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声谣言(传播真相的声音就是相声)

台上欢声笑语,台下心酸不易。”这是岳云鹏对自己职业的总结,也是相声界的真实写照。

记得很多年前和妈妈相声表演时,妈妈感叹说这些人动动嘴皮子,开开心心就把钱挣了,这样来世上走一遭真是值了。

我却觉得相声太过枯燥了,就跟念顺口溜一样,有什么好听的啊?

后来长大了,经历了社会的吊打和调教,渐渐听懂相声了,那些或调侃、或讽刺的声音,总能让人听得酣畅淋漓,对相声我也有了很多的膜拜。

最近我好像找到了相声本相了,一本《相声神探》燃起了我对相声的热情,也揭开了一个年代的伤疤

相声谣言(传播真相的声音就是相声)(1)

我似乎能从相声中听到那个时代底层人民的呐喊,似乎明白了相声的意义就是传播真相。

作者王晓磊自幼喜爱相声艺术,善于将史料转化为跌宕起伏的历史故事,本书就是他从京津一带的曲艺异闻中得到启发,参考民国真实史料,创作的推理小说,情节紧凑,环环相扣,画面感十足,让人身临其境,更能从中获得更多人情世故的启示。

相声是早期的自媒体

我们可以称之为一部相声简史,相声始于北京,创造者是晚清汉军旗人朱绍文。

一个满腹才华,却无心仕途,醉心梨园界的才子,后因生计所迫,开始摆摊说笑,向大众求财。

“满腹文章穷不怕,五车史书落地贫。”这是朱绍文刻在竹板上的诗句。

相声谣言(传播真相的声音就是相声)(2)

其中的心酸和无奈令人唏嘘,文人风骨犹存,奈何只能用来博观众一笑,到底是抵不过生存大计。

也正是这无奈之举,让相声成了代代相传的糊口行当,养活了千万穷苦书生,我们姑且称之为相声艺人吧。

不知朱绍文看到自己无形中的这一壮举,会不会感叹因祸得福呢?

《相声神探》用相声艺人苦瓜的经历向我们我们展示了一个年代的社会现实。

那个叫“三不管”的地方,集聚的全是穷苦人民,他们生活不易却依然躲不过尔虞我诈、欺行霸市,这不是那个时代的缩影么?

苦瓜是个相声艺人,也在“三不管”讨生活,他事事看得清楚,却也有着“入乡随俗”的城府心机。

相声谣言(传播真相的声音就是相声)(3)

对人心的揣摩更是到了炉火纯青的地步,所以他既能依靠相声生存,也能在泥潭中明哲保身。

这本事也得益于相声,人们口口相传的奇闻异事大多出自相声艺人之口,而奇闻异事里多带有强烈的主观意识,引起大众的共情,是以能够打动人心,经久流传。

相声讲究铺平垫稳,苦瓜也深谙此道,对付老江湖们更是将此道运用得如鱼得水,看得人“啧啧”称奇。

不得不说真理来自实践,相声故事来自民间,自然浓缩的就是人心、人性的精华。

苦瓜在“三不管”的社会现实中耳濡目染,不仅把相声说得有模有样,更学会了与人打交道的精髓。

对人心的拿捏可谓入木三分,轻而易举就能从老江湖口中获得自己想要的消息,奠定了他成为相声神探的基础。

相声艺人的铺平垫稳

陈铁嘴正在给人算命,说得头头是道,听得围观群众跃跃欲试,纷纷排队掏钱只求一卦。

苦瓜等的就是这个关键档口,一声呵斥:“慢着!”,群众面面相觑,陈铁嘴大惊失色。

陈铁嘴明白苦瓜的来意,可是若无法继续,今天这到嘴边的鸭子就要飞了。

相声谣言(传播真相的声音就是相声)(4)

两人一言一语的较量中难分高下,苦瓜有备而来,拿捏住了陈铁嘴嘴边的“鸭子”,逼得陈铁嘴不得不打哑谜承诺稍后给他想要的消息。

苦瓜也不是薄情寡义之人,得到消息后,给了陈铁嘴两个银元,两人交情没有因为苦瓜差点砸了场子而生疏了,反而因为苦瓜的仗义,两人关系更加稳固了。

整个交锋过程中,苦瓜把铺平垫稳运用得游刃有余,先在人群中等待着时机,加上自己的江湖经验,就把前戏铺平。

言语中把自己志在必得的决心表露出来,握紧手中的王牌“鸭子”,把后路垫稳,如探囊取物般就得到了自己想要的消息,还获得了一些额外的惊喜。

打开了陈铁嘴这个突破口,苦瓜继续顺藤摸瓜,与“三不管”的各路江湖人士展开一场场别开生面的唇枪舌战。

最后把“三不管”的无头案真相摆在世人面前,成了名副其实的相声神探。

真相大白了,在险象环生的“三不管”里,苦瓜依旧以相声为生,只是那相声听的人却多了很多。

我想是因为越来越多的人想要活得明白些,苦瓜就是那个传播真相的人,所以人们更喜欢听他说相声。

相声谣言(传播真相的声音就是相声)(5)

定义了,也就限制了它的其他可能

陈铁嘴吸毒成瘾,从风光一时到落魄街头,也没丢了仗义的本分。

从他对老四、老五的关切中,不难看出,他虽是个瘾君子,也真是个隐君子。

海清作为一个局外人,也不免用王尔德的话感叹:“定义某样东西,你就限制了它的其他可能。”

就如先辈们曾说:“人不可貌相,海水不可斗量。”大概也是这个意思吧。

我能体会陈铁嘴的心境,同是“三不管”的流民,谁又能比谁风光呢?

我也理解海清的感慨,我们坚信自己的惯性判断,可是恰恰就是惯性最容易骗人。

颜回偷食的典故我们都很熟悉,孔子的弟子颜回在煮粥时,抓起一把米饭就往嘴里塞,恰好被孔子看到,孔子当下心寒,徒儿竟饥不择食到偷吃的地步。

可是孔子没有及时阻止,也没大发雷霆,待颜回端来米粥,孔子以祭祀先人为由试探颜回。

相声谣言(传播真相的声音就是相声)(6)

不料颜回阻止了孔子,说明米粥已被吃过,不能用来祭祀,孔子诧异,他居然承认了。

颜回说因为煮粥时落了些烟灰,想着扔掉可惜,所以就把落了灰尘的米饭吃了。

眼见也不一定为实,何况我们仅仅凭借惯性判断呢?孔子若是主观武断,也许颜回偷食就成了一个反面教材的典故了。

我们习惯了先入为主的判断,忽略了一切皆有可能;不轻易下定义、不轻易贴标签才是一切可能的开始。

写在最后

历史已然过去,了解历史不一定要在枯燥无味的历史资料中。

在《相声神探》中,我们跟着故事就能窥视一个时代的疾苦,一段心酸的历史。

相声谣言(传播真相的声音就是相声)(7)

虽是一段历史剪影,却也能看清人情世故。

虽是一群三教九流,却也能彰显仗义真情。

虽是一本推理小说,去也能剥出大道真相。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