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了靠儿女养老还是去养老院养老(七旬老人的亲身经历)
导语:
我们都清楚,生老病死是自然法则,无论是高官还是平民,穷人还是富人,都逃不掉生老病死的这一天,就像老人们常说:钱财乃身外之物,生不带来死不带去;所以在生死面前,人是不会分三六九等。
虽然逃不掉生老病死的法则,但我们在自己晚年的时候,还是可以去选择自己喜欢的方式来为自己养老。
面对现在老人养老的问题越来越严重,针对老人的养老问题也出现了很多种,像我们常见的就是养老院,然后是儿女养老,紧接着是保姆、组团、和社区等......多种养老的模式供老人自己选择。
随着时代的发展,社会的走向越来越高端,人们的生活水平也越来越高,同时也出来的很多的盈利机构,今天我们就来看看前两种的养老方式,看一看两位七旬老人的亲身经历,儿女养老跟养老院养老,两者之间差距到底有多大。
79岁周大妈的经历:
我今年79岁,自从退休后,我就过着很闲散的晚年生活,家中一双儿子,还有一双孝顺的儿媳,虽然老伴儿走得早了点,但儿子儿媳都比较孝顺。
原本是打算退休后带着老伴儿一起回农村养老,毕竟年龄大了,若是跟儿子儿媳住一起怕家庭不会太和谐,容易发生矛盾。
但三年前老伴儿在睡梦中突然离世,他虽是走得很安详,可对我却是很大的打击,昨天还活蹦乱跳的人第二天就一睡不起,当时我只想跟他一起走。
老伴儿走后,我就打算一个人回农村养老,反正我也比较喜欢安静,城市的生活让我觉得太吵,而且老伴儿不在了,我一个人在城市生活也会不习惯。
但两个儿子说我一个人回家没人照顾他们不放心,还是跟他们住一起好,说不是一家住一年的那种,是我想住谁家就住谁家,住到寿终正寝的那一天。
我看着两个儿子说:“我老了,不中用了,跟你们住一起只会成为你们的累赘。”
“妈,你这说的什么话,你一辈子都我们不辞辛劳地付出,年迈的时候就应该是我们来照顾你。”
最后我就选择跟大儿子住在一起,两个孩子都有了自己的家庭,我一个老人长时间跟他们住一起,恐怕会影响夫妻的感情,所以我就让他们把孩子给我带,之前孩子是儿媳自己带着,她每天还要上班,下班了要接孩子也很辛苦。
既然我跟他们住在一起了,能帮一点是一点,不仅仅是因为自己的孩子所以才帮,而是为了自己的晚年着想。
人与人之间刚开始接触都是最好的一面,一旦相处的时间久了,长期以来的习惯压制不住,就会暴露出来,在一起相处的人看不惯以后就会发生矛盾,所以最好的就是不要无事可做。
本以为跟儿子儿媳长时间住在一起,会发生很多的矛盾,儿媳又是大城市来的姑娘,虽然我也不是那种穷山僻壤的农村人,但老家也只是个镇上,即便最后在市区买了房子,思维的认识和眼界都不如大城市的人。
还好儿媳是个比较好相处的人,虽然是我主动要求带孩子的,但儿媳从不觉得我是应该的,反而觉得我带孩子很辛苦,给我买衣服,又给我发红包。
当然,人与人在一起相处久了多少会有一些小矛盾,我跟儿媳之间也不是一次矛盾都没发生过,记得当时发生矛盾的时候,儿子还说:“她这么远嫁过来不是来受气的,再说,一个家里只有老婆开心了,家庭才会和谐,你的晚年才有人照顾。”
我觉得儿子说得有道理,我也是女人,都是媳妇熬成婆,现在又何苦去为难儿媳,最后我还跟儿媳道了个歉,儿媳这人也很大度,见我态度好,她说她也有错,说是她不尊重我,最后两人冰释前嫌。
后来才发现,住在儿子家养老是一件多么幸福的事情,虽然会有些小摩擦,但儿子都在身边,我一个孤寡老人也不会孤单,只是一个家,总是需要家人的相互理解和换位思考。
76岁尹大爷的经历:
我家中两个女儿,现在都已经远嫁了,当初还想着留一个女儿在身边为自己养老,谁知两个女儿找的老公都不做上门女婿。
本来我跟老伴儿是不同意两个女儿远嫁的,一来是为了自己,二来是为了两个女儿,远嫁的女儿,不仅回娘家不方便,在婆家受人欺负了也没人保护,所以当初一直阻止女儿远嫁,谁知最后两个女儿死活都不肯听话。
两个女儿远嫁后,就第一年回了一趟家,第二年怀孕了,说是回家路途颠簸不是很方便,后来孩子出生的时候,我跟老伴儿过去了一趟,以为生完孩子后,两个女儿就能在过年的时候,回家看看我们二老,谁知又是空等了一年。
两个女儿说孩子还小不太方便,等孩子大一点再说,我跟老伴儿是等一年又一年,眼看着身体一天比一天差,不知什么时候就默默地离开了,我心里都在犯嘀咕,不知道还能不能等到两个女儿回来陪我过年的那一天。
可是每年女儿们都以各种理由说是回不来了,等明年,明年一定回来陪我们过年,直到去年老伴儿生病去世的时候,两个女儿终于回来了。
他们草草地了结了老伴儿的丧事,然后就准备离开,我跟他们谈起我养老的问题,两个女儿也只是异口同声地说:“养老院、保姆,自己选,喜欢哪种养老方式就选择哪种养老方式。”
“但我想让你们给我养老”
“我们给你养老有点不太现实,给点钱还可以,因为你过去跟我们住在一起不方便,我们回来照顾你的话,除非离婚。”
听完女儿的话,我闭口不言,生活费我自己有,虽不是事业单位退休,但也有一定的退休工资,只不过两千的工资去养老院去不起。
但目前我也没办法,只能找个收费低一点的养老院,不管如何,至少有人可以看着我,就算等不到寿终正寝的那一天,至少有个人可以通知一下我远嫁的女儿。
最后我就在镇上找了个一千五每月的养老院,里面的环境差到了极致,满地的垃圾,随处可见老人吐的痰,味道堪比厕所有过之而无不及。
饭菜就更不用说了,米饭跟馒头硬得难以下咽,牙口不好的老人根本就没办法咀嚼,只能饿着,在里面呆了一年,我是日渐消瘦,别人儿女好歹一个月还去看自家老人一次,我是从进去到至今,两个女儿都没来看过一眼,里面认识的老人都以为我无后。
结语:
生活的老师,它不分人的年龄阶段,什么年龄段都得接受生活的打磨,不同年龄接受的生活磨炼程度不同,但不管哪个年龄,想要的生活都是建立在利益,经济的基础之上。
老人也好,年轻人也罢,人与人之间都是有一定的利益牵扯,无论是金钱、身体,还是精神,都是相互的交涉,这也是生活的一部分,都说生容易,活比较难,吃不了工作的苦就得吃生活的苦。
老人的养老也是如此,无关跟儿女,还是去养老院,想要更好地养老生活,就得拿同等价位的东西去换取,天下没有免费的午餐,更没有不劳而获猎物,虽说女儿养老跟养老院养老的差距确实很大。
但终究还是看老人自身的实力,钱这个东西‘生不带来死不带去’,可没有钱确实寸步难行。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