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高交会几年开一次(20年前创办高交会这个历史性抉择)

原标题:20年前的历史性抉择给深圳带来了什么?,接下来我们就来聊聊关于深圳高交会几年开一次?以下内容大家不妨参考一二希望能帮到您!

深圳高交会几年开一次(20年前创办高交会这个历史性抉择)

深圳高交会几年开一次

原标题:20年前的历史性抉择给深圳带来了什么?

晶报2019年11月18日讯 17日,第21届高交会在深圳会展中心圆满落幕。屈指算来,高交会自1999年创办,迄今已经整整20年。回首深圳走过的路,不难发现,正是这20年,深圳走出了对“三来一补”模式的依赖,掀开科技创新驱动发展的崭新一页。今天,当深圳以国际化创新型城市的姿态,走上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行示范区征途的时候,让我们回过头来梳理一下,20年前创办高交会这个历史性抉择,给深圳带来了什么,给深圳企业带来了什么。

从1999年的第一届高交会到2019年的第21届高交会,高交会作为深圳乃至全中国科技创新企业面向国际市场的重要平台,“中国科技第一展”实至名归。这20年,高交会及其推动的产业转型,深深地改变了深圳的城市特质,使之成为科技创新的乐园。与此同时,高交会也深深地改变了无数深圳创业者的命运,成为深圳人造梦的舞台。

创办高交会,一个城市的历史性抉择

1999年10月6日,首届中国国际高新技术成果交易会在深圳开幕,时任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务院总理朱镕基出席,由此拉开了这个“中国科技第一展”的序幕。从那时起,高交会一直承担着中国高新技术领域创新产品对外开放的重要使命。

穿越20年的时光,回顾上世纪90年代末,将深圳原本的城市品牌节会“荔枝节”改为一年一度的高交会的过程,我们不得不佩服深圳这座城市在关键时刻作出关键抉择的决心与魄力。

得改革开放风气之先,深圳自从建市之初就走上了依托“三来一补”模式大力发展外向型经济的快车道,发展速度走在全国前列。

时针很快拨到20世纪的末尾,“三来一补”模式从深圳等沿海地区推广到中国腹地,改革开放的大潮也席卷全国。深圳在某些方面的优势,似乎不那么明显了。1997年骤然爆发的亚洲金融危机,给亚太地区带来沉重打击,也标志着旧的发展模式捉襟见肘。

“特区不特”了吗?深圳,还有没有优势?这些问题困扰着这座年轻的城市。

1998年,深圳市委市政府作出重要的论断:高新技术产业是深圳的希望所在、后劲所在。深圳要在产业升级上走在全国的前面,就必须大力发展高新技术产业,使之成为深圳的特色经济和第一经济增长点。

同一年,基于这样的战略定位,深圳市委市政府决定,停办已经举行了十年的深圳“荔枝节”,将其改为“深圳高新技术成果交易会”。1999年1月5日,国务院正式同意每年秋天在深圳举办中国国际高新技术成果交易会。

1999年的秋天,印刻在很多深圳人心里。“自1992年小平同志视察深圳后的这些年来,深圳还从未见过这么旺的人气!”这是当时的新闻媒体的描述。深南大道“高交会馆”,这座深圳人用“深圳速度”搭建起来的临时展馆,展会期间无时无刻不在诠释着什么叫“人流如织”“摩肩接踵”。

国内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和5个计划单列市都派出了副省长、副市长以上领导任团长的强大阵容。国际商家云集深圳,美国、加拿大、德国、日本、英国、法国、以色列、芬兰等五大洲26个国家的402家高科技企业和机构形成了引人注目的参展阵容。其中参展和参加交易的世界知名跨国公司多达50余家,包括朗讯、IBM、微软、西门子、爱立信、松下、爱普生、三洋、佳能、富士通等,这些巨星企业展示着世界最新技术和产品,令人感受到当代知识经济耀眼的光芒。

“成交项目1459项,成交总额为64.94亿美元。其中,高新技术项目成交1030项,成交金额为42.78亿美元。”这是官方公布的第一届高交会成绩单。但高交会带给深圳的,远不是这些数据可以涵盖的。科技创新驱动发展的大门一旦打开,就永远不会关上。

