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冰电视剧推荐2022(何冰最34)

何冰电视剧推荐2022(何冰最34)(1)

《传奇大掌柜》主创合影

人民网北京3月28日电 由唐大年执导,张旸编剧、谷智鑫、何冰、杨立新、梁冠华、原雨等领衔主演的电视剧《传奇大掌柜》日前正在央视一套热播。电视剧《传奇大掌柜》讲述了民国时期从山东流落到北京的小乞丐栾学堂在北京历尽坎坷,最终创建百年老字号丰泽园的故事。近日,该剧导演唐大年、编剧张旸,以及主演何冰、梁冠华四位主创作客人民网,与网友们分享该剧拍摄时发生的趣事。

以下是访谈实录:

话剧大腕儿汇聚荧屏 超豪华阵容再现“舌尖上的北平”

主持人:四位老师将与我们一同来探讨这部舌尖上的北平,首先问一下张旸老师,当时是一个什么样的契机想起来创作这样一部电视剧呢?

张旸:首先我跟何冰老师一块儿拍摄电影《第一书记》的时候就和杨立新老师很熟,在此之后人艺的话剧我经常去看,特别喜欢,感觉特别鲜活。从电视剧,我一直也是做民国电视剧,再后来就跟杨立新老师探讨,怎样做一部能把人艺全体演员请到荧屏的一个项目,就想再做一个民国的电视剧。后来又和全聚德的几位老总在一块聊天的时候说我们这儿有一个题材不错,要不要看一下。当时有一个小说,是黎莹老师写的叫《栾蒲包与丰泽园》这样的小说,看了看,里面还是有很多很好玩的东西,特别是男主角,故事里的男主角栾蒲包,是从山东来京的一个小乞丐,都快饿死了这样的状态,经过自己的努力和打拼,最后做到北平餐饮协会的会长,并且开了丰泽园这样一家大饭店,我觉得这里面有故事可挖掘,人物也很传奇。所以,事情的由来是从这儿来的。

主持人:《传奇大掌柜》真的是蛮传奇的。刚才您说要找一个契机把人艺的演员全部搬上荧屏,这里面我们也看出在这部剧当中都是分量级的演员,我们今天在现场的老师也是。我们来问一问唐导,一部剧汇集了这么多豪华阵容,这么多演员融入,当时是如何来考虑?我们当时是怎样进行角色分配的?

唐大年:很高兴呀,这个故事一听就是老字号丰泽园,再加上北京人艺另外一个老字号,合在一块儿肯定很有意思。阵容肯定没得说,人艺演北京的戏已经演了很多,像《茶馆》、《天下第一楼》,大家也都特别熟悉。我觉得一听这个组合,就觉得很兴奋的那种。

至于分配,还是根据能够来的人、根据角色、根据不同年龄层次来分的。其实也不光是这些大角,还有很多年轻的演员,他们在这里面的戏份也挺重的。

主持人:这么多老戏骨,他们有一个统计,汇集了北京人艺和国家话剧院的24位名家,都在剧中有所出现,怎样平衡,这是一个难题吗?

何冰电视剧推荐2022(何冰最34)(2)

演员 何冰

何冰:演“坏人”最容易 演打架让我腻味

主持人:编剧和导演刚才跟我们大概介绍了一下,尤其张老师说特别特别的兴奋,对这次的搭配组合。我们问一下何老师,这次演的是厉秋辰这样的大反派,把这样反派表现出来是可恨又很生动的形象,怎样看待自己这次演绎的角色?

