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普橘子妙用(橘子全身都是宝)

橘子是秋冬季节时令性水果,也是岁末年初送礼的佳品,但许多人因不了解其属性及功用,过食或不正确的食用后导致许多不适症状甚至就医;时常把许多有药用价值部分丢弃造成浪费。在新春佳节到来之际,正确并选择性食用橘子的各个部分,确保你和家人健康及祥和的节日气氛。

科普橘子妙用(橘子全身都是宝)(1)

橘 肉

中医认为橘肉味甘酸,性凉,具有开胃理气、止渴润肺生津的功效,对于消化不良、口渴咽干、干咳无痰等症有一定的治疗效果,同时还能预防心血管疾病和糖尿病,老少妇孺皆宜,但不同的人群要选择性适量食用。

1、对于脾胃虚寒者慎用或少用,如果过多的食用则会导致腹痛、腹泻、胃脘部胀闷等症状和不适。

2、糖尿病患者只要血糖平稳,选择两餐之间少量食用,可缓解口舌干燥、乏力等症状,过多食用会导致血糖升高。

3、学龄前儿童(7岁以下),特别是3岁以内的儿童应适量食用。因为儿童为“稚阴稚阳”之体,橘子味甘、性凉过多食用则会阻阳、增湿而碍脾胃,导致厌食、消化不良,甚或口舌生疮、易感等症状。

科普橘子妙用(橘子全身都是宝)(2)

橘 皮

又称陈皮,中医认为陈皮味辛、苦,性温,归脾胃经;具有理气和中、燥湿化痰的功效。常用于以下症状:

1、湿邪困脾所致腹痛、腹泻、消化不良等症,配用也可治疗寒热呕吐、气虚便秘等疾患。

2、痰湿壅滞、肝气不疏所致胸闷不适、胸肋、乳房胀痛及更年期所致心烦不宁、高血压等疾患。

3、本品焙干煎汤服用可用于醉酒、伤酒干渴及孕产妇乳汁郁积所致急慢性乳腺炎。

现代药理学研究鲜橘皮挥发油(含陈皮素、陈皮甙、甲基陈皮甙等成分)对胃肠道具有温和刺激作用而促进胃液分泌;能扩张肺支气管而起到化痰、平喘作用;陈皮中甲基陈皮甙能扩张血管而起到缓慢降压作用。

橘 核

科普橘子妙用(橘子全身都是宝)(3)

中医认为橘核味苦、性平、归肝肾经,具有疏肝行气、散结止痛等功效,可用于治疗乳腺小叶增生、急慢性乳腺炎、子宫肌瘤、更年期综合征等疾病,单用酒煎服或在医生指导下配伍使用,也可碾末调酒外敷。

如有上述疾患患者在食用过程中可嚼碎直接食用,也可收集后备用,或在医生指导下配伍使用。

橘 白

科普橘子妙用(橘子全身都是宝)(4)

橘白是橘子果皮的白色内层部分。中医认为橘白味苦、甘,性温,其和胃化湿、理气化痰之功稍逊色于陈皮,但擅于醒脾胃进食而无辛苦温燥之弊,常用于脾胃虚弱、呕吐、腹泻以后消化不良、厌食无味等疾患。

橘 络

科普橘子妙用(橘子全身都是宝)(5)

橘络为橘囊上筋膜(维管束)。中医认为橘络味甘、淡、苦,性平;具有通络、顺气、化痰等功效,可用于咳嗽胸肋疼痛,胁肋闪挫疼痛或肝气不疏(生气、争吵、更年期等)所致胁肋胀痛的辅助治疗。单用、配用,煎水服或直接服用。

橘白和橘络的白色或淡黄的维管束,含有的橘皮甙有降低毛细血管脆性及活血、止血的双向调节作用,可用于日常生活中刀具等尖锐器皿的轻度损伤,局部消毒或冲洗后直接贴敷,可起到止血、促进伤口愈合的作用。

橘 叶

科普橘子妙用(橘子全身都是宝)(6)

中医认为橘叶味苦、辛,性平,归肝胃经,具有疏肝行气、化痰散结的功效;常用于治疗胸肋胀痛,经期乳房胀痛,乳痈等疾患;配用或直接泡水饮用。

总之橘子全身都是宝,关键在于你知多少;皮肉核络功各异,辨证食用疾病少。

烧橘子

科普橘子妙用(橘子全身都是宝)(7)

吃烤橘子治咳嗽是一个民间验方,将橘子直接放到火盆上用文火烘烤,并不断翻动,以橘皮烤干微焦为佳,稍凉后可橘皮橘肉一并吃掉。具有化痰止咳的作用,特别适合小儿。

橘子通过文火烘烤,其燥烈之性消除而药性仍存,也就是鲜橘皮在火的作用下短时间变成了陈皮;由于鲜橘子水分较大,火烤橘子就等于单个橘子水煎,也融合整个橘子各部分的功效,故此具有陈皮、橘核、橘络、橘白的综合作用。

烤橘子要掌握好火候,小火慢慢烤,以橘皮烤干微焦为佳,这样橘皮内的有效成分基本都渗入到橘肉中,而橘肉中的维生素和矿物质也不被破坏,可把橘皮、橘肉、橘络等全部食用,橘皮也不是很苦;老少妇孺皆宜,每天食用1—2个。

烧橘子是“药食同源”的最佳结合。火烧橘子是整个橘子“快速浓缩煎煮”,其辛温燥烈之性仍存,容易伤阴,所以阴虚内热的人不适合吃,吃了容易上火。

中医认为“五谷为养,五果为助······”橘子仅仅是生活中营养替代品,不能大量当做主食食用,并且要根据自身体质选择性、辨证食用,否则得所其反。

科普橘子妙用(橘子全身都是宝)(8)

作者简介

科普橘子妙用(橘子全身都是宝)(9)

杨文光副主任医师,凤庆县中医医院副院长,毕业于云南中医学院针灸推拿专业,曾到成都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昆明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进修学习,从事中医、针灸推拿工作20余年,擅长于中医常见病多发病的诊治。对骨关节、神经等系统的常见病、多发病的针灸推拿诊疗有独到的见解和研究。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