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熙王朝魏东亭为啥被贬(魏东亭因何事被康熙如此贬斥)

康熙是大清入关以后的第二任皇帝,和汉文化的交融还处于初期。江南是什么地方?江南是南方士子集中之地,是明朝政治的根基所在。

满清入关后,清朝对南方的治理在洪承畴等人的引领下,取得较为长足的进展,但是南方士子的归顺之心并非已经完成,反清复明的浪潮此起彼伏,暗流涌动,在《康熙王朝》中,以假朱三太子杨起隆为主的三郎香会就是其中之一。在很多文学作品中,比如金庸小说《鹿鼎记》,红花会,神龙教都属于反清复明组织,在康熙年代尤为猖獗。

康熙王朝魏东亭为啥被贬(魏东亭因何事被康熙如此贬斥)(1)

从总督到知县,魏东亭因何事被康熙如此贬斥?

台澎地区,泛指台湾、澎湖、金门、马祖等地区,历来都是中国的领土,自郑成功赶走荷兰殖民者之后,算是又回归到我国领土,台湾郑氏因为此功被明朝皇帝赐为国姓爷。一段时间以来,台湾在郑氏集团的经营下,经济和政治一直发展得很好,台湾和内陆比如福建等地商贸往来发达,经济运行良好。

大清入关以后,一直打到南边,因此,郑成功的军队为了保证台海经济贸易(台湾依靠大陆的经济往来支持财政),与清军也常常发生冲突斗争,但是大清终究是骆驼体大,郑氏只得不断缩小在内陆的领地,最终全部退往台湾弹丸之地。到康熙年间,郑成功已死,由他的儿子郑经继承王位,继续与隔海相望的大清对峙抗衡。在台湾,经历了郑氏两代人的经营,台湾民众只知有郑氏而不知有康熙的情况绝对存在。

康熙王朝魏东亭为啥被贬(魏东亭因何事被康熙如此贬斥)(2)

从总督到知县,魏东亭因何事被康熙如此贬斥?

这就是当时南方及台湾地区的历史大背景。

我们再回到《康熙王朝》电视剧。魏东亭,本来是二月河小说《康熙大帝》杜撰的一个人物,他是康熙老师魏承谟的儿子,从小和康熙一起长大。魏承谟也是杜撰的人物,有人说他的原型是大清功臣范文程第二个儿子范承谟。

不管是或者不是都不重要,重要的是这个魏承谟及其儿子重要的关系背景,魏东亭与康熙既是兄弟,也是君臣,还是挚友,一起平三藩、擒鳌拜的哥们儿死党,是康熙最信任的忠臣良将。最最重要的还有一点,魏承谟魏东亭父子是汉人。

康熙王朝魏东亭为啥被贬(魏东亭因何事被康熙如此贬斥)(3)

从总督到知县,魏东亭因何事被康熙如此贬斥?

魏东亭是因为对康熙安全照顾不周,骚扰百姓,差点弄失了三门红衣大炮,让康熙身处险境而被贬为台澎知县的。如果没有这点事,以魏东亭在江浙赋税重地筹集收台战争经费的功绩,康熙就可以将他调回进入内阁,与明珠索额图等一起位列台阁。

可是,康熙皇帝为什么要下这样的重锤,将魏东亭贬到台澎做知县呢?

除了弄丢红衣大炮,就侍卫换百姓为康熙保驾那点不是事的正常事就值得康熙如此吗?显然不是。那么弄丢红衣大炮是不是主要原因呢?我看也未必。

康熙王朝魏东亭为啥被贬(魏东亭因何事被康熙如此贬斥)(4)

从总督到知县,魏东亭因何事被康熙如此贬斥?

魏东亭很精明,以魏东亭在康熙身边一起长大的经历来看,魏东亭绝不是什么马虎大意之人,红衣大炮是多么重要的武器,他会轻易弄丢?而且一弄丢还是三门。这不得不引起人的怀疑,要知道,当时运进红衣大炮的时候,魏东亭对大炮可是披红挂彩,大张旗鼓的啊。他是不是在放线钓鱼呢?

