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来10年的经济格局(2022年下半年的经济走向是什么)

二季度的增长数据只有0.4%,上半年的增长速度是2.5%,的确不理想,压力都在下半年,目前尚处于经济恢复的早期,也称为爬坑期,这个阶段,信心堪比黄金!

尤其是在疫情,俄乌危机,中美摩擦等因素叠加下,拉动中国经济发展的三驾马车(消费,投资,出口)熄火了两架,只有出口还能拉动。

因为国内消费拉胯,民间投资动力不足,主要靠基建发力。下半年经济增长要有所突破,还得从提振消费着手。

影响消费的主要原因有两个:一个是疫情,一个是房地产。

疫情影响了经济增长,房地产透支了居民财富。

经济增长就是追求GDP增长,就是不断做大蛋糕并进行分配,底层民众手里分得的蛋糕不断变大,消费就会正向循环。

疫情之下,产业链被打断,物流受阻,经济运行受到严重抑制。大家没法出门消费,一个人少花的100块钱,就是另一个人少挣的100块钱,货币流转速度变慢大家就会更加削减开支,然后是更多人收入下降,恶性循环下去,消费更加不足。

国内房地产行业的玩法,说白了就是地方上利用房地产行业这个平台,把社会上老百姓过去几十年的积蓄和未来几十年的财富募集至一处,然后进行重新分配。

参与分配的三方属于既得利益群体,指的是地方政府,银行系统和开发商。

在中国商品房预售制度下,地方政府拿走房价的绝大部分,银行则是以高于其他国家很多的利息赚取大量利润,而开发商则依靠各种债和房价不断走高的市场预期赚钱,这三方形成中国房地产市场的铁三角。

假设一套房子价值100万,业主共需支付30万首付 贷款70万 利息65万(利息几乎翻倍)。政府通过地价、税费等拿走70万,银行躺赚利息65万,地产商拿30万,然后花15万不到的钱去盖房子,还有利润15万。

令人唏嘘的是,开发商拿着老百姓的钱好好盖房子也行啊,但贪婪驱使他们直接拿着30万去买地抵押套现,再买地再套现去了。那有人就好奇了,盖房子不花钱吗?怎么可能30万都拿走?盖房子还真是不花钱,各种材料和人工费都是建筑方垫付的,到了支付节点开发商也不给建筑商付钱,而是用商票的形式兑付,恒大暴雷后建筑商的各种商票都成了空头支票。

在中国商品房预售制下,最亏的还是购房者,除了出钱啥责任也没有,最后却是承担房子烂尾损失的那一方。开发商摆烂搞的房子烂尾之后不影响他们当富豪,只有弱势的业主一方花了大钱却成了倒霉蛋。

过去几年大家疯狂买房的时候,财富自底层民众流向这个铁三角,债务则从银行系统通过房企向民众传递。到了现阶段,底层民众财富被瓜分完的同时也背负了巨大的债务。

正是这些债务,挤压了消费,造成了国内消费不振,经济增长受限,这是房地产行业过度透支居民财富的反噬。不仅如此,烂尾楼的出现又进一步打击了现有需求的购房信心,使得很多刚需望而却步。

在过去几十年,房地产的这种分配方式也有过各种好处,比如说地方政府通过房企平台募集的土地税收,主要用于城市基础建设和产业发展,这在一定程度上支撑了国内实业产业链的发展壮大。

同时,地产行业还带动了上下游数千个行业的发展,包括能源,钢铁,耐材,电力,冶金,水利,交通,家电,社会服务等,这些都创造了巨大的投资和就业,带动了经济增长,而经济增长不断反馈到老百姓的收入增长上,最终带动消费上升,老百姓的生活水平提高。

但随着房地产行业的持续做大,资产收益开始大于劳动收益,房产投资开始从实体制造业内吸血,人才和资金脱实就虚,开始流向房地产。投机收益开始压过投资收益,炒房现象也占据了很多资金,建厂搞生产辛苦10年,不如炒房一夜暴富,地产行业的高速发展开始挤压实体经济的发展。

还有一项,那就是税收征取一直大于公共福利返还,土地财税中一部分利用率不高,投资回报收益率很低,还有一些投资出口贸易换取外汇,后又拿去购买国外原材料,技术,能源等继续扩大生产,仅有少部分又以养老金,社会保障金,或其他福利补贴,或工资的形式回到居民口袋中。

最终导致社会财富结构愈发失衡:

