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下册老王(部编版七年级下册语文课文老王学习内容全解)
【课文内容】
我常坐老王的三轮。他蹬,我坐,一路上我们说着闲话。
据老王自己讲:北京解放后,蹬三轮的都组织起来,那时候他"脑袋慢","没绕过来","晚了一步",就"进不去了",他感叹自己"人老了,没用了"。老王常有失群落伍的惶恐,因为他是单干户。他靠着活命的只是一辆破旧的三轮车。有个哥哥,死了,有两个侄儿,"没出息",此外就没什么亲人。
老王只有一只眼,另一只是"田螺眼",瞎的。乘客不愿坐他的车,怕他看不清,撞了什么。有人说,这老光棍大约年轻时不老实,害了什么恶病,瞎掉了一只眼。他那只好眼也有病,天黑了就看不见。有一次,他撞在电杆上,撞得半面肿胀,又青又紫。那时候我们在干校,我女儿说他是夜盲症,给他吃了大瓶的鱼肝油,晚上就看得见了。他也许是从小营养不良而瞎了一眼,也许是得了恶病,反正同是不幸,而后者该是更深的不幸。
有一天傍晚,我们夫妇散步,经过一个荒僻的小胡同,看见一个破破落落的大院,里面有几间塌败的小屋;老王正蹬着他那辆三轮进大院去。后来我在坐着老王的车和他闲聊的时候,问起那里是不是他的家。他说,住那儿多年了。
有一年夏天,老王给我们楼下人家送冰,愿意给我们家带送,车费减半。我们当然不要他减半收费。每天清晨,老王抱着冰上三楼,代我们放入冰箱。他送的冰比他前任送的大一倍,冰价相等。胡同口蹬三轮的我们大多熟识,老王是其中最老实的。他从没看透我们是好欺负的主顾,他大概压根儿没想到这点。
"文化大革命"开始,默存不知怎么的一条腿走不得路了。我代他请了假,烦老王送他上医院。我自己不敢乘三轮,挤公共汽车到医院门口等待。老王帮我把默存扶下车,却坚决不肯拿钱。他说:"我送钱先生看病,不要钱。"我一定要给钱,他哑着嗓子悄悄问我:"你还有钱吗?"我笑着说有钱,他拿了钱却还不大放心。
我们从干校回来,载客三轮都取缔了。老王只好把他那辆三轮改成运货的平板三轮。他并没有力气运送什么货物。幸亏有一位老先生愿把自己降格为"货",让老王运送。老王欣然在三轮平板的周围装上半寸高的边缘,好像有了这半寸边缘,乘客就围住了不会掉落。我问老王凭这位主顾,是否能维持生活,他说可以凑合。可是过些时老王病了,不知什么病,花钱吃了不知什么药,总不见好。开始几个月他还能扶病到我家来,以后只好托他同院的老李来代他传话了。
有一天,我在家听到打门,开门看见老王直僵僵地镶嵌在门框里。往常他坐在蹬三轮的座上,或抱着冰伛着身子进我家来,不显得那么高。也许他平时不那么瘦,也不那么直僵僵的。他面如死灰,两只眼上都结着一层翳,分不清哪一只瞎,哪一只不瞎。说得可笑些,他简直像棺材里倒出来的,就像我想象里的僵尸,骷髅上绷着一层枯黄的干皮,打上一棍就会散成一堆白骨。我吃惊地说:"啊呀,老王,你好些了吗?"
他"嗯"了一声,直着脚往里走,对我伸出两手。他一手提着个瓶子,一手提着一包东西。
我忙去接。瓶子里是香油,包裹里是鸡蛋。我记不清是十个还是二十个,因为在我记忆里多得数不完。我也记不起他是怎么说的,反正意思很明白,那是他送我们的。
我强笑说:"老王,这么新鲜的大鸡蛋,都给我们吃?"
他只说:"我不吃。"
我谢了他的好香油,谢了他的大鸡蛋,然后转身进屋去。他赶忙止住我说:"我不是要钱。"
我也赶忙解释:"我知道,我知道--不过你既然来了,就免得托人捎了。"
他也许觉得我这话有理,站着等我。
我把他包鸡蛋的一方灰不灰、蓝不蓝的方格子破布叠好还他。他一手拿着布,一手攥着钱,滞笨地转过身子。我忙去给他开了门,站在楼梯口,看他直着脚一级一级下楼去,直担心他半楼梯摔倒。等到听不见脚步声,我回屋才感到抱歉,没请他坐坐喝口茶水。可是我害怕得糊涂了。那直僵僵的身体好像不能坐,稍一弯曲就会散成一堆骨头。我不能想象他是怎么回家的。
过了十多天,我碰见老王同院的老李。我问:"老王怎么了?好些没有?"
