避免焦虑最有效的方法(消除焦虑的4种方法)

如果把人的情绪分为两种,一种就是情绪钝感的人,另一种就是情绪敏感的人。

情绪钝感力的人平时不会想太多,更习惯于就事论事儿,做事儿也不会思前想后,犹豫不决,即使有人说了不中听的话也不会太在意,一会儿就忘到九霄云外去了。

而情绪敏感的人就是什么都往心里放的人,也有点想不开的感觉,思考问题有些极端可以称作是偏执,总是固执的认为事情是坏的,而且通常会先入为主,然后一条路走到黑。

这样的人在工作上认为自己怀才不遇,抱怨领导,抱怨同事,在生活中认为自己总是受委屈,抱怨身边的人,抱怨朋友,自暴自弃,对任何事情都太过于计较,也太过于钻牛角尖。

还总是夸大自己的苦难,控制不了自己的情绪,每日喋喋不休,其实当一个人述说自己的苦难,那么说明他并不是非常难,因为他诉说苦难,只是想要得到别人的同情和安慰而已。

这样的人幸福之神也不会降临到自己身边。

生活当中可能会遇到很多情绪敏感的人,他们大多都有依赖的心理,十分渴望得到别人的关注和肯定,而且总是希望别人能像自己的妈妈一样呵护自己,如果没有得到夸奖就会陷入焦虑抑郁当中。

其实这是一种倒退的阶段,所以可以说是一种心理不成熟非常幼稚的阶段,因为总是希望得到表扬和保护,如果对方没有给到赞美,就会觉得被批评了,这样的想法实在是非常不好,他们总在无意识当中觉得别人的话很有问题。

自己认为的一些事情,如果没有得到别人的答复,就会认为别人对自己不好,也是一种被害妄想症,被害妄想症真的是非常恐怖的一件事情,他说是一种病,也可以说不是一种病,可是却打扰这个人身边的人的生活,而且无药可治,人们只得配合着他表演,然而时间长了谁也会觉得烦恼。要治好这样的病,也只有靠他自己,外人也是没有任何办法的。

最近看了一本书,《情绪顿感力,不要什么都往心里去》,这本书是人民邮电出版社和中国工信出版集团出版的一本书,告诉我们我们心里敏感的人和被害妄想症用什么方法来慢慢摆脱这样的心理,让自己拥有更多的智慧,变得从容和淡定。

如果需要幸福的生活,那么钝感力是一定需要的,这本书的作者是加藤谛三,1938年出生于东京,日本知名心理学家,早稻田大学名誉教授,哈佛大学赖肖尔日本研究所客座研究员,日本精神卫生学会理事,出版了很多本畅销书。

在这本书里他也告诉了我们4个方法来减少因为情绪敏感或者心理问题引起的焦虑烦躁抑郁,帮助我们提高幸福指数。

总体来说4个方法就是加减乘除,是不是觉得很简单呢,其实生活当中很多事情我们都有一定的法则来把复杂的事情变得简单,困难的事情变得容易,只要我们看清楚了这个世界,拥有强大的内心和长远的格局,那么拥有幸福的生活就指日可待了。

第一:加法,就是我们要给生活加点甜,苦中作乐,确实是这样的,现在生活压力大,各种烦恼都会有,而且很多事情都不尽人意,在各种压力之下会感受到难过这都是正常的,这个时候我们需要犒劳一下自己,吃吃美食,做做自己喜欢的事情,偶尔的犒劳一下自己,给自己增加一点快乐的事情,可以让我们再有勇气克服困难,继续前进。

第二:减法,减法不是逃避或者推脱责任,而是要减少情绪内耗,让事情变得简单起来,消极的精神内耗以及一些负能量的事情,会影响我们做事的判断,会让我们感觉更加的疲惫,我们要减少这些烦恼,不要想的太多,一些未知的事情无法解决的事情就把它抛在脑后,这样事情就会变得简单起来。

第三:乘法,就是要有加倍的信心面对逆境,勇敢起来,坚强起来,一件小事儿别人也许能承受,大事儿别人也许不能承受,但是你却要告诉自己,我可以做得更好,我可以付出加倍的努力去实现这个事情,我们有时候过得非常的充实而忙碌,其实也是一种体验。

第四:除法,除法并不是说现在的摆烂或者躺平什么都不管了,管他三七二十一这也是不行的,是要让我们内心坚定,拒绝负重前行,消除负面信息的影响,就如同减法一样,把事情简单化,把那些没有意义的事情和没有结果的事情,都可以把它除掉,轻装上阵才能走得更远。

最后希望我们在这个烦躁的社会不要计较太多,不要什么都往心里去,不重要的人不重要的言语,不要让它们轻易的伤害到自己。

做好自己,拥有独立的人格,让自己快乐一点,幸福一点,好好的过完这一生。

避免焦虑最有效的方法(消除焦虑的4种方法)(1)

避免焦虑最有效的方法(消除焦虑的4种方法)(2)

避免焦虑最有效的方法(消除焦虑的4种方法)(3)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