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师大盐城实验中学喜报(南大紫再度来袭)

华师大盐城实验中学喜报(南大紫再度来袭)(1)

  7月23日下午,南京大学党委常委、副校长张峻峰,医学院党委书记、盐城招生组组长沈苏南,本科招生办公室主任助理王丽一行专程来到盐城中学,为今年考入南大的21位新生现场颁发录取通知书。盐城中学党委副书记、副校长朱俊,党委委员、副校长王乃宁,2022届高三年级副主任王扣锁,今年被南京大学录取的盐中毕业生参加颁发仪式。活动由王乃宁主持。

华师大盐城实验中学喜报(南大紫再度来袭)(2)

朱俊致辞

  朱俊代表该校致欢迎词,对南大领导亲临盐中颁发录取通知书表示感谢,对今年考入南大的盐中学子表示祝贺。她指出,盐中与南大人文相亲、同根同源。长期以来,南大在综合实践活动、校本课程开发、校园文化建设等诸多方面给予该校大力支持,该校也向南大输送了一批又一批优质生源,为南大高质量发展提供有力的人才支撑。

  朱俊对今年考取南大的盐中学子提出三点希望:一是勇于担当,做一个负责任的人。无论是在鹿鸣湖畔还是在南大舞台,都要胸怀“国之大者”,强化使命担当,争做时代新人。二是崇尚美德,做一个高尚的人。博学约修,崇德向善,严于律己,成人成才。三是积极向上,做一个有进取心的人。珍惜韶华,志存高远,诚朴雄伟,励学敦行。让青春在南大广阔的天地中精彩飞扬,让人生在追逐梦想中的奋斗美丽绽放。为南大争光,为盐中添彩!

华师大盐城实验中学喜报(南大紫再度来袭)(3)

王乃宁主持活动

  张峻峰代表南京大学向该校赠送贺信并致辞。他指出,今年恰逢南京大学建校120周年,能成为南大2022级“百廿新生”非常值得骄傲。他向21位“新南大人”表示衷心的祝贺,并对大家寄予殷殷希望:一是坚守奋斗之心,求真务实,勇攀科学高峰。大学是知识与真理的殿堂,青年是思维最为活跃、最具开拓精神的群体。二是磨砺担当之心,爱国为民,矢志民族复兴。大学是培育祖国未来的园地,青年是塑造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关键时期。三是永葆敬畏之心,尚善臻美,共创美好世界。大学是引领社会发展的阵地,青年是时代的希望、世界的生力军。

华师大盐城实验中学喜报(南大紫再度来袭)(4)

张峻峰致辞

华师大盐城实验中学喜报(南大紫再度来袭)(5)

张峻峰赠送贺信

华师大盐城实验中学喜报(南大紫再度来袭)(6)

贺信

  张峻峰为新生颁发录取通知书。

华师大盐城实验中学喜报(南大紫再度来袭)(7)

华师大盐城实验中学喜报(南大紫再度来袭)(8)

华师大盐城实验中学喜报(南大紫再度来袭)(9)

华师大盐城实验中学喜报(南大紫再度来袭)(10)

合影留念(部分)

  2022届高三(18)班陆云天同学作为南大新生代表发言,表达了对母校精心培养的感谢,感谢母校让他学会了竞争与合作,学会了分析与思考,学会了如何不断突破自己的极限而成长。他表示,面对即将到来的大学新生活,要志存高远、拼搏奋斗,用智慧、勇气以及永不服输的心态,不断向着未来奔跑;要博采众长,不断丰富知识储备,不断提高实践能力;一定会以南大“诚朴雄伟,励学笃行”的校训鞭策自己,在南大这个崭新的舞台上,展现多姿的风采和青春的活力。

华师大盐城实验中学喜报(南大紫再度来袭)(11)

新生代表发言

  今年的“南大紫”别出心裁,里面有一朵特别的锦绣徽章“小红花”。这朵小红花是康乃馨与锦绣纹的结合,代表联结的信物,赠与恩师,愿恩师每每望见,都能心生欢喜。

华师大盐城实验中学喜报(南大紫再度来袭)(12)

华师大盐城实验中学喜报(南大紫再度来袭)(13)

南大录取通知书

华师大盐城实验中学喜报(南大紫再度来袭)(14)

锦绣徽章“小红花”特写

  同学们通过锦绣徽章和“纸短情长”的书信来表达对母校老师的感谢和敬意。

华师大盐城实验中学喜报(南大紫再度来袭)(15)

“纸短情长”的书信特写

  附:学生写给母校的话

朱恩希:

  我是盐城中学2022届毕业生。

  三年的高中生活,是我一生的珍贵回忆。丰富的学校活动和社团经历,给了我阳光的心态和开朗的性格;老师们勤恳的付出,默默的陪伴,寒冷的夜晚,教室外那一束不灭的光,给我们以前行的动力和不竭的力量;历史的积累,文化的浸染,老师的关爱,同学的交流,重塑了我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使我重新审视过往的经历,发现不足,竭力弥补。这是盐中给予我的宝贵财富。