"早埋了。"
"呀,他什么时候······"
"什么时候死的?就是到您那儿的第二天。"
他还讲老王身上缠了多少尺全新的白布--因为老王是回民,埋在什么沟里。我也不懂,没多问。
我回家看着还没动用的那瓶香油和没吃完的鸡蛋,一再追忆老王和我对答的话,捉摸他是否知道我领受他的谢意。我想他是知道的。但不知为什么,每想起老王,总觉得心上不安。因为吃了他的香油和鸡蛋?因为他来表示感谢,我却拿钱去侮辱他?都不是。几年过去了,我渐渐明白:那是一个幸运的人对一个不幸者的愧怍。
【文章分析】
《老王》是当代文学家杨绛于1984年创作的一篇回忆性散文。文章以"我"与老王的交往为线索,回忆了老王的几个生活片段,刻画了一个穷苦卑微但心地善良、老实厚道的"老王"形象,表达了作者一家对老王那样不幸者的关心、同情和尊重。作者也提出了一个引人深思的问题:社会应不应该以人道主义精神来关心不幸者。
【背景介绍】
1966年,“文化大革命”爆发,钱钟书、杨绛均被“揪出”,被认为是“资产阶级学术权威”、“反动学术权威”,打入了“牛鬼蛇神”的阵营。有人写大字报诬陷钱钟书轻蔑领袖著作,钱钟书夫妇用事实澄清了诬陷。1969年11月,钱钟书作为“先遣队”去河南的“五七干校”接受劳动锻炼,1970年7月,杨绛也来干校,1970年6月,钱钟书夫妇的女婿德一因“五一六”案被迫含冤自杀。1972年3月,钱钟书夫妇由干校回家,遭到了住在他们家的“革命男女”的毒打、迫害,三人被迫离家逃走,在外过了三年的流亡生活,1977年2月才搬入三里河新居。“文化大革命”期间,杨绛一家人受尽了屈辱和蹂躏。
《老王》作于1984年。这是一篇回忆性的散文,是作者在文化大革命的背景下写的。作者记叙了自己从前同老王交往中的几个片段,当时正是“文化大革命”时期,是一个荒唐动乱的年代,作者夫妇被认为是“反动学术权威”,被下放到干校劳动锻炼去了但是,任何歪风邪气对老王都没有丝毫影响,他照样尊重作者夫妇。由此与老王的交往深深的印刻在了作者的脑海之中。
“蹬三轮的都组织起来”,是指北京解放后,即1956年起全国倡导的“公私合营”,要求把各个行业的人都组织起来,反对私营,反对单干。后来因为要彻底地反对所谓“阶级压迫”,不准“骑在劳动人民头上作威作福”,三轮就被取缔了。那是中国的一段荒唐的历史。
【学习目标】
1、揣摩重点段落,体会作者遣词造句的用心。(重点)
2、感受人物特点,体味人格光芒。(重点)
3、学会善待他人,关注生活中的弱者。(难点)
【字词积累】
塌败(tā ) 惶恐(huánɡ ) 田螺眼(luó )荒僻(pì ) 杨绛(jiànɡ) 侮辱 (wǔ )
翳 (yì ) 取缔(dì ) 凑合 (còu )伛(yǔ ) 愧怍(zuò ) 镶嵌( xiānɡ qiàn )
攥着(zuàn) 滞笨( zhì ) 骷髅( kū lóu )
【失群】动物或人找不到原来的群体。
【落伍】比喻人或事物跟不上时代。
【惶恐】惊慌害怕。
【荒僻】荒凉偏僻。
【取缔】明令取消或禁止。
【滞笨】呆滞笨拙。
【愧怍】惭愧。
【作者介绍】
杨绛,钱钟书夫人,原名杨季康,生于1911年,江苏无锡人。作家、文学翻译家。1932年毕业于苏州东吴大学。1935——1938年留学英法,回国后曾在上海震旦女子文理学院、清华大学任教。1949年后,在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外国文学研究所工作。主要译著有《堂·吉诃德》,散文集《干校六记》《将饮茶》等,长篇小说《洗澡》长篇纪实散文《我们仨》。
