昆明劫持人质事件(昆明人质劫持案后续)

本文来源:时代周报 作者:郭梓昊

“被劫持了还一直说‘不要过来’的孩子、挺身而出的女记者、一枪爆头击毙变态劫匪的警察,昆明市五华区建设路师大附中门口刚刚转危为安。”目击昆明劫持案后,来讴阳在微博上写道。

2021年1月22日17时许,一名头戴黑色棒球帽、身穿着黑色外套的中年男子在云南师范大学附属实验中学门口持刀致伤7人后,劫持1名人质。

网传视频显示,劫持过程中,一名蓝衣女记者上前和劫匪交流,相隔仅五六米的距离。据媒体报道,该蓝衣女子是云南广播电视台“都市条形码”栏目的女记者。嫌犯在劫持人质后要求见记者,而且必须是女记者,只给十分钟时间,“刚领到记者证的女记者就上去了”。

昆明劫持人质事件(昆明人质劫持案后续)(1)

“在昆明劫持案这样的重大社会安全案件后,社会系统需要做好心理创伤预后工作。对于现场经历者来说,最佳干预时间是在72小时之内,”专业从事心理危机干预的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陶美艾在接受时代周报记者采访时表示,蓝衣女记者和被劫孩子一样,属于一级定点干预对象,事后易产生创伤后的应激反应。

1月23日上午,时代周报记者尝试联系蓝衣女记者。但据知情人士透露,该记者目前不方便接受采访,对于此事,单位内部员工也已经接到通知,不便对外透露相关信息。据澎湃新闻从多个渠道获悉,因警方开枪时女记者正近距离拍照,需对该女记者进行心理辅导。

对峙1小时40分

1月22日18时40分许,随着一声枪响,现场处置特警果断开枪击毙犯罪嫌疑人,安全解救人质。经查,涉案嫌疑人王某侠系昆明人(男,56岁),其犯罪行为已造成7人不同程度受伤、1人经抢救无效死亡。伤者已第一时间送医救治,遇难者为学生。

这场长达一个小时40分的警匪对峙,最终以几张目击照片、十几秒视频的形式在互联网上传播。紧张的现场氛围令无数网友捏了一把汗。

劫持案发生时正逢放学高峰期,现场有多名学生、家长。劫持者多次通过扩音喇叭喊话并将凶器抵着学生颈部,试图对这名学生“下手”,现场围观群众惊慌不已,有人高呼“请先放了孩子”。一名灰色衣服的男子下跪求嫌犯放过人质,嫌犯不予理会,嫌犯还借被其劫持学生传达个人要求。

据来讴阳回忆,被劫持的小男孩挺勇敢,全程没哭,一度摆手跟警察说“不要过来”。

现场视频显示,现场有一名蓝衣女子,与嫌疑人进行了对话。经澎湃新闻核实,这位蓝衣女子是一位刚刚拿到记者证的女记者。

云南记协副秘书长叶茸之后称:“我们看到了比较完整的视频,女子是云南广电的一名记者。嫌犯要找一个人聊,刚好她在旁边。”相关现场视频显示,这名记者曾上前一步,将一瓶可乐送至嫌犯附近并拧开瓶盖。

“我还以为是家长或是谈判专家,她一直在跟嫌疑人聊天”,叶茸表示,女记者为稳定嫌犯情绪,不停地和他沟通,才给了后面特警机会。18点40分,警方开枪击毙犯罪嫌疑人。相关视频显示,击毙劫持者后,警察随即一涌而上,安全救出被挟持的学生。

云南师范大学实验中学对面店铺的老板回忆称,劫持事件发生时,“在店里远远地看到了一眼”,后来,“警戒线直接拉到我们门口来,我们就不能出去了”。上述店铺老板介绍,封锁从17时左右就开始,直到20时还没解封。

昆明劫持人质事件(昆明人质劫持案后续)(2)

心理咨询师:关注创伤后的应激反应

陶美艾认为,昆明劫持案遭遇者极易产生创伤后应激反应,主要表现会表现为身体上的异常,“比如噩梦、失眠;或者出现情景闪回的情况,不由自主地闪回今天的瞬间和现场。即便很多年过去,还是容易闪回当时的情景”。一旦接受不了,创伤者很有可能会寻求改变,比如换个行业工作、换地方上学之类。

“特别对于年纪尚浅的孩子们来说,这种影响会更大,他们得长时间维持这种警觉性,不安全感、不信任感会加剧。这个时候就需要整个社会系统去做到创伤的预后,比如媒体的跟踪报道,学校、政府发起心理健康测评、准备一些讲座等”,陶美艾称。

另一方面,北京京师律师事务所范辰在接受时代周报记者采访时认为,从犯罪嫌疑人选择学校作为劫持地点上看,其存在严重的反社会人格。“根据过往案例,犯罪者采取报复社会的原因大致有两种。一是其本身是弱势者,权益没得到保障、问题得不到解决,失去希望后破罐子破摔;另一种,则是源于自身心理存在疾病,观念扭曲。”

案情通报当晚,有当地市民自发来到学校门口悼念。有人献花、摆放蜡烛,还有人挂上一串白色的千纸鹤。

昆明劫持人质事件(昆明人质劫持案后续)(3)

与此同时,一张云南师范大学实验中学大门的照片被网友大量转发。照片内容显示,入夜后,学校大门的电子栏上写着:“2020,我看见过星辰,也看见过尘埃。所幸,都翻篇了。”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