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莽嘉量铭文拓片(汉新莽嘉量铭附罗振玉临新莽嘉量铭文)

新莽嘉量铭文拓片(汉新莽嘉量铭附罗振玉临新莽嘉量铭文)(1)

​ 新莽嘉量及拓片 台北故宫博物院藏

经故宫博物院相关专家研究,此新莽嘉量之原物为仅剩器身之残器,其盖系后人所设。器身铭文没有问题。


新莽嘉量铭文拓片(汉新莽嘉量铭附罗振玉临新莽嘉量铭文)(2)

新莽嘉量铭文拓片(汉新莽嘉量铭附罗振玉临新莽嘉量铭文)(3)

新莽诏版 上海博物馆藏

新莽青铜器是继秦国统一度量衡以后,新莽王朝再一次用国家政令加强了对度量衡的统一。目前,从以两岸故宫为重点的存世藏品来看,有着诸多的新莽遗物。诸如:台北故宫博物院藏“新莽嘉量”、“新莽铜丈”,上海博物馆藏“新莽诏版”、邾国故城出土“新莽诏版”“新莽衡杆”,国家博物馆藏(端方旧藏)“新莽嘉量”残器等。

在这些青铜器物中,最重要的当数新莽嘉量。王莽继承秦制,“嘉”为美好和标准之意,嘉量即标准量器。此器高25.6厘米、外径34.6厘米、重13414克,铸造于始建国元年(公元9年)。量壁正面刻有新莽统一度量衡的总铭,叙述王莽自托为黄帝、虞舜苗裔及制定合于古制的度量衡制度等内容。

《新莽嘉量》为王莽篡汉之后,于始建国元年(公元9年)颁行的标准量器,以龠、合、升、斗、斛五量具备,故名嘉量,现藏台北故宫博物院。此量器设计制作精准巧妙,融度量衡数据于一身,又合于黄钟律,对计算和实测古代度量衡有极其重要的价值。它还是一件重要的政治工具。两千多年来引无数学者揣测和研究,却如云中神龙般时隐时现,颇具传奇色彩。


量器正中圆柱体的上部为斛,下部为斗,左耳为升,右耳上截为合,下截为龠。器外有铭文,说明详细。五量之间的换算关系为:一斛可容十斗,一斗可容十升,一升可容十合,一合可容二龠。


这5种量器非常巧妙地组合为一体。嘉量是用青铜铸造的,主体是一个大圆柱桶,桶的下部有一隔层,隔层上方是斛量,下方是斗量;左侧的小圆柱桶是升量,底在下端;右侧是一个中有隔层的小圆柱桶,隔层上方为合量,下方为龠量。斛、升、合三量开口向上,斗、龠二量开口向下,如下图所示。

新莽嘉量铭文拓片(汉新莽嘉量铭附罗振玉临新莽嘉量铭文)(4)

新莽嘉量示意图


新莽嘉量铭文拓片(汉新莽嘉量铭附罗振玉临新莽嘉量铭文)(5)

铭文如下:

黄黄帝初祖,德币于虞。虞帝始祖,德币于新。岁在大梁,龙集戊辰。戊辰直定,天命有民。据土德受,正号既真。改正建丑,长寿隆崇。同律度量衡,稽当前人。龙在己巳,岁次实沈。初班天下,万国永遵。子子孙孙,享传亿年。(“币”字或为“沛”)


从铭文的内容可以看出王莽篡汉之后在努力美化自己,让人觉得自己篡汉是合乎天运的,并以改正朔和制定新的度量衡来宣示自己统治的合法性。


新莽嘉量铭文拓片(汉新莽嘉量铭附罗振玉临新莽嘉量铭文)(6)

新莽嘉量铭文拓片(汉新莽嘉量铭附罗振玉临新莽嘉量铭文)(7)

新莽嘉量铭文拓片(汉新莽嘉量铭附罗振玉临新莽嘉量铭文)(8)

新莽嘉量铭文拓片(汉新莽嘉量铭附罗振玉临新莽嘉量铭文)(9)

新莽嘉量铭文拓片(汉新莽嘉量铭附罗振玉临新莽嘉量铭文)(10)

新莽嘉量铭文拓片(汉新莽嘉量铭附罗振玉临新莽嘉量铭文)(11)


这件作品在书法方面的水平也是极高,下面是罗振玉先生所临《新莽嘉量铭文》。在跋文中,先生着重称赞铭文书法的“精峭劲雅”。


新莽嘉量铭文拓片(汉新莽嘉量铭附罗振玉临新莽嘉量铭文)(12)


新莽嘉量铭文拓片(汉新莽嘉量铭附罗振玉临新莽嘉量铭文)(13)


新莽嘉量铭文拓片(汉新莽嘉量铭附罗振玉临新莽嘉量铭文)(14)


新莽嘉量铭文拓片(汉新莽嘉量铭附罗振玉临新莽嘉量铭文)(15)


新莽嘉量铭文拓片(汉新莽嘉量铭附罗振玉临新莽嘉量铭文)(16)


新莽嘉量铭文拓片(汉新莽嘉量铭附罗振玉临新莽嘉量铭文)(17)


新莽嘉量铭文拓片(汉新莽嘉量铭附罗振玉临新莽嘉量铭文)(18)


新莽嘉量铭文拓片(汉新莽嘉量铭附罗振玉临新莽嘉量铭文)(19)


新莽嘉量铭文拓片(汉新莽嘉量铭附罗振玉临新莽嘉量铭文)(20)


新莽嘉量铭文拓片(汉新莽嘉量铭附罗振玉临新莽嘉量铭文)(21)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