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下皆知美之为美斯也的意思(天下皆知美之为美)

“天下皆知美之为美,斯恶矣”是什么意思

——红尘迷不了我的眼小肖原创

请先点关注,以便后续阅读。

直奔主题不讲闲语。《道德经》第二章讲:“天下皆知美之为美,斯恶矣”。“天下皆知美之为美,斯恶矣”。通常的翻译是:美之所以为美是因为不美的存在。是这个意思吗?是也,非也。

一、万物皆因矛盾而生,偏执一端为不美

我们常说色字头上一把刀。就中国古代流传的几大美女褒姒、西施、貂婵、杨贵妃的故事而言,我们想一想,在那旖旎风光的背后慘的教训是什么呢?周幽王为博得爱妃一笑,不惜“烽火戏诸侯”,结果,当犬戎举兵大举进攻的时候,幽王再次点燃烽火,竟没有一个诸侯发兵相救。幽王兵败,死于骊山脚下。越王勾践一招美人计,令吴王夫差沉浸于美色而不能自拔,最终兵败国失,不堪受辱自杀身亡。三国貂婵的事情就更不用说,董卓与吕布反目成仇,被碎尸万断,遗臭万年,这其中不可不说没有貂婵的原因。至于杨贵妃,安史之乱与她有没有关系咱不好说,但是唐明皇因之不理朝政,民怨沸腾,杨贵妃也脱不了干系的。这就是说,人人往往因为事物的美,而忽视其另一面的不美,这就不好——斯恶矣。

天下皆知美之为美斯也的意思(天下皆知美之为美)(1)

中国古代四大美女图——图片来自网络

二、买椟还珠君莫笑,卿本无罪怀璧其罪

郑人买椟还珠的故事很多人以为是个笑话,其实我们往深处想一想,会不会正是因为郑人知道那颗珠子太过珍贵,所以不敢据为己有,以免怀璧其罪呢?那个年代流行“天下至宝献于有德。”谁有德?当然是地位高的、势力强的、非富即贵的。总之,私藏异宝后果很严重。这应该才是《买椟还珠》这个故事的本意。用老子的话讲,郑人买椟还珠的这种行为正是“见其美而知其恶”的高明做法。当然,这个故事出自《韩非子·外储说左上》,原意也不是这个意思,我们只是借其事推理另一层含义。沈万三富可敌,和珅家的钱比国库还多,就连当时的皇帝都嫉妒他们。结果呢?他们两个最终都未能得以善终。从这个意义上讲,耀眼光环的背后很可能就是致命的吊索。这正是树大招风风撼树,人为名高名丧人(明·吴承恩《西游记》第三十三回)

这是老子之所以说“斯恶矣”的另一个原因。

天上不会掉馅饼,切不可见便宜就上,有时候要想一想:“他是不是在坑我?”(郭德刚语)

天下皆知美之为美斯也的意思(天下皆知美之为美)(2)

图片来自网络

三、莫为浮云遮望眼,人至高处自然明

惠子当了梁国的宰相,庄子想见他,有人告诉惠子:“小心他抢你宰相的位置啊。”惠子感到恐惧,于是派人搜查庄子三天三夜,庄子后来去见他,讲了一个故事:“南方有一种鸟叫鹓鶵,从南海出发要飞到北海去,在漫长的旅途中,没有碰到梧桐树他不停下来,没有练实这种果实他不吃,没有甜的泉水它不饮,有一天它飞过一只猫头鹰,猫头鹰抓到一只臭老鼠,它从猫头鹰头上飞过去的时候,猫头鹰大吼道你别抢我的老鼠!你以为你梁国宰相这个位子很了不起,怕我去抢了你的位置吗?

哈哈,惠子自以为美的宰相位置,对于参悟了大道的庄子而言,只不过“斯恶矣”而已。

天下皆知美之为美斯也的意思(天下皆知美之为美)(3)

赵本山说:“井底的蛤蟆只能看见巴掌大的那么一片儿天。”人呢,只会跟同一层次的人发生矛盾、争抢,当境界提高之后,你会发现,当时所谓的美不过是一个笑话。

这也是老子之所以说“斯恶矣”的题中之意:境界决定眼界。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