松阳最后的古村(最后的江南秘境)

“最后的江南秘境”,“活着的清明上河图”……深藏在浙江丽水深山里的松阳古县城,被旅游者赋予太多美好的形容。四处分布的古村落,斑驳的老屋,古旧的街道,传统的习俗,时间仿佛停滞,游人在历史中穿行。

然而,这“活着的清明上河图”,一度也面临成片古旧民居成危房的尴尬境地,而一旦这些老屋成为废墟,再美的人文风景也就没了人气与灵气。几年前开始的松阳老屋拯救行动,让老村落活了过来,更关键的是,老手艺人纷纷返乡,给这些村子留下了一支穿梭在古建筑间的工匠队伍。只要有这支队伍,至少今后十几年,“最后的江南秘境”不愁没人守护。

松阳最后的古村(最后的江南秘境)(1)

松阳手艺人修老屋现场。受访者供图

“大木匠”六年救了160座老房子

“修古建筑比建新房子更难,里边有太多隐藏结构。”今年26岁的叶彦杰,从部队退役后便接过了父亲叶常贤的手艺,虽然已经从事这行五年多,但叶彦杰遇到问题还会时不时请教 “师父”。面对枯燥的学艺,叶彦杰说自己是个倔脾气,“只要能把修古建筑这件事做好了,别的啥也难不住我。”

古建筑修缮工艺有严格的要求,在没有设计图纸的情况下,要修旧如旧,最大程度还原古建本身。在叶彦杰并不算长的修缮经验中,他修过的古建筑隐藏结构多、建筑工艺复杂多样、建筑用材还各有不同。

父亲叶常贤今年57岁,16岁时拜师学艺,有数十年古建筑修缮经验,仅从2016年至今就修了当地160多座古建老屋,是德高望重的“大木匠”。大木匠不同于现代装修中的木工,由于松阳当地的建筑多为木结构,大木匠是早先当地人建房子离不开的真正老师傅,一个大木匠的手艺决定着整个建筑的好坏。

在叶彦杰的记忆中,父亲干这一行早年并不是很吃香。在自己还没出生之前,父亲就不得不改行另谋出路,直到2008年,才重新捡起了这门手艺,做起了包括老屋在内的各种古建筑的修缮工作。

松阳最后的古村(最后的江南秘境)(2)

松阳修缮老屋现场。受访者供图

最初学手艺的日子,叶彦杰对父亲的各种老木工活儿其实不以为然,他甚至觉得,“用铁钉固定一下就行了。”可是,这个想法遭到了父亲的严厉批评,“这你就不懂了,修文物是不能用铁钉的。”因为观念上的差异,父子俩少不了经常争论,但也正是这种争论,让叶彦杰对什么是老手艺、什么是修旧如旧有了切身的认识。

在参与拯救老屋行动过程中,叶彦杰和父亲负责的团队获得了修缮资质,现在父子俩的队伍中有38个手艺人,平均年龄超过50岁,像叶彦杰一样的年轻人非常罕见。“现在学这门手艺的同龄人太少了,干这行比较辛苦,需要学徒两年半到三年才能出师,可惜年轻人多数静不下心来学手艺。”

跋涉数十公里寻找老瓦片

老屋建筑是传统村落的重要组成部分,农户对世世代代居住的祖宅是有感情的,6年前开始的拯救老屋行动,更让当地人对老屋有了坚持下去的信心。在松阳有一户人家,丈夫生病做手术急需用钱,正好有商贩要高价买家里老房子上的木雕,但一家人商量许久后还是坚持没卖。

但普通人家想保存老屋,确实有太多困难。松阳古建大多是始建于明清至民国时期,其中明代古建筑较少,清代与民国时期的建筑居多,老屋大多为夯土墙结构,世代人聚居传承,产权复杂、居住人口多,这些都增加了老屋的修缮难度。

在叶彦杰参与修缮的老屋中,玉岩村有栋老屋里有19户人家,常住人口100多人。仅修缮这栋房子,工匠队就花费了七个月的时间,“需要和每个村民进行沟通,了解他们的需求。”

古建筑通常没有设计图纸,上百年的各种改造经常让老房子面目全非,仅剩下主体结构。2021年,叶彦杰在修缮七村一座祠堂的时候,发现一些难以确认的痕迹,为了搞清楚具体结构,多次跟村里老人沟通后才知道,原来祠堂里曾经有一对左右对称的仙鹤,如今只有一边留下了些许痕迹,若非老人的口述,没人能了解到祠堂原来的设计。