一是资金由实体向地产金融流动,在我国尚未实现全面工业化的时候,近几年制造业占比开始下降。由于制造业利润薄,融资困难,不仅在产业研发升级上受限,工人就业收入也一直提不上去,没有收入增长就没有消费提升。

二是财富由下向上流动,负债由上向下流动,占据大多数的底层民众有消费意愿却没有消费信心或消费力,上层有消费力却体量小,无法形成高效的货币和商品流动,最终造成消费需求坍塌。

我们知道,在市场经济体制下,经济运行就是财富被不断分配的过程,即使没有房地产行业,财富也不是平均分配的,贫富分化现象依然会出现。只不过,现有的房地产模式加快了贫富分化的进程,已经到了严重透支消费力,阻碍经济增长的阶段。

说道这里,就会有人不解了,既然房地产行业的发展模式不断地在加剧贫富分化,透支居民消费力,我们国家为啥还要各种托举稳住它呢?直接刺破泡沫看烟花不好么?房价降下来大家买房便宜了,不就不会严重透支了么!

假设A贷款买了一套准备自住的房子,纸面财富对他而言确实意义大不,房价降了对他影响不大,但是银行债务却是实打实的,即使100万的房子跌到50万了,贷款的70万却一分不少,A顶多是心里憋屈,早买几年赔了几十万,但这市场波动谁也没办法。

但是一些拥有多套房贷的很可能直接断贷了,这就容易引发系统性金融风险了。另外,房地产行业牵扯上下游产业太多,这又和居民就业扯在一起了,地产烟花一崩,崩的是数万行业数千万人的就业收入,这样一来,消费更乏力了。

除此之外,还有一个更为重要的原因。对于美国、日本等地房价泡沫被刺破,我们看到的是房价下跌,大面积偿贷能力弱的业主断供赔房,银行跟着一起资不抵债破产。但是对于我国而言,房价下跌,泡沫破裂则是会出现一地的烂尾房。

我们来对比一下我们国内的房地产债务危机,和08年美国次贷危机的区别大家就清楚了。

我们国内的房地产行业风险并非来自于购房者的大面积断贷,这和08年美国次贷危机是完全不同的。美国次贷危机主要是购房者没有偿贷能力而引发的连锁风险,主要原因是美国银行过于贪婪,连那些偿债能力弱的人群利息也要挣到手里,疯狂的往市场上灌水,对于一套房子重复发放贷款,并把这些次级贷款包装成金融衍生品满世界出售,才使得美国次贷脓疮扩散的哪儿都是。

这里的责任方主要是银行,当然也有业主,明明偿贷能力弱,看着房价上涨也非得进去凑热闹。所以美国次贷危机爆发后,业主破产,银行倒闭,各自的责任各自担,没啥可说的。

但中国的楼市并无大规模无力偿贷或恶意断贷的问题,事实上,我国的个人房贷都是银行的优质资产,贷出去就是翻倍稳赚的那种,大家看下烂尾之后业主仍在还贷的例子就明白了。我们楼市的核心风险是地产商摆烂,因为他们到处是债,无力支付施工方造成大面积停工,但这种事实性违约竟然对开发商,地方政府,还有金融系统没有任何惩罚,所有风险业主担。

我们知道,任何地方买房逻辑都是追涨不追跌的,跟股票逻辑是差不多的。当地产泡沫破裂,房价跳水之后,各处都在甩卖房产,新需求更不敢进场,开发商会集体暴雷,集体躺平。

到时候的真实局面不是上面例子说的A在自己房子里抱怨买早了,而是烂尾楼满地,业主A连个房子都没收到,身上却还挂着个70万贷款,更是欲哭无泪。所有的灾难是无数个无辜家庭承担,房企老板们都各个还是大富豪,开发的项目烂尾和他们个人资产无关。银行呢?也不怎么担心,因为现有法律可是业主断供违法!