何冰:戏演多了,就学贼了,这种人好演。真正难演的是谷智鑫演的。就是好演,为什么呢?我们做人也是这样,我们做人,出去办事,你严格的遵守这个社会、这个国家的规定、人生制度的话,你就难,什么都困难,出门不能别人家开车,等红灯,这个人什么都不管,我合适了算,这好弄,没有道德约束,这就方便了,这跟做人是一样的。这里面你就要找出反面的东西,得演点什么呀。我当时是这样想的,既然这里放松了,就松开演,无所谓,不用再附着有什么道德上的压力了。我是来难为谷智鑫的,这事你来吧。但是,人不是说有纯粹的坏和好,比如在他身上有一个点可以抓的,他对女主角是真的,非常爱她的,这是很真的。这个好像帮我讨了不少巧的,对他儿子是真的。你可能觉得这个人好象还不那么坏,好和坏是非常虚的,你仔细往深再看,很多其实是人共通的东西,共通的东西要带出来。这个人有贬的地方,就是没有道德底线,我合适了做,唯利是图,这是我做人的原则,把这个演了,其他照正常演就行了。

主持人:在整部戏当中,哪部分有挑战呢?

何冰:就是真的打架。我在生活当中是守规矩的一种人,但是你做这个事的时候,有时候演员,厚着脸皮说,越好的演员,越容易幻化自己和角色的关系,有时候不接受,真的不接受,自己腻味,我怎样能干这个事呢,真的有时候别扭。你看小孩做游戏,都愿意我演团长,都喜欢演正面的,都愿意演好人,谁愿意演坏蛋呢。

主持人:这怎么调整呢?

何冰:这是职业,要从宏观的角度看这个问题,无非就是以小谷子他这个是正面,我这个是反面。人生是这样的,你想弘扬一个正能量的时候,唯有一个办法就是反面,要不然你怎么说呢?你没有反面就说不出来正面,我就从这个角度去看他就行了,我来这个,我来难为你一下,你勇敢地前进。

主持人:画一条主线,我跟着这条主线来走。

何冰:这要根据戏来看。

何冰电视剧推荐2022(何冰最34)(3)

导演 唐大年

《传奇大掌柜》:一群老北京人 在演老北京的戏

主持人:我们来问一下梁老师,梁老师在其中扮演望德楼的老掌柜,正好和何老师是正对着的,但是两个人的性格也是截然不同的,扮演的人物的形象也是不同的。跟我们讲讲您扮演的这个人物如何理解?

梁冠华:首先,戏太少了,但是少,最后有一点点睛的东西,就是中国人的传统,不管是商人也好还是什么也好,有骨气在里面,自己没有做过的东西,绝对不因为我要怎么样来去承认,包括河豚鱼,不是我下的毒,不是我怎么样,你非要让我承认,我绝对不承认。这是一种中国人的骨气。底线的东西。他不像厉秋辰,我怎么害死他的,把他弄死,没关系,他没有底线了。这个人虽然也使一些阴损的招,挖对方墙角,但是他保住了做人的底线,这个虽然戏少,但是钱广润这个人的一个亮点。

主持人:这两个形象一对比,就会特别突出,济风楼和望德楼对着,两个掌柜是这样的角色,形象面对着。我们知道,梁老师之前也是在《茶馆》里演出,这次扮演的角色和在《茶馆》里扮演的角色,对您自身来讲会有什么特别的感受呢?

梁冠华:《茶馆》毕竟舞台上,而且它篇幅比较大一些,这个人物的来龙去脉。我老纠结戏少,这么一点,能把它表现出来。

主持人:把角色演活,这有难度吗?

梁冠华:还好吧。就像何冰说是职业人,老干这个,老演这个。长有长的演法,短有短的演法。

主持人:电视剧的表演状态和在舞台上还是截然不同的。

梁冠华:他们老说不同,其实我认为都是演,没什么太大区别。顶多是一个幅度大小的问题。

唐大年:其实是一样的。比如看他们俩演戏,气特别沉,而且表演的老道劲,游刃有余的,往那一沉然后出来,其实和舞台上沉淀的气和劲是一个劲。

主持人:表达方式上可能会有一些变化。

唐大年:可能不需要舞台上那么夸张和动作的幅度那么大,但是那种内在的节奏,内在的气质是一样的。

主持人:都是感情的运用,在里面的流畅度。

唐大年:看他们的戏就是老道。

张旸:都是电视剧包括电影的老手,他们在镜头面前,只要告诉他有这个眼神,都不用说,都没有问题。

主持人:你和导演这块是否会特别省事?

