辛弃疾的文治武功(你所不知道的辛弃疾)

辛弃疾,为人所熟知的身份是豪放派词人。

他的作品题材广阔、笔势浩荡、智略辐辏,情感饱满,既有着,有壮志难酬的心酸悲愤,更有对万里山河的吟咏赞叹。

但在词人的盛名之下,他的一生更是波澜壮阔。

辛弃疾的文治武功(你所不知道的辛弃疾)(1)

辛弃疾

大宋是文臣辈出的时代,而辛弃疾可以说是词人里面最能打的,将军里的最有才的,一名珍贵的文武全才。

辛弃疾出生时,大宋都城已经南迁,他生长的地方是南宋边疆以北,被金人占领的地区。但他自幼便随爷爷登高望远,远眺失落的国土,勤练武术、钻研兵书,盼着有一日能收复河山、报效家国。

辛弃疾21岁那年,金朝挑起争端、欲和南宋开战,而他组织了两千余名义军,投到当时规模最大的起义军麾下,起事抗金。当时的义军也非一条心,很多“墙头草”摇摆不定。有一名唤作“义端”的和尚便偷了军印打算投金,换取荣华富贵。而辛弃疾发觉后,截住了正欲投金的义端,拿回军印,结果了还在求饶的叛徒。

然而在那时局下,军心始终不稳,两年后,有叛徒出卖了起义军的首领耿京,用他的项上人头换了金朝的荣华富贵。

辛弃疾得知后,携五十名勇士夜闯有五万兵马的金军大营,生擒叛徒、毫发无伤。听起来简直像荒诞的民间传说,无数男儿幻想过自己以一敌万、于万军中取敌方首级的英姿,而辛弃疾实现了这个幻想,二十三岁、一战封神。

生擒叛徒之后,辛弃疾押解他回南宋,被朝廷收纳,开启了他的仕途,但也开启了他壮志难酬的后半生。

他满腔热忱,献《美芹十论》、《九议》等对金作战方略给朝廷,然而南宋的贵族和官员安于此间、只想着得过且过,不想再卷入战争,辛弃疾北伐中原、收复山河的愿景注定要落空。

辛弃疾的文治武功(你所不知道的辛弃疾)(2)

辛弃疾存世书法作品《行书去国贴》

朝廷对辛弃疾始终怀着顾忌,便遣他去做了地方官,整顿民生。

令朝廷意外的是,他们眼中的一介武夫在治事方面竟然也相当有能力,半年就让滁州在战火中恢复生机,三个月便解决了山西的匪乱,被调到湖南去,还建立了最勇猛的“飞虎军”。

他的事迹如果出现在现在的小说里可能会被嘲瞎写和开挂,可辛弃疾就是这么一个全能型人才,因为能力过于出众,朝廷将他调任了近四十次,他也从大好青春年华走到了鬓发微斑。

只是,安民治事一直都不是辛弃疾的目标,他从未放弃为大宋复土开疆的愿望,只是官场沉浮数载,朝廷始终也没有任用他去上阵杀敌的意思。41岁,辛弃疾被弹劾罢官,十年后也过几次,都不长久,他的心思淡了,选择了隐居,也开启了他的创作生涯。

也爱南山耕野趣,总念鹅湖报国谋。退隐后的生活很安逸,但他心里总有一份挥之不去的对家国的执念。

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连做梦,都是在沙场制敌,只是梦醒,已是白发苍苍。

辛弃疾的文治武功(你所不知道的辛弃疾)(3)

辛弃疾的一生是别人眼中的传奇,一个人在历史长河中的影响是极其有限的,时间的车轮碾过,他最终还是在收复河山无望的悲愤中辞世,去世前仍大呼“杀贼、杀贼!”。但他对家国的赤诚之心传承了下来,激励了无数在家国危亡之际奋起的后来者。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