩插在自己身上的那刀,一半是对自己所犯错误的救赎,另一半是对“身体发肤,受之父母”这等父权思想的反抗。

在还清罪孽、斩断亲情之后,宋浩再也不是那个唯唯诺诺的背锅侠,而是一个纯粹的复仇者。

对自己被毁掉的人生复仇,对间接或直接被自己害死的人的复仇。

对传统父权的最暴烈的反抗。

看到最后,小编才恍然大悟。

导演或许想在这两个小时时间的犯罪片中,隐晦地举起了国人心中禁忌“弑父”、“父权反抗”的旗帜。

说到底,这还是一部以父母教育失败为典型的“教育片”。

“被毁掉的宋浩的一生”

风平浪静宋浩为什么发疯(被毁掉的宋浩的一生)(2)

优等生宋浩,名校保送,天之骄子,前途光明。

可惜变故接踵而至。

保送名额被暗箱操作,到了好朋友李唐手上。

本想找李唐理论,却意外卷入一场杀人案中。

故事发生在1992年,法律思想并未普及。甚至某些地方,认为“杀人偿命”、“法不责众”。总之一句话,当时人均法律意识并不高,而且限于当时的刑侦手段,许多命案都没了下文。

为了逃脱罪责,宋浩开始了长达十五年的逃亡,到了粤省的某个石雕厂工作。

巨大的石块落下,扬起一阵烟灰,掩盖了关于优等生宋浩的一切。

从灰尘中走出的,则是躲避者宋浩。

这一切,他本可以选择。

他可以选择在保送名额被抢之后,采取正规途径维权,也可以凭自己努力自己考上名校。

他可以在捅伤万有良后选择报警,依照当时情况,或许会判一个过失伤人,但绝对比逃跑要好。

只可惜,他选了最坏的一条路。

在李唐撞死万小宁、父亲宋健飞一把火把留下证据的修车厂烧掉后,宋浩本可以有另一种选择。

即使希望很渺茫。

但不敢直面过去、又心系家庭的宋浩,再一次退缩,选择妥协。

直到李唐在收费站将“赃款”递给宋浩,让他强行站队的时候,心里还是一个烂好人的宋浩,终于觉得自己撑不住了。

他拿起埋葬万小宁的那把铲子,不顾一切地向李唐的车砸去。

一个老实人最后的反击。

剧情骤变,反转突然,正如宋浩心中的那根弦崩的让人猝不及防。

之后便是理性丧失的宋浩的一路奔逃。

或者说他根本不想逃,只是单纯地想去发泄而已。

用跑的,用摩托狂飙,撞翻鱼摊,满身污渍,最后坐在船头凝望……

这一刻,像极了《四百击》中逃跑的少年犯安东尼,以冷峻的长镜头拍摄了安东尼逐步跑向海边的样子。

不同的是,安东尼或许还有些迷茫。

而宋浩,则只是深深的绝望。

如果宋浩只是被动地做出选择,那么毁掉这一切的,是他的父亲宋健飞。

“影片中父权的代表宋健飞”

风平浪静宋浩为什么发疯(被毁掉的宋浩的一生)(3)

