姚鼐的散文和苏轼的散文哪个好(姚鼐登泰山记晶莹澄澈)

本文乃知道独家原创,未经允许请勿转载,图片来源于网络,如侵权请联系删除,谢谢!

此文题为《登泰山记》,一开始却没有急于写登山,而是从大处着墨,先对泰山地理位置和山川形胜作一番宏观介绍。作者由泰山南北济水和汶水的分流引出山谷,又从山谷引出古长城,最后把笔触落到距古长城南十五里的日观峰,点明它是游览的中心所在。

姚鼐的散文和苏轼的散文哪个好(姚鼐登泰山记晶莹澄澈)(1)

姚鼐

这种粗线勾勒、逐步收缩的写法,近似欧阳修《醉翁亭记》中“环滁皆山也”的开头,有助于把需要重笔描写的胜景突现出来,为下文写登临作好铺第二段写登山经过。作者依照时间先后和登临顺序,将它分为三个层次来叙写。一是写从京师到泰安的旅程。登山前的这段情况,文字简练,清楚地交代出到泰山的时令和经过,表达了急于登临的心情。二是写登山的路径。作者详细记述了道途的远近、山路的石级和经由的路线,其中插叙有关地理知识,显得顺理成章,不枝不蔓,不令人产生考据的繁冗之感。“道中迷雾冰滑,碰几不可登”一句,通过登山之艰难,传达出游兴之浓。三是写登上山巅后极目所见的景色。

姚鼐的散文和苏轼的散文哪个好(姚鼐登泰山记晶莹澄澈)(2)

姚鼐

作者登高鸟瞰,映入眼帘的景物气象万千:“苍山负雪,明烛天南。望晚日照城廓、汶水、祖如画,而半山居雾若带然。”苍山、素雪、蓝天、云雾、城廓、水流,组成了一幅爽心悦目的泰山夕照图。

日观峰是此次游览的主要内客,因此第三段也是全文的中心,作者形象逼真地描绘出泰山日出前后的奇景。文章先用大风和云梅造成日出前的声势;次以天边云先呈一线异色,渐变为五彩,来衬托初升的旭日;末以东海红光荡漾,群峰绛皓驳色,来渲染日出后绚丽动人的景象,作者笔下的日出图壮观无比。

姚鼐的散文和苏轼的散文哪个好(姚鼐登泰山记晶莹澄澈)(3)

泰山日出

第四段叙述座落在日观亭附近的祠宇,以及下山道上所见古迹。文章记述名胜古迹,既避免了下山过程的赞述,又暗示出山的古老和古人的游踪。

最后一段,作者用泰山自然景物中的三多、三少、三无,来归纳泰山的特点,并以“至日观数里内无树,而雪与人膝齐”一句,与前文相呼应,收束全篇。

《登泰山证》在写作上有以下几个特点:

姚鼐的散文和苏轼的散文哪个好(姚鼐登泰山记晶莹澄澈)(4)

泰山日出

中心突出,繁简得当。山水游记写景、状物都有明确的中心。此文的中心是登泰山观日出,作者便以此为主线贯穿全文,使所有描写都不至于散漫无归,因而组织结构主次分明,繁简适当。此文第二段开头写登山前的情况,因与登山观日关系不大,笔墨就非常简省。虽然京师至泰安路途迢迢,行程非止一日,作者仅用了二十来字交代,而把登山的经过和观日的情景写得很详细。至于如何下山则不加详述,只略提道中所见的名胜古迹。桐城派散文崇尚“雅洁”,反对“芜杂”,尤其是姚鼐的此类游记,晶莹澄澈,明润无疵。这种特色,于此可见一斑。

姚鼐的散文和苏轼的散文哪个好(姚鼐登泰山记晶莹澄澈)(5)

泰山日出

扣住时令,景物鲜明。作者是在深冬岁暮乘风雪游览泰山的,因此通篇描写都紧扣住景物的时令特征。如写登山则“道中迷雾冰滑,碰几不可登”;山顶所见之晚景则“苍山负雪,明烛天南”;在日观亭坐待日出,又感到“大风扬积雪击面”;日出前后的山巅、群峰等等,无不扣住作为时令特征的白雪。作者采用这种写法,寥寥几笔就使鲜明、壮美的泰山冬季景物跃然纸上。

语言优典,和谐流畅。《登泰山记》文章短小,文字精炼。如叙述自京师至泰安的行程,连用“乘”、“历”、“穿”、“越”四个动词,自然贴切而不雷同。

姚鼐的散文和苏轼的散文哪个好(姚鼐登泰山记晶莹澄澈)(6)

泰山日出

作者还能细密、深刻地观察景物,择用最富表现力的词语,如“苍山负雪,明烛天南”,句中的一个“负”字,就准确地反映出白雪覆盖泰山的景象;一个“烛”字,又表现出雪光与日光争相辉映的奇景,语言精妙之至。在句法上,此文以单句为主,又杂以对句;多短句,也适当运用一些长句;因此读起来抑扬起伏,和谐流畅,犹如优美的散文诗。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