张旸:对。

唐大年:高兴。

主持人:都不用说意思,他们就演出来了。

何冰:还得说他们结构搭得好,这个事如果观众还挺喜欢的话,首先要说就是我们有一天我们庆功的时候分析这个问题。为什么呢?现在小鲜肉厉害嘛,我们都这模样了。实际上是什么呢,刚才进门还和张旸和导演商量,我个人特别喜欢的一个电视剧就是《乡村爱情》,其实我们记不住那故事,但是你记住一堆人物,你记住一个亲切的聊天方式,我觉得这就是东北的文化。这次也是一样的,演员们之间的那种,你说有什么方法,没有方法,现场谁也不聊戏这个事,见面就来了,就是这样干。后来我们看了之后,彼此之间的默契和信任迸发的力量特别大,你自己不知道,我因为你天天在这块,就这么干嘛,但是多合适,省掉了巨大的磨合,彼此了解、信任,我们再去试,没有这个,上来就是已经开始了,进入状态了。

唐大年:电视剧现在根本没有所谓的磨合、排练时间,经常走走就拍了。这个不一样,等于他们之前已经磨合了几十年。

主持人:有着深厚的积淀。刚才何老师也道出了现在演艺圈的一个特点,小鲜肉,还有IP,这都是现在比较流行的。这部剧当时选了这么多老戏骨,我们是出于什么样的考虑呢?

张旸:每一部剧都有自己的生命和灵活,类似于像现在的给年轻人看的所谓小鲜肉这种,它整个的包装,就是往年轻的包装,它也有自己的个性,不能说哪个戏好、哪个戏不好。我觉得我们那部戏的灵魂就是一群老北京人在演老北京的戏,北京人艺的老戏骨演老北京的戏,它就会特别完整。因为我们加上国话的演员是30多个人,这些人聚集到一块儿,讲的都是京腔京韵的东西,这个剧所呈现出来的气质就是和别人完全与众不同的,所以它能够吸引别人。你看京腔剧只能看《传奇大掌柜》,我觉得达到这样的目的就够了。至于说这个剧能不能吸引南方的观众,这不在我的考虑范围之内,当然我们这个戏也卖到南方的广东南方电视台,还配了粤语,我特别想看看,我看看京腔骂人的时候是怎样变成粤语的。所以,我觉得这是一个整体的气质,整体的人所呈现,整体的演员、整体的台词呈现的气质,能够吸引观众,我认为这个做到了。

主持人:这部剧在央视八套播放完毕了,对整个收视情况满意吗?

何冰电视剧推荐2022(何冰最34)(4)

编剧 张旸

编剧导演青睐民国戏 老规矩不能丢 正能量要相传

主持人:我们知道张老师以前跟我们唐导合作过,已经是第三次了,之前合作也是一个民国剧。

张旸:有一个民国剧,有一个60年代的戏。

主持人:这次又是民国剧,为什么这么亲睐民国剧,有什么特殊渊源吗?

张旸:民国,做起来比较宽松。

唐大年:民国,有一些对电影的想象放在里面。

何冰:还有一个什么问题呢,他们俩位做这件事,他们选择北京人艺这样的题材,不是蒙来的。我在旁边听着,他们俩人是挺年轻的人,但是他们的情怀是挺旧式的情怀,他们对老规矩、老传统,我们待人接物,我们办事的原则,应该讲究,应该举起,应该有道德这个事是心向往之的,这个在人艺也是一样的,不是蒙来的。换句话来讲,他们今天可能对今天的原则行为不满意。

主持人:需要正能量,讲规矩。

何冰:小虎导演不也拍《老炮儿》嘛。其实就是发言,有对那个温暖和大家关切,大家不要像厉秋辰这样干事,人间正道应该这样干,这是有那种心理的想法。

主持人:我现在终于体会到何老师说他有点拧吧这个事。

何冰:我喜欢这种的。

何冰电视剧推荐2022(何冰最34)(5)

演员 梁冠华

老字号厨师驻组 剧中真实再现传奇技艺

主持人:我现在终于体会到何老师为什么说有点拧吧这个事。说到很正面精神的时候,他是很渴望的,他侃侃而谈,可是在在剧中扮演这个角色,又演绎得这么活灵活现,确实有技术在里面。唐导,在里面演的是美食为主线的戏,在这其中有没有做菜,请大师傅过来做,做菜的道具是真的还是假的?

