错把品牌当本事(傍名牌是把多刃剑)
近年来,市场上名酒、家电、服装等行业“傍名牌”现象日趋严重,手段五花八门,令人眼花缭乱,难辩真假 “傍名牌”如此泛滥的原因不外乎一个“利”字,厂家在刚起步阶段,通过一个与知名品牌外形、读音等相似的商标能迅速获得市场的关注和销量的提升然而,从长远来看,“傍名牌”是一把多刃剑,不仅损害了品牌方、消费者的利益,破坏了正常的市场环境,而且也是悬在“傍品牌”方头上的一把达摩克利斯之剑,接下来我们就来聊聊关于错把品牌当本事?以下内容大家不妨参考一二希望能帮到您!
错把品牌当本事
近年来,市场上名酒、家电、服装等行业“傍名牌”现象日趋严重,手段五花八门,令人眼花缭乱,难辩真假。 “傍名牌”如此泛滥的原因不外乎一个“利”字,厂家在刚起步阶段,通过一个与知名品牌外形、读音等相似的商标能迅速获得市场的关注和销量的提升。然而,从长远来看,“傍名牌”是一把多刃剑,不仅损害了品牌方、消费者的利益,破坏了正常的市场环境,而且也是悬在“傍品牌”方头上的一把达摩克利斯之剑。
一个企业通常需要几十年甚至上百年的时间研发产品、打造品牌,这期间需要耗费极多的时间和人力物力成本。每一个具有竞争力的名牌商品背后,都凝结着企业的心血。而“傍名牌”的假冒伪劣产品,则无疑如吸血虫一样,蚕食破坏名牌产品苦心积累起来的市场形象。此外,企业耗尽心血研发出的产品、打造的品牌就这样被仿冒了,到头来反倒成了“为他人做嫁衣”,久而久之必然会严重打击企业创新创造的积极性。
其中最为典型的案例就是,意大利奢侈品品牌Bottega Veneta(BV)在中国耳熟能详的“宝缇嘉”名称遭到抢注,不得不在2013年启动了新的中文名字“葆蝶家”。
在“乱花渐欲迷人眼”的消费市场,每一个普通消费者都是“傍品牌”的利益损害方。王先生从网上购买了一款“登喜路”的皮带,收到货品后,才发现包装和产品上印的商标是“Doudilu”,只不过与正品“Dunhill”的字体结构非常相似。惊讶之余,王先生再次打开了自己购物的网页,发现产品实物图上印的确实是“Doudilu”,而自己所购买的是名为“法国登喜路”的品牌。事后,王先生非常懊悔自己当初没有仔细看商品的实物图和文字说明,也没弄清楚登喜路到底是英国还是法国的品牌。
然而,“傍品牌”的初衷就是让消费者误认为是正品品牌,在一个个消费迷局中,能时刻保持清醒、极高的辨识力并非易事。正所谓,一时聪明易,一世聪明难。
在逐利的天性下,“傍品牌”方一直是人们认为的受益方,然而悬在其头上的达摩克利斯之剑恐怕令每个人都惴惴不安。
随着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越来越多的国内外品牌开始注重知识产权保护,相关的商品纠纷日益增多。
一家以外贸代工起家的小鞋厂在2006年成立阿迪王体育用品(中国)有限公司。旗下主打的阿迪王品牌因为名称、商标酷似国际知名运动品牌阿迪达斯而被称为“山寨王”。如今,“阿迪王”的中文商标和LOGO被无偿转让给阿迪达斯,并且不能再继续使用并出现在终端店面中。
好丽友是韩国四大食品公司之一,在20世纪90年代中期进入中国市场,拥有2家法人——好丽友食品有限公司和好丽友食品(上海)有限公司。但是在江苏连云港却有两家名字叫好丽友的企业,一家名为江苏好丽友食品科技有限公司,主要经营海苔、海产品,豆类食品,膨化食品、方便食品以及系列小食品等;另一家叫做江苏好丽友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如今,江苏好丽友食品科技有限公司也被法院判决停止商标侵权和不正当竞争行为,并令其变更企业名称。
对于“傍名牌”的企业来说,随着业务的壮大,通常会发现品牌对于一个企业长久发展的重要性,然而由于自身品牌的“名不正、言不顺”,始终存在被品牌方诉讼并最终剥夺相关品牌使用权的风险。这对于一个经营数年的企业来说,意味着一切又要从零开始。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