贺子秋离家出走(贺子珍离家出走后)

1938年2月的一天,延安来了一位老太太,毛主席亲自派人把她接到自己的住处。

这位老太太,名叫温吐秀,是贺子珍的母亲,也就是毛主席的岳母。

贺子秋离家出走(贺子珍离家出走后)(1)

当时,毛主席的岳父贺焕文刚刚去世,温吐秀没人照顾,组织就把她送到了延安,想让她跟着女儿女婿一起生活。

但是,当温吐秀到达延安的时候,贺子珍因为跟毛主席闹矛盾,已经离开了延安,去了苏联。

温吐秀得知这个情况后,有点为难,留下吧?女儿和女婿已经分开了,不留吧?自己孤苦无依,没有地方去,怎么办呢?

这时候,毛主席主动承担起了照顾岳母的任务,专门给她找了一座舒适的房子住,每个月都给她送去生活费,还经常去看望她,一直照顾到她1941年去世。

而且,温吐秀去世后,毛主席也自己出钱,给岳母办了一场简单的葬礼,安葬在延安北关的后山上,墓碑也是毛主席亲自题写的。

这就是毛主席与岳母的故事,体现了他重情重义、善待老人的优秀品质。

贺子秋离家出走(贺子珍离家出走后)(2)

其实,毛主席的岳父岳母也不是一般人,都很值得敬重。

毛主席的岳父名叫贺焕文,1871年出生于江西永新县,是个读书人,还当过安福县县令,后来因为太正直,受到了官司的牵连,家道开始中落。

贺焕文的夫人温吐秀,出生于广东梅县,也是一位大家闺秀,受过良好的教育。

贺焕文虽然当过县令,但他的思想非常进步,同情革命者,在他的支持下,家里的五个孩子都先后参加了革命。

后来,贺焕文夫妇俩也加入了革命队伍,虽然年纪大了,但仍然不辞辛苦,负责掩护伤病员、给组织送情报等等,备受大家尊敬。

1938年2月,贺焕文不幸病逝,享年67岁。新四军领导人项英、陈毅、杨尚奎等人给他安排了后事,并把温吐秀送到了延安。

新中国成立后,贺焕文与温吐秀夫妇都被追认为革命烈士,贺焕文的墓迁葬于江西赣州,温吐秀的墓则迁葬于延安四八烈士陵园。

贺子秋离家出走(贺子珍离家出走后)(3)

另外,毛主席与另一位岳母的故事也很感人,就是杨开慧的母亲向振熙。

向振熙1870年出生于湖南平江县,18岁时嫁给了自己的表弟杨昌济,因此,向振熙既是毛主席的岳母,也是他的师母。

杨昌济是近代著名的教育家,可惜在1920年就英年早逝,向振熙就跟着女儿女婿一起生活。

当时,杨开慧与毛主席还没有结婚,按照传统习俗,父亲去世后,孩子一年内不允许结婚,但向振熙是一位开明的老人,就做主让两人在当年年底结了婚,互相扶持,开展革命事业。

毛主席刚刚结婚后,要创办文化书社,缺少资金,向振熙就把自己的积蓄都拿出来,全部给了女婿,让毛主席非常感动。

毛主席与杨开慧结婚后,因为常年忙于革命事业,家里的大小事务,包括三个孩子的抚养,都是向振熙老人一手操办的。

贺子秋离家出走(贺子珍离家出走后)(4)

这份恩德,毛主席一直都没有忘记,即使在杨开慧牺牲后,毛主席仍然把向振熙当成自己的母亲。

在革命战争年代,毛主席没有条件尽孝,等到新中国成立后,毛主席立即写信询问岳母的情况,在得知她还健在后,毛主席非常高兴,给她寄去了很多东西。

1950年4月,是向振熙老人的80大寿,毛主席特地派毛岸英回去给外婆祝寿,还亲自写了一封祝寿信:

向老太太尊鉴:

欣逢老太太八十大寿,因令小儿岸英回湘致敬,并奉人参、鹿茸、衣料等微物以表祝贺之忱,尚祈笑纳为幸。

敬颂康吉!

毛泽东

一九五〇年四月十三日

贺子秋离家出走(贺子珍离家出走后)(5)

(图:毛岸青夫妇回乡看望外婆)

1960年,向振熙90大寿时,毛主席虽然日理万机,但仍然没有忘记这件事,特地给老太太寄去200元钱,作为寿礼。

1962年11月15日,向振熙老太太与世长辞,享年92岁高龄。

毛主席得知后,默默不语,给大舅哥杨开智写了一封信:“望你及你的夫人节哀。寄上500元,以为悼仪。葬仪,可以与杨开慧同志我的亲爱的夫人同穴。我们两家同是一家,不分彼此。”

在毛主席的嘱咐下,向振熙老人安葬在了杨开慧烈士陵园,与她的女儿安葬在了一起。

2007年,毛岸青去世后,按照他的遗嘱,骨灰也埋在了杨开慧烈士陵园,陪伴自己的母亲和外婆。

(参考资料:《我的父亲毛泽东》《毛泽东的乡情世界》《延安日报》)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