唐大年:是请了丰泽园的厨师驻组的,食材每天从丰泽园运过来,我们拍的时候他们现场做,特别是红烧海参,还有请客的时候那些大菜,都是他们亲手做的。冬天的时候特别冷,挺妨碍他们刀工,他们自己带着刀具,是平常特别趁手的。

何冰:事先没有考虑到,演员切菜的时候有的时候是左手,有的时候是右手。我记得我有一次就这样,现请一个左撇子。

唐大年:而且他们拍的戏不适宜现场,因为等半天、弄半天,不理解,他以为就做个菜来,其实根本不是,弄一点,停一会,停一会儿,弄一点,歇会儿。很多现场人真把那道具吃了。

主持人:何老师和梁老师在现场尝到了吗?

何冰:演好人的一般尝不了,演坏人的有。

主持人:怎么样的美味佳肴呢?

何冰:还是不错的,是名厨做的。在拍的时候已经凉了,正好是大冬天的。

主持人:环境还是蛮艰苦的。在那样的环境又这么挑剔的情况下去入戏,对演员来讲是否是一个挑战?

梁冠华:这是个职业道德问题。

主持人:对老戏骨来讲这不是问题?

梁冠华:这不是问题,其实对年轻的也不是问题,应该有这个教育,还是他们说的,你得有规矩。现在有多少人守这个规矩,是这个问题。

何冰电视剧推荐2022(何冰最34)(6)

何冰

演戏要有研究“人”的兴趣 不分好与坏只为演好“人”

主持人:还是回到主旋律的话题,真的应该是弘扬的。

张旸:真的不一样,我在其他的组里面,一个年轻的演员带着五六个助理,特别常见。七八个,都是很常见。我们人艺这些老师基本上没有带的,都是自己拎个箱就来了,没有戏的人几个人往屋里一坐,就是这样。

主持人:老戏骨的分量主要体现在戏上,体现在角色扮演上。

张旸:戏里戏外都是一样,都是有德行的。

主持人:德行应该大肆宣传一下,我们现在就缺少这样的正能量。我们再聊一下轻松的话题,梁老师,大家对美食都是向往的。何老师刚才说在戏中尝到红烧海参,你没有尝到,您是天津人,平常在生活中做菜是否有爱好和兴趣?

梁冠华:我平常喜欢自己做菜。

主持人:又挨着海,又是海边。

梁冠华:我是北京人,现在网上有人说出生于天津,我就不知道天津哪个医院。我是北京出生的,他们觉得我是天津,我在天津长到7岁,回到北京上学,确实和天津有渊源,因为姥姥家在天津,是这样的。怎么说呢?就是喜欢,喜欢吃,于是希望自己做出自己脑子里想象出来的东西。

何冰:红烧牛尾。

主持人:何老师一说就陶醉其中了。在现场有没有在美食方面和剧组有切磋或者有一些契合点的地方呢?

梁冠华:现场没有。

唐大年:角色当中没有。

主持人:怪不得梁老师说这个戏太少。

梁冠华:是我,我上来一个戏下不来了,本来张总是给我一个特别的主要的角色的。

主持人:太遗憾了,我们把这个期待留在以后的戏中。何老师在这部剧中,大家对你贫嘴的北京爷们印象也是很深的。您觉得您对人物的塑造起到加分的质的变化呢?