杨绛文学作品语言的成功是有目共睹的。其沉定简洁的语言,看起来平平淡淡,无阴无晴,然而平淡不是贫乏,阴晴隐于其中,经过漂洗的苦心经营的朴素中,有着本色的绚烂华丽,干净明晰的语言在杨绛笔下变得有巨大的表现力。有时明净到有些冷,但由于渗入诙谐幽默,便平添几分灵动之气,因而使静穆严肃的语言自有生机,安静而不古板,活泼而不浮动,静中有动,动还是静。沉静诙谐中有沉着老到、雍容优雅的气派,锋芒内敛后的不动声色,有种静穆超然的中和之美。
杨绛说:“惟有身处卑微的人,最有机缘看到世态人情的真相。”
经历过时代和命运的剧烈起伏,杨绛对人性的认识更加深刻。她非常感念那些在苦难岁月中保持高贵人性,在自己一家落难时,释放善意,甚至施以援手的普通人。老王就是这样一位令作者夫妇难忘的布衣之交。文章作于1984年。这是一篇回忆性的散文。
【结构梳理】
课文可以分为三个部分:
第一部分(1-4):作者简要介绍老王的基本情况,表现他生活艰苦。
第二部分(5-16):回忆与老王交往的几个片段,表现他的“善”。
第三部分(17-22):写老王的去世和“我”的感触。
【句子分析】
1.我常坐老王的三轮。他蹬,我坐,一路上我们说着闲话。
“说着闲话”说明“我”和老王关系融洽,自然地引出下文。
2.他靠着活命的只是一辆破旧的三轮车。
“只是”“破旧”形象地写出了老王之贫寒,生活之拮据。
3.有个哥哥,死了,有两个侄儿,"没出息",此外就没什么亲人。
简要介绍老王的家庭情况,说明老王是一个孤苦伶仃的人,叙述中流露出作者对老王深深的同情。
4.他也许是从小营养不良而瞎了一眼,也许是得了恶病,反正同是不幸,而后者该是更深的不幸。
连个“也许”是不确定的意思,表明是作者的猜测,从中可以看出老王的身世无人知晓,他从不被人重视。
5.有一天傍晚,我们夫妇散步,经过一个荒僻的小胡同,看见一个破破落落的大院,里面有几间塌败的小屋;老王正蹬着他那辆三轮进大院去。
“破破落落”“塌败”“小”写出老王居住条件之差,突出了老王生活之“苦”。
6.有一年夏天,老王给我们楼下人家送冰,愿意给我们家带送,车费减半。我们当然不要他减半收费。每天清晨,老王抱着冰上三楼,代我们放入冰箱。他送的冰比他前任送的大一倍,冰价相等。
“车费减半”“大一倍”“冰价相等”,表明老王一简单直接、实实在在的方式表达善意,就是对这家人多出力、少收钱,表现了老王的忠厚、诚实、本分和善良,也表明老王与“我们”结下了深厚的情谊。“前任”一词简练之极,大词小用,又很风趣。
6.幸亏有一位老先生愿把自己降格为"货",让老王运送。
“降格为‘货’”,语言风趣幽默。“幸亏”一词,表现了老王生活越来越困难。
7.我问老王凭这位主顾,是否能维持生活,他说可以凑合。
“凑合”一词说明老王赚的钱只能勉强维持生活。
8.开始几个月他还能扶病到我家来,以后只好托他同院的老李来代他传话了。
“传话”一词说明老王的病情越来越严重了,为下文写老王给“我”送东西时不成人形的模样做铺垫。
9.有一天,我在家听到打门,开门看见老王直僵僵地镶嵌在门框里。
“镶嵌”一词运用夸张的手法,表现老王瘦弱无力、身体僵硬、毫无生气的病态,暗示老王离大去之日不远了。
10.也许他平时不那么瘦,也不那么直僵僵的。他面如死灰,两只眼上都结着一层翳,分不清哪一只瞎,哪一只不瞎。
外貌描写,刻画出老王的外貌特征,突出他的身体极度虚弱,为下文写他的去世做铺垫。
11.说得可笑些,他简直像棺材里倒出来的,就像我想象里的僵尸,骷髅上绷着一层枯黄的干皮,打上一棍就会散成一堆白骨。
外貌描写,生动形象地写出了老王的病态和衰老,为下文写他的去世埋下伏笔。
12.我强笑说:"老王,这么新鲜的大鸡蛋,都给我们吃?"