康熙要祭奠明孝陵,以彰显大清皇帝浩浩皇威,收复汉族士子之心,安全工作自然是魏东亭要管的首要工作。前面的历史大背景已经说得很清楚了,江南的情况并不明朗,反清复明的运动很严重,如果诸位还记得,康熙和魏东亭到山西视察的时候,康熙让魏东亭一直跟随三郎香会的杨起隆,虽然后面没有再出现,但是这件事一定还在继续,追查杨起隆的下落魏东亭不会就此放下。

康熙王朝魏东亭为啥被贬(魏东亭因何事被康熙如此贬斥)(5)

从总督到知县,魏东亭因何事被康熙如此贬斥?

魏东亭会不会利用红衣大炮做文章,引诱杨起隆现身,这可是一招出其不意的险招。管理军备物资调遣的一直是上书房的几个大臣,后来康熙远征葛尔丹的时候,是索额图管军备粮草供应,这个时候应该也是索额图管,不然就联系不起来他和杨起隆的关系了。所以,可以大胆的猜测,这件事可能索额图有份儿,而魏东亭一直盯着这件事,就等杨起隆现身。

但是,这回被魏东亭利用的,还有一个人,那就是康熙皇帝。三郎香会杨起隆和索额图的勾当目的对准的是康熙皇帝,那么,魏东亭只有利用康熙皇帝做诱饵,才能让杨起隆及其背后的团伙全部落网。不能不说,这是及其危险的一招。

康熙王朝魏东亭为啥被贬(魏东亭因何事被康熙如此贬斥)(6)

从总督到知县,魏东亭因何事被康熙如此贬斥?

当然,最终这也难逃康熙皇帝的眼睛,他一生都痛恨被人利用,待他发现这件事的始末之后,故而雷霆大怒,盛怒之下,没有杀了魏东亭算是好的了。所以,魏东亭是自请到澎湖做知县,并非康熙一开始就提出来的。

君臣盛怒之下的政治考量。

康熙皇帝心里一定在想:好你个小魏子,连我都利用起来了,胆子太大了,把我的身家性命都压上了。

但同时,康熙皇帝也不是情绪化的人。所谓帝王心术,无非就是“利用”二字,康熙皇帝趁着这件事,也要好好利用魏东亭一下,这是出于大清朝政治上的考量。

康熙王朝魏东亭为啥被贬(魏东亭因何事被康熙如此贬斥)(7)

从总督到知县,魏东亭因何事被康熙如此贬斥?

1.警示魏东亭。这件事做得太过火了,只有皇帝利用臣子的,哪有臣子利用皇帝的,虽然没有出什么事,但是像这样的臣子,要是不警示敲打,康熙担心以后还会处于险境之中。当然,这可能是康熙皇帝的小心思。同时他也是在警示朝野众臣,即使是皇帝的亲随,犯了错,一样受到贬斥。

2.为强力治理台澎落下一颗硬棋子。前面说过了,台澎地区经过郑氏两代人的经营,根基深厚,盘根错节,只知有郑氏而不知有大清皇帝的现状存在,魏东亭身为汉人,康熙的亲随,以汉人的身份前去治理台澎,实际上是落下一颗硬棋,以确保台澎收复以后的稳定。相信以魏东亭的能力,一定可以将台澎地区经营得很好。想想,台澎虽小,但是位置和意义重大,还真没有一个合适的人前去,魏东亭已为总督,不贬斥一番,还真派不下去。康熙借着由头贬斥魏东亭,实际上“早有预谋”。

康熙王朝魏东亭为啥被贬(魏东亭因何事被康熙如此贬斥)(8)

从总督到知县,魏东亭因何事被康熙如此贬斥?

台湾收复之后,便是北上远征葛尔丹,要是南方地区不稳当,那就成了康熙的后顾之忧,把自己的心腹大臣魏东亭放到南方,就是要消除自己的后顾之忧,为北上征讨葛尔丹打基础。

3.保护魏东亭免受朋党之患。众所周知,明珠与索额图朋党之争已经开始,以魏东亭的资格,入内阁应该不成问题,可要是那样,魏东亭也许就会陷入朋党之中难以自拔,这反而是害了魏东亭,所以,康熙将他派驻台澎,实际上可能是要让他远离朋党,免受其祸。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