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阳五行及其体系(什么是阴阳五行)

阴阳学说产生于夏朝,它是我国古代哲学的源流和基础。今天的唯物辩证法中的对立统一观点,与阴阳学说相一致。阴阳学说原理广泛应用于社会生活的每个领域,人们经常用它,只是在不知不觉之中忽略罢了。

阴阳五行是两个概念。阴阳包括五行,五行含有阴阳。

宇宙间的一切事物,根据其属性,可分为两类,即阴类和阳类。

“阳”具有刚键、向上、生发、展示、外向、伸展、明朗、积极、好动等特牲;“阴”具有柔弱、向下、收敛、隐蔽、内向、收缩、储蓄、消极、喜静等特征。

任何一个具体的事物又同时具有阴阳的两重性。即阴中有阳,阳中有阴。比如人分男女,男为阳,女为阴。男性阳刚,但同时又心存温情和柔性,即外刚内柔;女性阴柔,但同时又具有刚强抗争的性格,即外柔内刚。

任何庞大的事物都逃不出阴阳的范畴,任何微小的事物又具有阴阳的两个方面。阴阳在一定条件下是可以相互转化的,物极必反的现象就是阴阳转化的一种表现形式。

宇宙间万事万物,根据其特征,可以系统地分为五大类——金、木、水、火、土。这五类事物统称为五行。

金、木、水、火、土,并非指具体的五种单一的事物,而是对宇宙间万事万物的五种不同属性的抽象概括。

那么,五行又各有些什么特性呢?

根据古籍记载,摘录如下:

木日“曲直”。

曲者,屈也;直者,伸也。故木有能屈能伸之性。木纳水土之气,可生长发育。故木又具有生发、条达、向上、修长、柔和、仁慈之性。木主仁。

火日“炎上”。

炎者,热也;上者,向上也。故火有发热、温暖、向上之性。火具有驱寒、除湿、锻炼金属之能。火生于木,其势急,其性烈,其情恭。火主礼。

土曰“稼穑”。

播种为稼,收获为穑,土具有载物、生化、藏纳之能,故土载四行,为万物之母,具贡献、厚重之性。土主信。

金日“从革”。

从者,顺从,服从也;革者,变革,改革也。

改革、变革必施以威力,故金具有能柔能刚、延展、变革、肃杀的特性。金主义。

水日润下”。

润者,湿润也;下者,向下也。故水具有滋润、向下、淹藏的特性。水主智。

以上文字,就是古人在其著作中对于五行的概述。

其实阴阳五行只是一个抽象的概念,然而它却是中国传统哲学的精髓。

没有真正透彻地理解阴阳五行学说,就不可能

研究中国古代的传统文化,研究传统文化,是和阴阳五行学说分不开的。对阴阳五行学说理解越深,对传统文化的研究就越透彻。

换句话说,阴阳五行学说是所有研究中国传统文化的理论基础,基础不牢,又怎能使研究达到玄妙之境呢?

备注:

参考书目

《三命通会》

《子平真诠》

阴阳五行及其体系(什么是阴阳五行)(1)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