“强笑”一词含蓄透露出“我”见到老王病成那个样子,还拿东西来谢“我们”,心里有说不出的悲酸和感动。
13.他只说:"我不吃。"
简短的话语透露出老王的朴实、憨厚,读来叫人心酸。
14.我也赶忙解释:"我知道,我知道--不过你既然来了,就免得托人捎了。"
“我知道”重复两次,表明作者对老王的尊重,因为老王强调了“我不是要钱”。“不过……既然……就……”的句式强化了委婉的语气,表明作者怕老王不好意思收钱,以此方式让老王体面地收钱。
15.他也许觉得我这话有理,站着等我。
老王怕“我”真的托人给他送钱,平白给“我”添麻烦,所以“站着等我”。体现了老王善于为他人着想的优秀品质。
16.我把他包鸡蛋的一方灰不灰、蓝不蓝的方格子破布叠好还他。他一手拿着布,一手攥着钱,滞笨地转过身子。我忙去给他开了门,站在楼梯口,看他直着脚一级一级下楼去,直担心他半楼梯摔倒。
“攥”“滞笨”“直着脚”形象地写出了老王离开时的情形,突出了老王病情的严重,为下文写老王的去世埋下了伏笔。
17.等到听不见脚步声,我回屋才感到抱歉,没请他坐坐喝口茶水。
感到抱歉,足见“我”的平等观,也反衬出了老王知恩图报的崇高品质。
18."早埋了。"
这是老李对老王的死的叙述,语调平淡,也从侧面表现了老王的孤苦无依。
19.但不知为什么,每想起老王,总觉得心上不安。
“心上不安”既写出了“我”对老王的愧疚之情,又表现了“我”的善良与对底层劳动者的同情与关心。
20.那是一个幸运的人对一个不幸者的愧怍。
揭示全文主旨。这句话将文章的主题上升到社会问题的高度,让人深省:一个社会总有幸运者和不幸者,幸运者要关怀不幸者,关注他们的命运,帮助他们改善处境。
【内容梳理】
1.文章写了那几件事?这几件事又具体说明了老王是怎样的人?
第一件事:送冰 老实巴交 不贪钱财
第二件事:送钱先生去医院 帮助别人 不图回报
第三件事:改装三轮 体贴顾客 无微不至
第四件事:送鸡蛋香油 感谢关怀 知恩图报
2.老王的生活很苦,表现在:
A、靠一辆破旧的三轮车活命。
B、打了一辈子光棍,孤苦伶仃。
C、眼睛不好,瞎了一只眼。
D、住在荒僻的小胡同,塌败的小屋。
E、“文革”期间载客的三轮车被取缔,他的生计就更加窘迫,只能凑合着打发日子。
3.老王的善良表现在哪里?
A、愿意给我们家带送冰块,车费减半。
B、送钱先生看病,不要钱,拿了钱还不大放心,担心人家看病钱不够。
C、受了人家的好处,总也不忘,总觉得欠了人情,去世前一天还硬撑着拿了香油、鸡蛋上门感谢。
4.你怎么看待老王送鸡蛋香油的行动?为什么重病还坚持亲自送礼?
感激“我”家平时对他的关心照顾
5.为什么老王说不收钱但又把钱收下?
理解“我”不愿意白接受礼物的想法
6. 读懂《老王》这篇课文,哪一句话特别重要?
那是一个幸运的人对一个不幸者的愧怍。
“幸运的人”指作者,“不幸者”指老王。 一个社会总有幸运者和不幸者,幸运者有责任关爱不幸者,关注他们的命运,让他们也过上好日子,帮助他们改善处境。作为一个幸运者,作者回想起来,自己对老王的关爱还很不够,所以感到“愧怍”。
再从深层次上说,作者的这种“愧怍”并不仅仅是出于她的善良,或者是对不幸者的同情,而是在严厉地自我审视和剖析后,清楚地看到双方情感付出的不对等而产生的。如果说以前作者对于老王多少有一种居高临下的同情和怜悯,那么此时此刻,她已经开始仰视老王那纯净的心灵。作者的这种自我审视与自省,让我们看到一个有良知的知识分子坦荡而真实的灵魂。
“不幸”的真正含义:老王把“我”当成了朋友,甚至是亲人,而“我”却没有把他当成朋友,更别说亲人了,若干年后,“我”渐渐明白了老王的心意,于是觉得自己做了对不起老王的事,所以感到愧怍。
7.别人如何对待老王?
不愿坐他的车;叫他“老光棍”;恶意的揣测他眼睛瞎掉的原因。
8.与老王交往的作者一家人又是怎样的人?具体表现在哪些地方?
