渡荆门送别的古诗鉴赏提纲(中学语文必背古诗词)

说李白,好像不能不提他的《蜀道难》这首诗对于他来说,是创作生涯中的高标。是四十年人生磨砺的感叹。这首诗大约是天宝(唐玄宗年后,742~756)初年,李白第一次到长安时写的。他也因为这首诗被在朝为官的贺知章称为"谪仙人"

渡荆门送别的古诗鉴赏提纲(中学语文必背古诗词)(1)

蜀道难 噫吁嚱,危乎高哉!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 蚕丛及鱼凫,开国何茫然!尔来四万八千岁,不与秦塞通人烟。 西当太白有鸟道,可以横绝峨眉巅。地崩山摧壮士死,然后天梯石栈相钩连。 上有六龙回日之高标,下有冲波逆折之回川。黄鹤之飞尚不得过,猿猱欲度愁攀援。 青泥何盘盘,百步九折萦岩峦。扪参历井仰胁息,以手抚膺坐长叹。 问君西游何时还?畏途巉岩不可攀。但见悲鸟号古木,雄飞雌从绕林间。 又闻子规啼夜月,愁空山。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使人听此凋朱颜。 连峰去天不盈尺,枯松倒挂倚绝壁。飞湍瀑流争喧豗,砯崖转石万壑雷。其险也如此,嗟尔远道之人胡为乎来哉! 剑阁峥嵘而崔嵬,一夫当关,万夫莫开。所守或匪亲,化为狼与豺。 朝避猛虎,夕避长蛇;磨牙吮血,杀人如麻。锦城虽云乐,不如早还家。 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侧身西望长咨嗟!

后人研究认为此诗表面写蜀道艰险,实则写自己仕途坎坷,反映了诗人在长期漫游中屡不得志的生活经历和怀才不遇的愤懑。

渡荆门送别的古诗鉴赏提纲(中学语文必背古诗词)(2)

一个豪放不羁的诗仙李白,不应该陷入 "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的失意感叹之中。

在他早年曾经有一句豪情万丈的话:"仰天大笑出门去,我辈岂是蓬蒿人"写出了李白对做官的愿望,虽然这是李白中年所作,不过豪放之意依然是清晰可见,

渡荆门送别的古诗鉴赏提纲(中学语文必背古诗词)(3)

那么李白第一次出门游历是什么样的情景呢?

渡荆门送别 渡远荆门外,来从楚国游。 山随平野尽,江入大荒流。 月下飞天镜,云生结海楼。 仍怜故乡水,万里送行舟。

译文:我乘舟渡江来到遥远的荆门外,来到战国时期楚国的境内游览。

山随着低平的原野地出现逐渐消失,江水在一望无际的原野中奔流。

江面月影好似天上飞来的明镜,云层缔构城外幻出海市蜃楼。

我依然怜爱这来自故乡之水,不远万里来送我东行的小舟。

这首是第一次离家远游时所作。他人生的前二十五年一直生活蜀地,李白这次出蜀,乘船顺水路远行,目的是到湖北、湖南一带楚国故地游览。

渡荆门送别的古诗鉴赏提纲(中学语文必背古诗词)(4)

首句"渡远荆门外,来从楚国游",直接就交代了自己这次出游的路途和目的地。这时候的诗人正值青春年轻,乘船而下,何等的意气风发,豪情万丈。

渡荆门送别的古诗鉴赏提纲(中学语文必背古诗词)(5)

"山随平野尽,江入大荒流。" 沿途风景变化多端,耸如云霄的崇山峻岭,逐渐隐退,视野的前方已是平原旷野,一个"随"字把沿途的景物变成了一幅流动的画面,作者纵情观赏领略祖国的大好河山, 视域顿然开阔,别是一番景色。

渡荆门送别的古诗鉴赏提纲(中学语文必背古诗词)(6)

不论是起伏的山峦,还是平坦的原野;不论是浩荡的长江,还是辽远的荒原。作者的视野是如此阔大,这正反映出年青时的诗人,胸怀天下的气度。

渡荆门送别的古诗鉴赏提纲(中学语文必背古诗词)(7)

颈联"月下飞天镜,云生结海楼",长江流过荆门,流速减缓,江面变得平静,恰值天朗月圆之夜,诗人站在船上俯视江面,明朗的月亮在水中的倒影好像天上飞下来的一面明镜似的。白天,仰望远方,云彩兴起,变幻无穷,结成了海市蜃楼般的奇景。

渡荆门送别的古诗鉴赏提纲(中学语文必背古诗词)(8)

这一联中,以水中明月如圆镜来衬托江水的平静,以天上的云彩构成海市蜃楼来衬托江岸的开阔和天空的高远。颔颈两联,诗人通过自己的远游感受,为我们展现了由蜀地到楚国一路上绮丽壮观的风光,体现出来诗人浪漫主义的气息,面对这壮阔的大地,看着这流经故乡的江水,诗人不仅起了思乡之情。

渡荆门送别的古诗鉴赏提纲(中学语文必背古诗词)(9)

尾联,"仍怜故乡水,万里送行舟",意思是我还是怜爱故乡的水,流过万里送我远行。诗人从小随父亲生活在蜀地,二十五岁才第一次出门远游,初次离别,他怎能不无限留恋,依依不舍呢?但诗人非常巧妙的把自己的思念之情转化到故乡水的身上,不明说自己思念故乡,而说故乡之水恋恋不舍地一路送我远行,怀着深情厚意,万里送我远行,把江水拟人化,却巧妙的表达出自己对故乡的无限情思。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