听到儿子保送名额被抢走的时候,宋健飞义愤填膺,嚷嚷着要找人说个明白。

然而在夺走儿子保送名额的李唐的庆祝宴会中,身为副市长、同时也是李唐父亲的李卫国给出了权力的诱惑时。

他毫不犹豫地把儿子给卖了。

在当时,宋浩就隐约感觉到了,在父亲的眼中,仕途远比正义、自己的未来要重要。

传统家庭中父亲的形象,在宋浩的眼中出现裂痕。

在儿子误以为自己杀人,即将展开逃亡时,真正的凶手宋健飞站在窗口看着,并未出声。

在他心里,早就有了决断。

若东窗事发,不仅自己建委职位保不住,更别说升迁。

对于一个中年的传统男人来说,亲情的牵绊早已退居二线,眼中只留有利益的权衡。

所以在十五年后,宋浩归来为死去的母亲吊唁的时候,看到了同父异母的弟弟,以及宋健飞的情妇——看起来比宋浩还小的江帆。

那时候,宋健飞可以毫不掩饰地说。

“你的人生已经废了,但宋家始终得有后”这样的话。

在后面还加了一句“你妈也同意了的”。

一切说的如此大义凛然,听着像是为了大局考虑。

但他自己比谁都清楚,哪有什么家族,哪有什么延续香火,不过是一己私欲罢了。

宋浩当然也能够听出宋健飞是什么意思。

但是十五年的逃避,宋浩早已坦然接受了自己失败的人生,面对宋健飞这样的说辞不可置否。

只不过作为观众的我们,却能感受到宋浩的无助、无奈。

他被亲生父亲当做失败品一样抛弃,还要强迫自己去接受这样的事实。

那一刻,早已摇摇欲坠的父亲形象,轰然倒塌。

但宋浩并未与父亲决裂,而是以一种极为敷衍冷淡的态度在进行着“人情世故”。

在潘晓霜怀孕时,宋健飞突然出现在老宅中,做了一桌好饭菜,以一个过来人的态度讲述着男人这一生应有的担当。

想必那一刻,宋浩心理是鄙夷的。

但限于传统的父权思想,宋浩并未发声反驳。

有人说宋健飞具有两面性,但从始至终,这个中年发福的男人的眼中,就只有利益。

为宋浩保送名额被顶替一事发生是利益驱使。

杀掉重伤的万有良也是。

对李唐父亲权力诱惑是。

对宋浩离家出走缄默不语也是。

这个传统又卑鄙的男人。

“一袭红衣的潘晓霜”

风平浪静宋浩为什么发疯(被毁掉的宋浩的一生)(4)

潘晓霜一共穿过两次那件红色的连衣裙。

第一次是和宋浩约会的时候。

红色代表热情,希望。

遇见十五年未见的白月光宋浩,潘晓霜枯燥的人生终于迎来了转机。

约会中闷葫芦宋浩拒绝的态度再明显不过,而潘晓霜丝毫不在意,努力又小心地搭着话,甚至借着酒劲,打断卖唱歌手唱着的《风平浪静》,来了一首情歌。

卑微又可爱。

后面更是主动送上门,几乎是投怀送抱般地“胁迫”宋浩妥协。

风平浪静宋浩为什么发疯(被毁掉的宋浩的一生)(5)

用自己的热烈,困住了漂泊的浪子宋浩。

第二次,是在宋浩死后,自己带着女儿,给身为警察的父亲送资料。

依旧是一袭红色长裙。

代表对生活的勇气,代表明亮,代表希望。

与《风平浪静》蓝灰色的基调形成了鲜明对比。

导演李霄峰对于颜色的应用十分巧妙。

潘晓霜的红色,宋浩的青、白、最后是灰、蓝,宋健飞的黑,李唐的紫都各自阐释了人物的性格及结局。

潘晓霜的确是《风平浪静》中唯一的亮色。

亮的不像是《风平浪静》中的人物。

她为宋浩灰暗的人生注入希望,也成为了宋浩生命中唯一的稻草。

如果没有潘晓霜,宋浩应该还是那个浑浑噩噩地过着被安排好的人生的可怜人。

正是潘晓霜为宋浩燃起了生活的希望,给了宋浩避风的港湾。

一直漂泊逃避的宋浩终于选择定居,然后直面过去,完成救赎。

影片中有一个很细节的点。

宋浩和潘晓霜一番云雨过后的第二天。

潘晓霜为宋浩做了早餐。

潘晓霜提醒宋浩烫,宋浩试了一口,果不其然被烫了一下。

然后大快朵颐。

这像极了多年没感受过炽热温度的人,被冲面而来的幸福感刺伤的样子。

让人欣慰,也让人心疼。

风平浪静宋浩为什么发疯(被毁掉的宋浩的一生)(6)

同时让人心疼的还有潘晓霜。

宋浩是境遇、结局让人心疼。

潘晓霜则是热烈、坚强的让人心疼。

即使丈夫身殒,她仍旧带着孩子如往常一样生活着。

你说她薄情寡义,那她如此主动地成为宋浩的女人又是为了什么?

一夜情嘛?明显不是。

最大的可能,就是将绝望埋在心底,用最鲜艳的颜色掩盖悲伤。

从头到尾,她都只是一个勇敢追求爱情的女性,即使电影没有给她的爱情一个好的结局。

“那个被泥土掩埋的万小宁”

风平浪静宋浩为什么发疯(被毁掉的宋浩的一生)(7)

相比起宋浩那急转直下的命运,万小宁更是一个彻头彻尾的悲剧。

甚至这个悲剧还被当做剧情推动的工具,死亡也被轻描淡写地略过。

如果说潘晓霜与这个世界格格不入,那么万小宁就是用十五岁身体抵抗这个恶意世界的孩子。

眼影,纹身,游戏厅,抽烟。

看起来这像是一个坏女孩。

不过这只是她的伪装罢了。

真正的万小宁,是一个内心极度缺乏爱,从而极度渴望被爱的小孩。

跟宋浩玩了半天,就急着亲上去,被拒绝后气急败坏地逃离。

风平浪静宋浩为什么发疯(被毁掉的宋浩的一生)(8)

这一幕并不让人觉得万小宁轻佻,又或者让观众以为万小宁爱上了宋浩。

她只是急着要去证明,对面的那个人是否关心自己。

后来李唐借宋浩手机约万小宁出来时,万小宁毫不犹豫出来了。

这也从侧面证明了她的孤独。

在她画地为牢的生活中,有一个人愿意接近她,即使目的不纯,她仍旧没去想这么多,只想享受片刻不那么孤独的时光。

一个让人心疼的女孩。

在李唐用宋浩的破车猛然加速,撞死万小宁,并让宋浩“收尾”后,宋浩终于绷不住了。

风平浪静一张宣传图,就是这一幕。

风平浪静宋浩为什么发疯(被毁掉的宋浩的一生)(9)