A、照顾老王的生意,坐他车;
B 、老王再客气,也付给他应得的报酬;
C、老王送来香油鸡蛋,不能让他白送,也给了钱;
D、关心老王的生计:三轮车改装后,生意不好做,关切询问他是否能维持生活。
E、她的女儿也如她一样善良,送老王大瓶鱼肝油,治好他的夜盲症。
9.作者一家对老王那样的不幸者那么关心、爱护是抱有一种什么观念? 社会地位、生活条件比较优越的人往往瞧不起卑微者,要有什么精神才能像作者那样尊重人、理解人、关心人?
平等观念;人道主义精神互敬互爱精神。
10.文中多次提到“我”付钱给老王,画出相关的语句,想一想:在“我”和老王的交往中,钱起到什么作用?
老王给“我”提供了帮助,不肯拿钱,说明老王心好,老实厚道,有良心,关心人。
他需要钱,可是他做生意从不多收一分钱,而且非常讲感情,讲仁义,常愿意尽义务,或者少收钱。
“我”执意付钱给他,体现了“我”对老王那样的不幸者的关心、同情和尊重。
钱成了“我”和老王交往中传递爱心的载体,同时,对刻画人物形象、表现主题起到重要的作用。
11.课文怎么安排组织材料?
按逻辑顺序介绍老王的基本情况;按时间顺序介绍老王的工作与为人。
12.贯穿材料的线索是什么?
作者与老王的交往
13.课文详细写了“老王死前来送香油鸡蛋”,作者为什么要详写这部分内容?
因为这部分内容记叙的是集中体现了作者一家与老王珍贵友情的一幕,也是老王向作者一家表达敬意,令作者既感动又愧怍的一幕。
14.在这部分中,又为什么要详写老王的肖像、神态以及“我”的心理活动?
阅读前文,读者印象中的老王应该是一个面目和善的老人。而当作者“开门看见老王直僵僵地镶嵌在门框里”, 画风突变,令人不由联想到“相框中的遗像” ;“直僵僵” “他面色死灰两只眼上都结了一层翳,”这副恐怖面容,不由令人联想到僵尸。作者接着描述了自己的心理活动:“他简直像棺材里倒出来的,……散成一堆白骨。”作者已隐约感到老王身上散发的死亡气息了。为后文自责因受惊吓而忽略老王的心意作铺垫。
15.怎么理解作者所说的“可是我害怕得糊涂了”?
一是本能的被老王骇人的病容吓倒了;二是担心老王马上就会倒下,在害怕的心理条件下,条件反射的拿钱给老王,也没请他坐坐喝口茶水,事后看起来确实有失礼貌,显得“糊涂”。
16.杨绛一家人在那个特殊的年代里受尽了屈辱和蹂躏,而杨绛面对老王却说自己是一个幸运的人,还照顾老王,从她身上我们还能看到了一种怎样的品质?
对待苦难的博大胸襟和宽容态度,以及她人性中的善良光辉:那就是忘却自己的痛苦,牵挂别人的不幸,对不幸者心存一份善念,给予一份爱心。
【中心思想】
这篇散文以“我”与老王的交往为线索,回忆了老王的几个生活片段,刻画了一个穷苦卑微但又心地善良、老实厚道的人物形象,表达了作者一家对老王那样的不幸者给予的关心、同情和尊重,同时也含蓄地提出了“关怀不幸者”这一社会问题。
【写作练笔】
写一篇读后感。聚焦疫情下:那些令你感动的普通人,做出了哪些不平凡的举动,让我们感悟到善良、真诚与互助等品质的美好可贵?写300字左右的片段记录下来。
【阅读扩展】
我们草草吃过晚饭,就像小学生做手工那样,认真制作自己的牌子……做好了牌子,工楷写上自己的一款款罪名,然后穿上绳子,各自挂在胸前……有一天大雨骤冷,忽有不知何处闯来的红卫兵,把各所“揪出来”的人都召到大席棚里,押上台去“示众”。还给我们都带上报纸做成的尖顶高帽。在群众愤怒的呵骂声中,我方知我们这一大群“示众”的都是“牛鬼蛇神”。我偷眼看见同伙帽子上都标着名目,如“黑帮”、“国民党特务”、“苏修特务”、“反动学术权威”、“资产阶级学术权威”等等。 一位中年干部不知从哪里找来一块污水浸霉发黑的木板,络上绳子,叫我挂在颈上,木板是滑腻腻的,挂在脖子上很沉,我戴着高帽,举着铜锣,给群众押着先到稠人广众的食堂去绕一周,然后又在院内各条大道上“游街”。他们命我走几步就打两下锣,叫一声“我是资产阶级知识分子!”背后还跟着七长八短一队戴高帽子的“牛鬼蛇神”……
──杨绛回顾文革岁月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