瑜伽中的最深层含义(瑜伽的中心内容是觉知)

瑜伽中的最深层含义(瑜伽的中心内容是觉知)(1)

《瑜伽经》里提到:

瑜伽的意思是,

控制自我心念的波动,

还觉知者本来面目!

这句话看上去简单,可是细思却觉深奥。有人说瑜伽练习的中心词是“控制”,瑜伽者如果能严格控制自我的言行,心里无欲求,才能让自己内心平静。但是控制本身也意味着压抑和抗拒,即把不被允许的行为隐藏起来,让自己成为内心纯洁、意念平静的瑜伽练习者。

如果对平静和纯洁也成了一种渴求的话,会生出更多的痛苦和执念。所以瑜伽的中心意义并非控制,而是“觉知”。当觉知成为一种自然的行为时,你心念的波动也会逐渐平静,如此你便回到了本来真实的样子。

瑜伽中的最深层含义(瑜伽的中心内容是觉知)(2)

什么是觉知?

所谓觉知分两部分内容:觉察与知识!

觉察是对当下的专注力,是回归身心的定力,是实践行动力。当你亲自经历一些人、情、事的时候,你的身体会因外界的触动而生出感觉,比如肩颈的紧张、胸腔的烦闷、四肢的乏力等。你进而会因种种感觉体验而心生痛苦、恐慌、烦躁、喜悦等情绪波动。如果你强行抑制不好的情绪,或心有执念,期待好的情绪,就会让你无法专注于静坐冥想和瑜伽练习。期待本身就是在排斥,会造成更多的痛苦!

处理这些情绪的方法是解决问题产生的根源,比如你的工作一有调动或别人做事能力比你强的时候,你感受到了压力,就会生出焦虑或痛苦。于是你会习惯性地埋怨领导对你不器重,同事对你不信任不友好等等。这种在外界找原因的习惯会让你反复抗拒单位的安排和变动,并时时防范和敏感对待。

实际的问题不是外面的变化,而是你个人内心的危机感。

解除危机的方法是通过学习提升自我内在能力,给自己的发展方向设立清晰定位。改变不了环境就改变自己,从内在破除自我执念,在实际行动中战胜恐惧,你才能让内心平静地回归当下。

我一位朋友和我提起说,自己三十多岁了,职场中三十多岁的女人精力和能力以及耐力,包括思维能力都不够了,远远不及二十多岁的年轻人。所以一有工作调整,她就特别紧张。前几天给她变动了岗位,她工作的内容轻松了很多,不用经常出差谈客户了。可是也意味着自己的能力在减退,不敢想象几年后,她还会不会在这家公司。在片刻的焦虑后,她开始思考未来的发展方向,于是果断报班学习小语种课程,让自己发挥语言的优势,获得一技之长,在其他岗位发挥个人价值。

不安情绪出现的时候,不要深陷在情绪的漩涡,而要对自己进行觉察,了解自己惶恐的是什么,又该如何去面对。当重新调整思路,重新踏上征程,内心就会别有力量,也会专注地投入工作当中。

所以别误解了“专注”,专注不是强行控制就能实现的,而是重新调整再建力量,是排除隐患解决问题,是无畏前行目标精准的勇气和定力。

瑜伽中的最深层含义(瑜伽的中心内容是觉知)(3)

那什么是知识呢?

知识是在所看所听所行中去思考积累,并获得成长的经验。

当我们经历一些困境时,只有勇气胆量,却缺乏知识引领,那么你所行动的方向或许是盲目的。

比如你感受到了工作的压力和痛苦,如果没有系统的心灵知识引领,你无法辨识压力是因何而来,解决压力的方法是什么。当你通过思考,找到方法后,你的实践路途中就多了一点经验,蓄积了新的知识,储备了新的能量,也让你在未知的行程中,在心里加了一道防护牌,给你更有力的引领。

那么《瑜伽经》本身就是瑜伽哲学的知识引领,也正因为帕坦伽利在《瑜伽经》中详解了瑜伽练习的八支分法,让瑜伽有了理论的基础,练习者在瑜伽练习中有法可循。

理论既是对实践结果的总结,又是验证实践的开始。两者是相辅相成的。

白岩松说过,现代化网络让我们很容易获得碎片化的知识,从而让我们觉得学习是很轻松的事情。然而,如果这些轻易获取的知识没有被你总结和运用到实践中,你所获得知识就没有形成系统的结构,并上升到智慧的领域。

其意思是说,如果你只满足于自我学习知识的乐趣,却没有通过实践去验证知识,那么你所学的知识是表面的。或者你只是满足了个人的成就感,而没有把知识升华为能够服务输出的能量,没有得到验证的知识,是无法确保其实用性的。

就好比很多瑜伽练习者偏执地学习理论,却不愿参与身体体式的实践,这样的瑜伽知识也只是纸上谈兵。

所以作为瑜伽者,要通过实践去思考,去学习和提升自己,并进一步把知识运用到实践当中,如此你才能通过自己的实践真正懂得什么是瑜伽,什么是觉知,如何让身心息共同参与到瑜伽的练习中。如此你才能真正运用瑜伽的智慧,让自己越来越好!

本专栏详细讲解瑜伽内在呼吸控制法,带你认识瑜伽更深的练习方法。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