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浒传里面的高俅是什么身份啊(高俅又不是太监)

看过《水浒传》的都知道,高俅年轻时候是在东京汴梁(现在的开封市)街头的混混,后来因缘际会凭着高超的蹴鞠技艺得到了宋徽宗的赏识,最后做到了大宋太尉的高位。在《水浒传》里高俅是没有亲生儿子的,只有有一个义子——高衙内,其人不学无术,靠着高俅的权势仗势欺人、胡作非为。为了自己的私欲,几次三番地调戏八十万禁军教头林冲的妻子,不成后,竟然找到其父高俅,父子二人合伙陷害林冲,逼得林冲走向梁山。而高衙内也得到了自己应得的报应:被几个泼皮无赖给阉割了。

水浒传里面的高俅是什么身份啊(高俅又不是太监)(1)

那么,真实的高俅是个什么样的人呢?他到底有没有一个叫高衙内的养子呢?他有没有自己的亲生子女呢?高俅的发迹史

高俅是北宋末年‘四大奸臣’之一,出生在东京汴梁,在其小时候家里资产颇丰,高俅在小时候可以喜欢什么就学什么,待他稍长后,高俅成为了一个诗棋书画样样都会,但样样不精的人,这样的人在那个年代是不会得到什么好工作的。因此,高俅每天只能和一帮狐朋狗友在街上瞎混,他也因此学会了当时社会上比较流行的运动——蹴鞠。这样的日子过了几年后,高俅的好运终于降临了,公元1057年21岁的苏轼进京赶考,他的文章豪迈有力,一时名动京城,许多人都慕名前来拜访。高俅因为会点文墨,字还写的不错,又为人机灵,很合苏轼的胃口,所以苏轼就将高俅留在身边做了自己的书童。在苏轼身边耳闻目染下,没几年功夫高俅的文化水平就突飞猛进,最后竟到了可以帮苏轼整理文稿的地步,我们现在看到的许多苏轼前期的大作,有很大一部分都是由高俅当时整理,才得以留传下来的。公元1079年著名的‘乌台诗案’爆发,苏轼被外放,临行前为了感激高俅这些年对自己的照顾,就将他托付给了自己的好友小王都太尉王诜,王诜是宋神宗的妹夫,端王(徽宗)的姑夫,而且王诜是一个丹青书法的好手,因此,徽宗还在潜邸时,就常与之切磋,两人关系很好。元符三年(1100年),王诜与端王赵佶在等候上朝时期相遇,赵佶忘了带篦子刀,于是向王诜借了一个,修理了一下鬓角。赵佶用后对王诜说:“这篦子刀的样式非常新颖可爱”。王诜回道:“我最近做了两个,还有一个没用过,稍后就派人给你送去。”晚上,王诜就派高俅到端王府去送篦子刀。碰巧,赵佶正在园中和一帮下人蹴鞠,高俅便站在一旁看,一不小心露出不以为然之色,正好被赵佶注意到了这个小厮的神情,便问道:“你也会踢吗?”高俅这时候也年轻气盛,于是就回答说可以。于是二人就开始对踢起来,高俅拿出全身本领,踢得如鳔胶粘在身上一般,再加上高俅在苏轼的熏陶下诗词书画都已很不错,即能陪着赵佶玩又能切磋一下书画,而且高俅人又机灵因此,大受赵佶的喜爱,当即派人传话给王诜:“谢谢你给的蓖刀,连同派来的人,我一起收下了。”高俅于是就变成了端王赵佶的亲信。不久皇帝宋哲宗驾崩,端王幸运地被太后选中继位,成了大宋皇帝,是为宋徽宗。而高俅因为是宋徽宗的潜邸“旧臣”,也鸿运当头,一下子从一个闲散王爷的玩伴儿,一跃进入了大宋王朝的官场。并且在官场中青云直上,直至大宋太尉一职,掌握了大宋的最高军事指挥权。

水浒传里面的高俅是什么身份啊(高俅又不是太监)(2)

高衙内的原型

高衙内在名著《水浒传》中是高俅的螟蛉之子,也就是高俅的义子,高俅发迹后,因为一直没有儿子,古人云:‘不孝有三,无后为大’,所以原本作为高俅叔伯弟兄的高衙内,瞅中机会,为了攀附权贵,达到自己能享受荣华富贵,为所欲为的目的,竟然毫无廉耻、不择手段地给同辈的高俅当起了儿子。但在正史里并没有高衙内此人或是高俅干儿子的记载,笔者以为,高衙内是《水浒传》的作者施耐奄大师创造的一个人物。为了在作品里与面对强权畏首畏尾的林冲以及不畏权贵的鲁智深形成一个比较明显的对比。而且,据正史记载高俅自己是有亲生儿子的,他犯不着不顾自己的脸面而认一个自己的叔伯兄弟做自己干儿子,来继承自己的香火。

因此,笔者认为高衙内在历史上是没有原型的而是施耐奄大师在创作《水浒传》时为了给作品设置一个比较大的冲突,而创造出来的人物,其并非真实存在的。

水浒传里面的高俅是什么身份啊(高俅又不是太监)(3)

高俅的亲生儿子的情况

据正史记载高俅是有亲生儿子的,而且不仅有一个,是有三个儿子。其中大儿子叫高柄,二儿子叫高尧康,小儿子叫高尧辅。高俅在得势后,仗着宋徽宗对他的喜爱与信任,利用自己的权利把自己的二儿子高尧康由临时工性质的遥郡转为正式的职务,小儿子高尧辅由观察使提拔为承宣使。还有他的大儿子高柄,竟然在无功无德的情况下于绍兴十七年(1147年)被封为昌国公。后来在宋徽宗和宋钦宗两大集团的争权夺利中,高俅的儿子们都站在了宋钦宗的一边,所以最后宋钦宗得势后高俅和儿子们没有像另一大奸臣——童贯家族一样受到清算。直到高俅死后,南宋建立,高俅的儿子们任然受到了重用。

综上所述:笔者认为历史上真实的高俅并不像《水浒传》中描述的,整天不学无术,只会溜须拍马,他确实是做了许多道德败坏的事情,是一个名副其实的奸臣,但他的文章诗赋也都是相当不错的,否则,他怎么能得到文坛巨匠宋徽宗的青睐呢?所谓的认养自己的叔伯兄弟为自己的干儿子的事情也是作者为写作的需要而虚构出来的人物。而且,他是有三个亲生儿子的,在他的提携下他的儿子们都还混的不错。,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