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八大奇迹郭亮挂壁公路(晋世界奇观郭亮村挂壁公路)

世界八大奇迹郭亮挂壁公路(晋世界奇观郭亮村挂壁公路)(1)

距离河南省辉县西北60公里的太行山深处,海拔1700米的悬崖峭壁之上,有一个奇特的小山村。石头砌衬的农家庄院,一幢幢,一排排,依山顺势地坐落在千仞壁立的山崖上,下面就是深不见底的峡谷。质朴的石院里,有石磨石碾石头墙,石桌石凳石头炕,形成特有的魅力,它就是被誉为“世界奇观”的郭亮村。郭亮村不仅以秀美山岭,悬崖石屋而闻名,更以通向这里的一条人工开凿的壁挂公路吸引着中外旅游者。郭亮壁挂公路,一条高5米、宽4米,全长1250米的石洞公路,在悬崖峭壁上靠人工开凿,历经5年,工程宏大, 被日本裕田影视公司惊称为“世界第九大奇迹”。

世界八大奇迹郭亮挂壁公路(晋世界奇观郭亮村挂壁公路)(2)

郭亮,东汉末年农民起义英雄。在封建王朝的重兵清剿下失利,郭亮率余部转移到了这个悬崖上的山村。人们为纪念郭亮,便将村名取为“郭亮”。郭亮村人以申姓为主。申氏家族元朝末期在南京做官,明初朱元璋清洗京都,将申氏家族发配青海做苦役。当年申族一支人躲进太行山,隐居于郭亮村,繁衍至今,形成了83户的村庄。600多年来,无论世事变迁,申氏家族总是固守在这个世外桃源,上山下山就靠百丈崖上仅容一人的绝壁小路,720个台阶的“天梯”攀登。以前村中的猪牛羊都是通过从山下沙窑集市上购买的小犊子抱上天梯,背上山货从天梯运到山外换取必须的日常用品。

世界八大奇迹郭亮挂壁公路(晋世界奇观郭亮村挂壁公路)(3)

1972年, 13位村民在村党支部书记申明信的带领下,在无电力、无机械的状况下,全凭手力,硬是在绝壁中一锤一锤凿走2万6千立方米石头,历时5年,共投工6万个,耗费钢钎12吨,铁锤2000个,历经艰辛,开出一条全长1250米的石洞公路,这一壮举被赞誉为“当代愚公”。这条壁挂公路也被列为“世界最险要十条路”之一(排在第2位),“全球最奇特18条公路”之一(排在第3位)。

站在峡谷对面万丈石壁顶上,远观壁挂公路, 犹如欣赏挂在墙上的一幅壮丽画卷。绝壁公路在峭壁上忽进忽出、忽明忽暗,上下盘旋,蜿蜒有致。35个排渣后形成的天窗,犹如绝壁上的洞穴、天眼,凸显公路的险峻。

世界八大奇迹郭亮挂壁公路(晋世界奇观郭亮村挂壁公路)(4)

数道涧沟汇成的郭亮河将郭亮村一分为二,有红石桥相连,走在上面,可以听到潺潺的水声。据说,原来的桥是一棵树干形成的独木桥。抗日战争时期,皮定均将军率领八路军驻扎于此,深感不便,组织官兵就地取材,将独木桥换成了石拱桥。这红石桥虽历经战乱,但至今完好。走在上面,可以听到水流淙淙,哗哗作响。桥下百米深笔直的峭壁气势磅礴,可以将峡谷美景尽收眼底。

郭亮村西南的千仞绝壁上,有一股清泉呈喷淋状自由落下,未见其身,先听其音。远远地你就能听到萦绕山谷的阵阵回音,回音会随着水流的湍急而不时地发生着变化,有急有缓,先大而小,周而复始,循环不止,当地人习惯地叫它“喊泉”。据说只要用力高喊,那水流瞬时就会由小增大,湍急而下,叹为奇观。

世界八大奇迹郭亮挂壁公路(晋世界奇观郭亮村挂壁公路)(5)

郭亮村另一处游览胜景便是天池。1975年,郭亮人在此筑坝,修建水库,起名天池。既满足山上农田灌溉的需要,也解决了旱时村民吃水的困难。天池从上而下有多级瀑布,水潭相连,那串串水柱落击岩石的声响如龙吟雷鸣。游客可以沿步道,顺着红石岩下到天池的底部,感受那飞流直下三千尺的豪气。一汪碧水中和了山石硬气,一汪碧水赋予了村庄灵气,让这个隐匿深山的村庄变得如女人般柔情。

“世界奇观”犹如梧桐树,引来了影视界、书画界名流。著名导演谢晋赞郭亮为“太行明珠”,著名画家张仃称郭亮是“华夏奇观”。先后有《清凉寺钟声》、《走出地平线》、《倒霉大叔的缗事》、《战争角落》、《举起手来》、《天高地厚》等40多部影视剧在此拍摄。国内50多所美术艺术院系和30多个摄影协会把郭亮村定为写生、采风基地。每年还有数十万人次慕名来此观光。

郭亮村,名不虚传的世界奇观。

作者简介郭松林,笔名秦晋。原汉中市委政法委副书记。陕西省作协会员。已出版《生命的接力》、《飞翔的月光》两部散文集。

扫描二维码关注我们

赤土岭文协微信公众号(CCEA2016)

传播三线文化 增强国际交流

赤土岭文协微信平台投稿邮箱276384844@qq

【期刊244】

本期责编:田也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