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叔同写送别的背后故事(李叔同写的送别究竟好在哪)

创作缘由

据传,李叔同的挚友许幻园家境衰落,前来道别,只在柴门外揖手相语,即披雪而去。李叔同怅望久伫,写下了这首《送别》的词,曲则取自十九世纪美国音乐家J·P·奥德威作有一首歌曲《梦见家和母亲》。

李叔同写送别的背后故事(李叔同写的送别究竟好在哪)(1)

丰子恺手抄琴谱

中国传统诗词的意境之美

大象无形,大音希声。古诗词讲究赋比兴,更在意这个意象的堆砌。

古人写诗,有的会用典,这个典用的烦难艰涩,然后别人要查好久的资料才能明白,哦,这哥们儿说的是这个意思啊。你给我翻译翻译,然后发现这他妈是个惊喜。

以上,是一种本事。

像李叔同的《送别》这种,其实就是用大家都知道的词,都知道的意象,都知道的东西,写出来别人写不出的味道。原曲并非李叔同所作,但毫无疑问这词填的简直和曲子天衣无缝。要知道古人作诗词有格律有平仄,其实是前人总结好的曲调,这样说就是好听,不信你试试这种的。

李叔同写送别的背后故事(李叔同写的送别究竟好在哪)(2)

歌词里真挚的情感

全首词没一字实打实落在“送别”上,也通篇满打满的离愁别绪。这个就是厉害和艺术魅力的地方。

每每看到“长亭外、古道边”我总是会想起《城南旧事》这部电影,主题曲就用了李叔同的这首《送别》。

这个电影如何表达写词人的离别情绪,让我们从讲起这部《城南旧事》开始。

小英子一家住在北京城南的一条胡同里,在这里英子度过了懵懂又漫长的童年。

每年冬日里会慢慢走来一列骆驼队,伴随着悠悠动听的驼铃声。

李叔同写送别的背后故事(李叔同写的送别究竟好在哪)(3)

穿着大红色棉布褂的英子这时会调皮地模仿骆驼反刍,之后又呲溜窜到胡同的各处。

英子对这片胡同极为熟悉,她知道哪里有卖糖葫芦的老爷爷,哪里又有卖水果的大婶子。

胡同哪里有隐蔽的拐角处,那里就成了英子与伙伴悄悄说心里话的地方。

《城南旧事》讲述了英子经历的离别的故事。

一、与玩伴妞儿和秀贞的离别

秀贞是胡同里惠安馆这家客栈老板的疯女儿。

六年前秀贞与客栈里一位客人思康谈恋爱,思康让秀贞怀了孕又丢下她悄悄走了。父母也将秀贞生下的孩子丢了,街坊邻居面前,父母丢不起这人。秀贞一直想着她的孩子便渐渐疯了,只有英子愿意听秀贞的疯言疯语。

后来英子发现自己的玩伴妞儿就是秀贞的孩子,在她的见证下,一个下雨天这对母女终于相认。

英子因为淋了雨发烧病倒,醒来后只听说秀贞带着妞儿坐火车去找思康。这对可怜的母女最终惨死在火车车轮下。

李叔同写送别的背后故事(李叔同写的送别究竟好在哪)(4)

这是英子经历的第一个离别。

二、与小偷朋友的离别

英子在一个荒僻的院子里认识到了一个小偷朋友。

小偷朋友为了供弟弟上学只能出来偷东西。

有一次他问英子:“我是好人还是坏人”。

英子摇头说:“你分得清海和天吗?”

这个世界呀,没有纯粹的好人与坏人,就像海与天,它们都一样的湛蓝无暇。

后来小偷朋友被抓了,英子看着小偷朋友被带走,他还朝英子眨眨眼,意思是叫她不用担心。

李叔同写送别的背后故事(李叔同写的送别究竟好在哪)(5)

只是英子再也没有见到他,这是英子经历的第二次离别。

三、与奶妈宋妈的离别

宋妈是英子的奶妈,她为了生计只得撇下自己的儿女来照顾别人家的孩子。

宋妈的丈夫每隔一段时间会骑着小毛驴来拿宋妈的工资。

直到后来宋妈才发现,自己的儿子早已饿死了,自己的女儿也被丈夫送了人。

宋妈崩溃大哭,小小的英子也跟着宋妈一起哭。

李叔同写送别的背后故事(李叔同写的送别究竟好在哪)(6)

最后宋妈骑着小毛驴离开了,英子看着宋妈走远,第三次她经历了离别。

四、与父亲的离别

英子的父亲因为肺病去世,临走前父亲问英子:“恨爸爸吗?”因为父亲打过英子。

英子含着泪水说:“不恨”。

她那时已经慢慢清楚死亡的含义。

爸爸的花儿落了,英子也不再是小孩子了。

李叔同写送别的背后故事(李叔同写的送别究竟好在哪)(7)

完整歌词

附:

送别

词:李叔同

长亭外,古道边,芳草碧连天。晚风拂柳笛声残,夕阳山外山。

天之涯,地之角,知交半零落。一瓢浊酒尽余欢,今宵别梦寒。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