松阳最后的古村(最后的江南秘境)(3)

在松阳,有些老屋屋顶经过风雨冲刷,已经难辨之前的结构样貌,在修缮中一点点找回之前的样子。受访者供图

老房子大多是村民就地取材。在松阳,杉木建筑居多,为了确保不改变文物的原状,小到一个窗框尺寸与屋顶瓦片,大到整体风格,工匠们对修缮都有严格的要求。有时为了找到合适的旧瓦片,父子俩会到几十公里外的村落找上好几天甚至半个月。

能修不换的工匠心

经过松阳拯救老屋行动后,“能修不换”成为当地工匠们的共识,也是严格秉持的原则。

在玉岩镇大岭脚村叶氏宗祠里,有一根直径75厘米的大梁,表面雕刻十分精美,但中间已经蛀空,霉烂到手指头可以直接戳进去。工匠吴炳松犯了难,建议直接换新,村民也提出了换新的建议。不过,“老屋办”要求“既保证结构安全,又保留文物价值”,逼着吴炳松钻研起贴皮拼接技术,最终完成了这项看似不可能完成的任务。吴炳松说,连族人们最后都看不出来大梁是修补过的。

松阳最后的古村(最后的江南秘境)(4)

修缮松阳蔡氏宗祠。受访者供图

能修不换,对生活中更倾向换新构件的村民来说,有时候并不完全理解。工匠曾荣华就曾遇到过这样的质疑,“为什么只修不换?你们只修补太不负责任了!”对工匠来说,其实换新比修复挣钱更多,但修缮队伍一直遵循的原则就是不能单单为了利益而修缮。曾荣华向村民反复解释,老屋是文物建筑,只要不影响安全使用,就不能轻易更换构件,才能最大限度保持文物的原状。

在松阳县拯救老屋行动中,对修与换进行了明确划定。比如老屋地面,原来是三合土地面,住户改为了水泥地面,是保留还是要修复,要根据其位置来判断,公共区域建议修复,附房区域允许保留,三合土表面磨损较小可保持现状。

工匠回流把技术留在当地

明清以来,松阳一直是出建筑工匠的地方,近些年,当地的派系和技艺相继面临失传。拯救老屋行动中,这些老手艺人有了一波回乡潮。其间,松阳县培育了2000余传统工匠,30多支队伍,累计参与项目的传统工匠有千余人,形成了“松阳工匠”品牌。

在三都乡,有一批被称为“三都帮”的传统工匠,典型的代表就是曾荣华的队伍,夯墙、翻瓦、大木等工匠全都来自三都本地,形成了三都工匠修缮三都老屋的景象。工匠曾信亮是三都乡有三十多年木匠经验的老师傅,他原本以为自己的手艺没有用武之地了,后来去了杭州从事装修行业。家乡开始拯救老屋后,他带着儿子回来修老屋,一年多时间,接了五个老屋项目,原来的队伍也增加到20人。

松阳最后的古村(最后的江南秘境)(5)

松阳村民也参与到修老屋行动中,自己挑土修房。受访者供图

浙江省古建筑设计研究院遗产五室主任黄贵强说,“拯救老屋项目不但把老百姓的房子修好了,还把本土工匠培养出来了。”2021年,松阳县还推荐叶常贤到松阳职业技术学校担任老师,传授修缮古建的手艺,现在叶常贤每周去一次学校,给40多名学生教课。

在松阳,叶彦杰和父亲的手艺已经很有名气,有时候也能接到外地的活儿,但大多时间父子俩还是在松阳修老房子。最近,他们正在修缮当地历史上一处大户人家的老屋,房屋上的木雕繁复精美,极具年代感。“比起赚钱,我们这些工匠师傅更加在意的是自己的名声。”叶彦杰说,工匠们有时会在建筑上“留痕”,柱子是什么日子做的、什么时候拼的,手艺人会给予标注命名,也正是这种“命名”,让修老房子这件事对工匠来说,不再仅仅是一份工作,“如同在参与一段历史,我们工作的痕迹,将与这些老屋一直延续下去”。

新京报记者 耿子叶

编辑 张树婧 校对 赵琳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