何冰:随着年龄的增长,我们在专业上完成一件事就是给自己松绑。我自己体会,不一定对。我一个特简单的经历,高中毕业就上了戏剧学院,戏剧学院毕业就分到人艺,后来和梁兄他们在一块,这些年特别简单的经历,我受的教育,一说大家就知道,我们这个岁数,你可以想象我们受的教育就是传统教育。传统教育有好的地方也有不好的地方,为什么呢?比如我们容易想问题概念化,比如好人和坏蛋,老想演好人,演坏蛋,这两句都不对,而是应该演一个人,演员应该研究人,你去体现人,你的兴趣点应该在那儿。但是我们聊的时候这样聊,大家伙可以那样演,但是实际上真正坐在家里去每一次看这么一个问题,人该怎么回事,这个剧本里写这个人坏事做尽,为什么呢?你得去研究。他骨子里天生的,首先这和你人生挂上了,你认为天生有坏蛋吗?也许有,也许没有,你自己怎么认为,我不认为有天生的坏蛋,他不一定经历了什么样的经历。

主持人:抽丝剥茧,你去认识,进入到这个人物当中。

何冰:你去想吧,厉秋辰,他是有道理的,他当然没底线了。凭什么我怎么跟我姐夫啊,讲理吗?老人会说你不着调,我怎么就不着调,你们十几岁看出我不着调,你们年轻人着调?一定有这个,你们去想吧,他有反抗,你这样对我呀,老人就是孩子的天地,如果天地间是这样的话,就允许我干任何事情,这是有道理的。这可能说多了,实际上松绑,不去演那个好,也不去演那个坏,那个人,就这样,甚至你可以去,这东西明明是不好,缺德的,不一定就缺德这种品味。

主持人:从不同角度来看,挺有意思的。

何冰:思想上要打开。

主持人:研究人物就很深了,很透彻了。

何冰:我们的乐趣就在这儿,年龄给我们的一点乐趣就在这儿。年轻人也愿意,演那个,我现在到50这个岁数,兴趣不在那个,要对人的研究。

何冰电视剧推荐2022(何冰最34)(7)

梁冠华、何冰

梁冠华等来了“贫嘴张大民” 于是之等来了“王利发” 何冰:我还在等

主持人:怪不得演绎出来的角色当中的人物这么有味道,耐人寻味。这背后是有这样一个大量的研究付出的,才得以呈现这样一个人物生动的一面。如果在剧中不演厉秋辰,何老师会认为哪个角色是您比较期待的?

何冰:这种戏让我演谁,我都不惧,因为剧本就这样做的,就这么一个本。

主持人:驾轻就熟。

何冰:我就在北京人艺上班,梁老师也演过,都能演。

主持人:何老师说随着年龄的增长和时间的流逝,自己对于角色有更深的认识,有什么样的角色是你还想去挑战的?跳开这部戏来说?

何冰:我希望上帝能赏给我一个角色,到这个岁数,会发现很多戏演不了,你瞎想也没用。我个人对这个事有考虑的,比如于是之先生等来了他的王利发,林连昆先生等来了他的狗儿爷。我们就说太棒了。但是,真的这个东西有运气在里面。为什么呢?一个演员,你去演的时候,你用不上你自己,根本你别想演好,你别以为技术能帮你,必须要把自己用着,但是你并不全部了解你自己,你内心全部的东西都了解吗?你是怎样构成的,你的内心世界,你敢碰哪块,不敢碰哪块,你的审美到底在哪,不一定非常了解。那个角色真的把你给用上了,或者你把这个角色给用上了,这俩合二为一,你那个角色就来了,真不是说我有手艺,什么都能来。你有手艺没有用,那个手艺帮不了你,你不会出现一个特高级的表演。

梁冠华:上课的时候门门5分,到了你就一定演王利发。

何冰:不是那么回事,你就用上。梁冠华进剧院,17岁进剧院,人家管他叫天才。他现在也是个天才。这么多戏演完以后,2000年的时候这个戏也紧张,谁接呀?最后找谁?梁冠华,为什么呢?他当时是技术代表,他最全面,不管传球、射门、跑步,他最全面,唯一不全面就是有点胖,这是说实话,不用藏着掖着。但是你突然发现,在他这个全面技术不是问题,他就把自己给弄好了,等来了这个角色。

主持人:何老师等来这个角色吗?