对比清楚了吧,这是两种完全不同的金融灾难,咱们国内的优质个人住房贷款和美国那些垃圾次贷完全不一样,我们的房价暴雷完全是对国内无辜购房者的极大伤害,是开发商的集体撂挑子,业主几乎承担了绝大部分的损失。

美国是“次贷危机”,我们是“优贷填坑”,坑的都是国内的消费主体,那是我们的核心劳动人群,无数个家庭的顶梁柱。

所以,我们一定要稳住房地产经济,只有稳住地产行业,才能保住基础民生,消费信心就不至于被烂尾风险击垮,我们的经济基本面才不会出现大问题,社会秩序才能健康稳定。

现在网络舆论一直在呼吁取消预售制,或者说逐步加强监管,但那都是为了未来不再出现烂尾楼,现阶段的烂尾问题如何解决才是关键。

恒大等各大开发商全国楼盘遍地开花,涉及面极大,烂尾问题不解决,购房者财富打水漂不说,新的需求也不敢轻易下场,这是房地产问题的核心堵点。

我们重新回到解决消费力问题上面,先是控制好疫情,再者稳定住房地产经济,最后则是做好社会财富分配。

前两个都是为了继续做大蛋糕,最后一个是分好蛋糕。因为蛋糕做出来了,却没有分到底层民众手里,消费照样提振不起来。如果蛋糕做的小,也就是GDP没什么增长,但是分配的好了,底层民众拿得多,消费力照样可以恢复。

当经济处于上行期,意味着不断有新蛋糕做出来,然后被分配到不同阶级手里。只要经济正增长,即使分配不均,也是有增量蛋糕的,底层民众的蛋糕也在不断壮大,消费力就有保障。

但是现阶段经济明显的增长乏力,且这几年资本收益远大于劳动收益,使得社会财富分配不公持续加剧,前些年国内GDP增长1个点,不同阶层是三七分成,顶层七,底层三。随着资产资本收益的持续加大,不同群体间开始二八分成,到了现阶段开始一九分了,这也是为啥这几年GDP增长也不少,但我们的收入增加越来越慢的原因。

既然是分配越来越不均衡,那么即使在国家基建发力和出口拉动的情况下,经济增长不错,底层民众也会分配的资源较少,消费照样起不来。

所以,与其把力气用到基建投资和出口促进,进而拉动经济增长上,不如直接点,进行社会财富二次分配,直接补贴拉动消费,因为追求经济增长的目的就是为了给大家分好蛋糕么,现在的情况很清晰,那就是蛋糕不好做大了,直接存量分配最高效,分配的够合理,又会反向刺激经济,重新做大蛋糕。

而我们的财富分配可以采取的方式有三种:

一是税改。实施税改一般有两个合适时间点,一个是经济繁荣期,蛋糕在持续做大,这个时候调节不同利益群体之间的财富分配受到的社会阻力相对较小。另一个是秩序崩盘的前夕,税改用以革新续命,会有很大的民意基础支持,舆论势力推动。很明显的,我们现阶段属于经济维稳期,在向产业升级寻找突破口,有税改的需求,但并非改革良机。

二是做大国央企的市场占有率,以“富国”的形式掠取一些“民间资本”转移支付给中下层群体,保障基础民众的生活水平。

现在国家队下场主导发展的势头很清晰,对市场上一些未激活的优质资源的收并购等都是为了扩大国央企的地盘和收益。扩大收入的同时各种财政补贴支出持续加大,比如说前一段汽车购置税减免等,中小企业减税降费的精准滴灌,个税返还,花式消费券等。

除此之外,我们还放松了对互联网巨头资本的遏制,引导他们参与到激活民间消费的回馈补贴等中间去,比如说支付宝派红包,引导小额消费等。

三是国家继续加大债务杠杆,发行特别国债,以国家提高杠杆的形式替代居民杠杆。

其实第三种方式都是给国家财政开源,对于中低层民众其实可以考虑以每月千元消费补贴的形式引导消费了,基层民众的收入大部分都用于刚性支出了,直接补贴对消费促进效果可以说是立杆见影的。

还有就是提高用工最低工资,加大粮食补贴等,针对农民群体,失业群体,还有未达到交税标准的群体进行定向补贴,对收入不错的继续返还个税,这种中下层群体的生活压力就会缓解很多。

关于政府加杠杆替代居民杠杆这个导向我之前有文章专门写过,过去咱们的高速发展,大拆大建虽然都是地方财政支出,但是这个财政支出是以土地税的形式,通过房地产平台吸收了居民财富和负债来实现的,过去几十年的高速发展都是居民债务撑起来的。现在居民债务已经高达62%,到了政府加杠杆转移居民杠杆的时候了。详情可以点击:居民高负债的解决方向是啥?

暂时分享到这里吧,感谢阅读,欢迎关注@观众阿景

未来10年的经济格局(2022年下半年的经济走向是什么)(1)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