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甲骨文解读(获奖十万元的甲骨文)
获奖十万元的甲骨文“蠢”字确实解错了!(三)
作者:大禹昆仑
日期:2021年6月2日
上图是国家文博馆公布的获奖甲骨文,唯一受奖人“蒋玉斌”先生所破译的“蠢”字。
“蒋玉斌”先生的破译逻辑很“奇特”,他认为此字外形有点像“屯”字,因此它是“屯”字。而“屯”字发音似“春”,于是这个“字”又念“春”,又因此“字”多频率出现在被殷商征讨的各“方国”的前面,由于这些“方国”都是要征讨的敌对国家,于是乎,这个多年破译不了的“字”,“蒋先生”脑袋中“灵光一闪”想到了“蠢蠢欲动”的“蠢”字,于是乎“蠢方国”、“蠢盂国”、“蠢殷国”……原来不通畅的地方,似乎都因这一“蠢”而通畅了起来。
但这个字是“蠢”吗?经得起推敲吗?
先让大家看看这个所谓的“蠢”字的原始拓片:
放大看:
一个十字结构的带柄刀剑形字。
其实,这个“字”根本就不是“蠢”字!
之前我认为这个字字形结构基础是个“子”字。
甲骨文“子”字:
以“十字”为基本结构的“子”字。
但后来又不断思考、查阅古资料,最终否定了之前的看法,这个字就是象形字,象形的原型为古埃及时期的“短剑”,这是个“剑”字!
给大家看下列古埃及商朝时期的兵器:
图坦卡蒙的镶黄金陨石匕首(直柄):
古埃及商王朝时期的各种古兵器:
其中就有与甲骨文“剑”字一模一样的兵器“短剑”。
还有直柄长剑:
对比所谓的甲骨文“屯”字:
可以看出所谓的甲骨文“屯”和蒋玉斌“蠢”字其实就是“剑”字,象形于古埃及商王朝时期的短剑。
在殷墟发现的甲骨文我已破解是武丁至武乙一家四代人带到中国内地的。
这些商帝王都是古埃及第十九、二十王朝法老。
其中的甲骨卜辞、刻辞绝大多数都是武丁的,一小部分是祖庚的,还有极少部分为祖甲、廪辛、武乙的。
蒋玉斌获奖甲骨文“蠢”字的原始拓片如下:
其中的“盂方”就是指阿拉伯半岛:
《今本竹书纪年》中把“盂方”记为“鬼方”。
《今本竹书纪年》:
武丁:三十二年,伐鬼方,次于荆。 三十四年,王师克鬼方。
其实这两个名字都是说的一个地方,那就是古阿拉伯半岛地区。
3000多年前古阿拉伯地区受波斯地区的影响,所使用的兵器多为直柄双刃短剑。
而那些阿拉伯弯刀则是后来受突厥人影响才使用的。
武丁家族反复征讨的“盂方”、“鬼方”、“人方”都是指阿拉伯半岛地区,当时那里的阿拉伯民族所使用的兵器正是本文所讨论的直柄双刃短剑。
所以,这个获奖的甲骨文“字”实际上是个“剑”字,以武器“剑”形容那些古阿拉伯军人的特征。
至于获奖甲骨文“蠢”字,则是蒋玉斌先生用自造的“屯”字而逐步演化过来的。
“蒋先生”将“剑”字演变成了“蠢”字过程:
“蒋先生”采取了“三步跳”的方法。
第一步:“形靠”
“蒋先生”先把此“字”变形挂靠到“屯”字上。
“屯”字甲骨文:
为了让人信服,“蒋先生”自造了一个“字”,如下图:
“突出了鼓包”,使得此“字”更像“屯”字。
注意,原“字”是没有“鼓包”的,见下图:
改变了字形后,“蒋先生”就直接宣布此字的字形就是“屯”字。
第二步:“音靠”
“屯”的发音近似“春”,于是“蒋先生”开始了联想发挥,宣称“屯”与“春”发音相似,将“屯”音与“春”音挂钩。
第三步:“同音形变”
“灵光一闪”,大功告成 。
最后一步,借着音同,“蒋先生”脑袋中“灵光一闪”把“春”字变成了“蠢”,最终完成了整个逻辑循环。
“蒋先生”这一串挂靠、联想的“脑筋急转弯”,从造字起到挂靠、蜕变一气呵成,字形有了,音有了,字义也有了,似乎非常完美。
但甲骨文是象形图画文字,其独特的形状代表了相应的内在含义,字形改变了,其字义也就相应的改变了。“蒋先生”将原始的获奖“字”变形改造为“鼓包似屯”字,从而实现的联想三级跳,毕竟不是真实的,是经不起严格认真推敲、检验的。
此外“蒋先生”认为“屯”字有蠢蠢欲动的意思,所以可以解释为“蠢”。其实这也是错误的,下面是“屯”字原始拓片:
上面这个“屯”字紧跟着的是“祖”字。
如果按照“蒋先生”的说法,此字为“蠢”,那么“蠢祖”二字岂不是骂祖宗吗?所以所谓的“屯”通“蠢”,也是“蒋先生”的臆想,没有实际根据。
此外,“蒋先生”所举例的“蠢尔蛮夷”、“蠢兹有苗”,都没有单独用“蠢蛮夷”、“蠢有苗”这种写法的,而是在“蠢”字后跟着一个“尔或兹”字。
而且,中国古籍《尚书》等全部都是用篆体写成,篆体的“蠢”字很明确,字体如下:
无论甲骨文还是金文,常用的字都会有逐渐演变的过程跟痕迹,存在一个传承渐变的过程。一个高频使用的“蠢”字,篆体写法多笔繁杂,跟蒋玉斌“蠢”字相差十万八千里,哪里有“蒋先生”所说的“蠢”字传承的影子?
“蒋先生”为了证明自己破译的正确还举例《尚书》中有“蠢殷”一词,我翻遍了尚书都没有找到此词。
“蠢”字作为一个高频词,不会凭空而来,一闪而逝,它应该有自己的传承,但很遗憾的是“蒋先生”的“蠢”并没有找到传承。
综述,这个获奖“字”根本就不是“蠢”字,而是个“剑”字,全新的甲骨文“剑”字。作为形容“盂国”特征的“剑”字,突出了阿拉伯游牧民族持直柄双刃剑反叛的特征,这个字无论字形结构还是象形含义,这都是地地道道的“剑”字,跟“蠢”字不沾边。
作者:大禹昆仑
版权所有,抄袭必究。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