何冰:没等来,我自己还不满意,就算满意我也不说,还希望等来那个角色,那个角色正好能把自己用上。

主持人:还期待着。梁老师呢,对于自己的幸运和这个角色方面还有什么样的期待,还有哪方面想挑战?

梁冠华:我是挺幸运的,在北京人艺这样的剧院里,我能够接像于是之老师这样一个角色,这是上天眷顾,也是老师们、导演们。到现在我还求着何冰,你回去赶紧演刘麻子,他不回去了。

何冰:我演厉秋辰了。

唐大年:还有《贫嘴张大民》也是属于何冰说的这种。

何冰:他等来这个角色,在他身上没有任何障碍。

梁冠华:就像何冰说的不是说你想演什么就能够演什么。

何冰:当你拼命调动技术去克服它,要完成这个任务的时候可能就有问题了。

主持人:是你的就会很轻而易举的来。

何冰:这要承认。年轻的时候真不承认,我就这样演的。

何冰电视剧推荐2022(何冰最34)(8)

不惧与《大宅门》做比较 盼“民国老字号传奇”?成为类型剧

主持人:说到这部戏,大家的脑海中反映出来就是老北京,可能有些会拿来跟其他剧做比较,比如《大宅门》,这样的比较,在编剧之间和导演之间有怎样的意味?

张旸:《大宅门》是一个经典,到现在晚上央视11点频道放的时候我仍然会看一看,《大宅门》可能也没有我们这部戏更加完整,就是人艺这些演员更加完整。到现在为止,我仍然认为这种戏只有北京人艺能演得出来,这种戏可能还少一些,如果再多十位八位人艺的演员,把周边的角色再丰富一下,可能就会成为。当然,每一部戏都是有缺陷的,影视是遗憾的艺术,就是有缺陷,在下一部戏克服吧。

唐大年:我觉得《大宅门》很好,一直也是经典。如果《传奇大掌柜》大家跟他,就说明慢慢变为一种类型,我觉得挺好的,民国的、宅门的,老字号的一种类型,将来如果变成一个类型剧,挺好的,大家都是这样的方式去做。

张旸:我特别期望以后我们这个团队再做民国剧,再做传奇系列也好或者什么也好,观众会认,观众会说就是这个团队做的,肯定好看,达到这样的目的,形成一个效应。

主持人:您还会拍这样类似的剧吗?

张旸:肯定会。这么好的团队怎么会放弃呢。

主持人:有人说成功之道是依赖豪华阵容的班底,有人说是民国商战剧情,您怎么看,成功之处在哪里?

张旸:大家都用心,就像冰哥和冠华哥说的,大家都能沉下心来,把该做的都做好,把每个人安排在合适的位置上,出来的东西就一定是精品,是大家耐得住看的。为什么重播的时候收视率这么高?就是因为很多人看了首播之后没看够,回头再看重播。

主持人:一定要去品味它,真的有味道在其中。

张旸:这个戏给我最大的感受不是说男一男二、女一女二招人喜欢,让别人记得住。里面很多的小角色,也不是小角色了,就是戏份稍微少一点的角色,都能够被别人记得住。包括咱们剧院的雷佳演的矢野,包括小安子,包括班赞演的角色,包括周大嘴。每一个角色都能够让人记住,津津乐道,很多跟我反馈,我喜欢这个,我喜欢那个,戏里起码有十几个角色能够被大家认可、喜欢,我觉得这还不够吗?这已经很好了。

主持人:每一个角色都很丰满,都有它的特点。

张旸:独特的个性。

主持人:今天非常感谢几位老师跟我们讲述台前幕后的故事,也非常感谢整个创作班底的努力,为我们带来这样一个豪华的盛宴,让我们看到《传奇大掌柜》这样一个非常好、非常精彩的一部剧,谢谢几位。

今天的节目就是这样的,感谢您的收看,再见!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