章宇站在万小宁的尸体前,时间似乎静止。

唯有车灯,与远处的施工灯闪烁着。

幽凉的夜幕,静默的场景。

树欲静而风不止,浪欲静而风不平。

在静止的此刻,宋浩的内心汹涌不息。

平静而美好的画面,因为一个人的死,变得无比绝望。

作为“间接”让万小宁失去家庭温暖的人,十五年后的宋浩仍旧心怀着一份愧疚。看到万小宁这样离经叛道的样子,想必宋浩的内心也是十分不忍的。

经过短暂的相处,他也知道,万小宁这孩子本性不坏,就是缺爱。只要慢慢引导,可能自己还有弥补的机会。

然而万小宁横尸在他面前,那股愧疚感持续发酵、成为了悲凉,以及反抗的力量。

“上位者李唐”

风平浪静宋浩为什么发疯(被毁掉的宋浩的一生)(10)

自称宋浩的好兄弟,替他出头。

但转眼就在自己的“好兄弟”面前开了个庆祝宴,庆祝自己“保送”。

李唐看似仗义,实则心狠手辣,为达目的不择手段。

这倒是十分符合上位者的人设。

虚伪,工于心计,玩弄人于鼓掌之中。

十五年前宋浩入室伤人的时候,李唐就在对面楼看着一切发生。他其实可以跟宋浩见面,阻止这一切发生,也可以事后报警。

但他选择了最狠的一个。

将宋浩父子杀人一事作为把柄。

什么样的人会死心塌地为你办事?

当然是有把柄在你手上的人。

攻心为上,这是上位者善用的手段。

在游艇的豪华party上,宋浩第一次尝到了“纸醉金迷”的味道,喝着洋酒,抽着烟,在这一堆扭动着腰身的红男绿女间,深情不自然的宋浩显得格格不入。

一首男高音版的《大海啊故乡》响起。

一片歌舞升平。

人群显出意味深长的笑容。

上位者、掠夺者的聚会。

在其间的“被掠夺者”宋浩,忙不迭地地跳水逃离。

游到岸上狂吐。

这也暗示着宋浩与李唐关系的转折。

李唐与宋浩称兄道弟,并把他带到这种场合,并不是在心底里认可了宋浩,更不是将宋浩当做属下。

更多的是一种上位者对于下位者的戏谑。

就像一个无聊的人,逗一只蚂蚁。

想看看蚂蚁窘态百出的样子。

同样,他也可以捏死那只蚂蚁。

这就是捕食者丑恶的嘴脸。

作为一个土生土长的海滨城市长大的人,章宇对于海有着很深的执念。

每一次章宇到海边,都带着愧疚。

十五岁时以为自己杀了人,脱了上衣面对海洋痛哭。

埋尸万小宁、被礼堂带上游艇后逃脱。面对海洋,一双眼睛深邃,绝望。

坐在船头,望向大海,轻声说道“我撑不住了”。

海,包容万物,也能包容宋浩的一切错误。

就像母亲一样。

电影在章宇演唱的闽南话版《风平浪静》中抵临尾声。

没有风浪。

因为风浪在宋浩心中翻涌不休。

看似平淡无比、甚至是有些潦草结局,凸显的其实是人物的内心戏。

正应了那句话。

浪欲静而风不止。

宋浩迎来最暴烈的结局,仅仅是一刀给自己,一刀给父亲。

后续“坏人”的结局,也只是以字幕的形式告知观众。

迎面而来的失落感,趁着章宇略为厚重的歌声,飘扬在这座海滨小城。

唉……

宋浩本可以拥有百分之百的完美人生。

就因为一步歧途,导致步步踏错,陷进了无法挣脱的漩涡,最终以最为汹涌的形式结束自己,结束了错误的一生。

看完电影,感触最深的不是宋浩被篡改、谋害的一生,而是一个好的父亲的榜样,对于孩子来说究竟有多么重要。

宋健飞无疑是一个不折不扣的人渣,一个不配当父亲的人。

李唐父亲李卫国,从他儿子嚣张跋扈,虚伪狠辣的行事风格来看,想必也是“有其父必有其子”。

而宋浩呢?

别忘了,他也是一个父亲。

在影片的最后,潘晓霜回忆起自己怀孕时,宋浩将头贴在她隆起的肚子上轻声细语。

潘晓霜问他,你说了什么?

宋浩回答。

“谢谢你”。

风平浪静宋浩为什么发疯(被毁掉的宋浩的一生)(11)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