参加高交会,一个企业命运的转折

“我们是主动申请参加首届高交会的。”深圳市创普科技有限公司创始人钟继业告诉记者,最初获悉“荔枝节”将改为“高交会”时还很诧异:“什么是高交会?”后来通过了解,知道高交会是一个很不错的平台。“当时我对同事们说,高交会很契合我们的产品定位,所以一定要参加这个展会。”于是,钟继业通过与企业所在地的福田区政府相关部门联系,在详细了解情况之后,主动报名参展。

当时,他们刚刚研发出马桶自动换套技术。“我们是率先将这项技术运用到市场的企业。不过,当初参展的时候还只是一个初创型的产品样板,那时候的技术甚至还算不上1.0版本,最多只能算0.5版。”

“当时,现场前来观展的人非常多,观众们的那种热情至今仍令我印象深刻。当时我们公司总共才4个人,有3个人在现场,我们的展位被参观者围得水泄不通。展会结束后,几位同事沙哑的嗓子要过一个礼拜才能恢复过来。”钟继业回忆说。

“参加首届高交会,最让我感动的就是我们的产品第一次公开对外展示,许多前来观展的企业马上就下订。我们一下子就收获了几十家国内和国际知名企业的客户。”钟继业告诉记者,如今20年过去了,许多当初在首届高交会上认识的观众直到现在仍然是他们的客户,彼此也成为了好朋友。

此后,钟继业带领创普陆续参加了多届高交会,见证了高交会与深圳的发展,高交会也给创普带来了众多的商机和发展机遇。创普凭借高交会平台向世界展示了第一款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连续回卷式”的自动换套马桶盖,用于解决公共场所使用的马桶交叉感染的问题。

“如今,我们公司总共约有300多人,在深圳龙岗区和东莞都有工厂。经过20年的沉淀和成长,从高端写字楼到医院这种专业机构,我们都有适合的产品。”钟继业自豪地说,目前他们的产品在细分市场的占有率已经超过了80%,产品销往国内各一二线城市及欧洲市场,为包括全球500强企业在内的许多客户服务,每年使用人次已经接近20亿人次。

“不管什么时候,我们都不会忘记,自己是从高交会成长起来的一个企业,参加高交会使我们受益良多。”钟继业说。

像钟继业这样在第一届高交会上打开局面的深圳创业者还有很多。当时有一个深圳小伙子,在展馆展示了他和创业同伴新推出的网聊软件,并拿着改了66版、20多页的商业计划书跑遍了高交会各展馆进行推销,终于拿到了第一笔风险投资。这位小伙子名叫马化腾。他后来经常说,没有高交会就没有今天的腾讯。

科技创新,深圳继续前行的第一动力

“高交会影响力越来越大,其影响已经远远超出展会本身。事实证明,当初深圳创办高交会的决策是正确的,我们决定参加首届高交会的选择是正确的。”在钟继业看来,高交会20年变化太大了,不管是技术的升级和发展,还是展会规模,高交会已经从之前的小树苗长成了大树,成为名符其实的“中国科技第一展”。

第一届高交会举行以来的20年,正是深圳再创新优势的关键20年,高交会成为深圳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助推器”。公开数据显示,高交会举办的近20年间,深圳高新技术产业一路狂飙,高新技术产品产值实现跨越式增长。统计数据显示,1999年,深圳市高新技术产品产值仅为819.79亿元;2018年,深圳高新技术产业全行业产值已超2万亿元,20年间增加了数十倍。

2018年,深圳战略性新兴产业增加值合计9155.18亿元,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37.8%。深圳市PCT国际专利申请1.8万件,连续15年全国第一,每万人发明专利拥有量为91.25件,居全国大中城市第二,有效发明专利五年以上维持率达85.6%,居全国大中城市第一;全社会研发投入超1000亿,占GDP比重4.2%,与世界最高水平的以色列相当。今天,深圳站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行示范区的崭新起点上,科技创新仍然是继续前行的第一动力。(统筹 马骥远 采写 罗俊杰)来源:晶报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