  星光不负赶路人,未来的路,我将继续脚踏实地,稳步前行,盐中的精神也必将薪火相传,不知其尽。

周季:

  我有幸能够在盐中度过我的三年高中生活并且收获了一个较好的结局。

  回顾三年,我认为得到的真正宝贵的不是一次高考定下来的一个分数,而是自己在与外界和内心不断碰撞的过程中感悟到的新的看待生活和自我的角度。感谢盐中提供这样的一个环境,一个来自盐城各地的优秀学生能够相互交流深入、共同进步的环境,一个所有老师都热忱深切地注视着我们,与我们同行向前的环境,一个鼓励我们自主学习独立探索,为生命增添厚度的环境。

  不管阶段性的成绩如何,博学约修的校训依旧熠熠生辉,每一个盐中学子走出校门,都依旧自信明朗,未来可期。

卞浩宇:

  今年被南京大学录取。我由衷感谢江苏省盐城中学三年来的培养。在学业上,盐城市最顶尖的师资与我相伴。课堂上,老师授课思路清晰,环节紧凑,重难点突出,设计合理。课后,老师耐心答疑,关注同学的学习进程。在人格上,学校更是培养了一个个精神丰满的青年,带领我们从经典中汲取“九万里风鹏正举”的精神,教会我们哪怕“畏途巉岩不可攀”也要“会当临绝顶”、哪怕“无人会,登临意”也要“猛志固常在”,历练“也无风雨也无晴”的豁然,让我们无论面对怎样的困难,都可以“依然一笑作春温”。

朱昊天:

  在校数年间,我习得了很多,尤其是自主学习和独立思考这两个人生中重要的能力。

  在盐中曾经开放包容,大气守正的学习氛围中,我逐步养成了自主学习的意识,这份高一收到的馈赠让我往后的高中生涯都受益匪浅。而在母校迈入改革,加强管理之际,日益繁重的课务又带给我另一件礼物——独立思考的能力,而这,让我可以在外界的兵荒马乱中坚守初心,保持学习的本色。这两种能力是母校给我的厚礼,在临别之际,我要着重感恩我的母校盐中。

  不忘盐中情,不忘师生爱、不忘砥励奋斗的高中三年时光,有时间我愿常回家看看。正式成为南大人后,我将走进南大、感知南大、热爱南大、融入南大,为南大增光添彩。牢记使命,扛起责任,刻苦求知,勤于实践,知行合一,为南大争光,为母校添彩,做中国梦的建设者和贡献者。进入南京大学这个更加高端、更为广阔的平台后,我会适应社会发展大势,确立人生奋斗目标,牢记南大“诚朴雄伟,励学敦行”的校训,继续发扬“大气、团结、坚韧、守正”的盐中精神,通过辛勤的汗水和不懈的努力创造新辉煌,再登新台阶。

  感谢盐中,感谢南大,我将志存高远、脚踏实地、不懈奋斗,在南大的舞台上谱写新的华章。

闻:

  踏入盐中校园之前,我以为高中的三年将被课程作业填满。但当我真正地开始了自己三年的学习生活,才发现盐中不仅仅是求学的殿堂,更是展示自我,挑战自我的舞台。盐中的老师不仅能在课堂上将深奥的知识变得简单明了,在课后也会耐心答疑。在盐中还有一群优秀的同学作伴,共同进步。今日成绩的取得离不开母校盐城中学的精心栽培,离不开每一位老师的谆谆教导。

汤崇锹:

  我是一位考取了南京大学的毕业生。在我三年的高中生涯里,令我最为感怀的便是何文俊老师了。何老师不光是我化学竞赛的领路人,他身上的侠气也是令我佩服。在化竞道路上瑀瑀独行的一位孤侠,又怎能没有侠气?犹记得我和老师开始合作时三个人一起喝了三罐红牛的场景。然后是几个月的拼搏,何老师的全力指导关怀让我进步神速。当我只差几分与江苏省队失之交臂,回归课内情绪经常波动时,他一直鼓励我坚持到最后。最后也正是何老师的指导,我选择了参加南大综评考试,凭借过硬的化学竞赛知识在南大综评笔试中取得了较好的成绩,从而顺利进入南大。此生无悔学化竞,感念恩师!

刘鑫:

  三载求学,一朝离别,母校始终是我魂牵梦绕的精神家园。漫步盐中,曾记否:正北楼前,书声朗朗,执经问道;鹿鸣湖畔,俯仰天地,畅叙幽情;共青山上,书生意气,挥斥方遒。

   “教育者养成人性之事业也”,母校给予我的,不仅仅有知识文化、科学素养,还有诸位老师的谆谆教诲,有人生方向的正确引领,更有百年积淀的人文底蕴和家国情怀的深培厚植。

  “君不见长松卧壑困风霜,时来屹立扶明堂”。如今我即将迈入南大校门,这不是圆梦终点,而是筑梦的起点,我更应秉承“博学约修”的盐中校训,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贡献自己的青春力量。

陈茗玘:

  斗转星移,转瞬间,当初怀着憧憬和忐忑踏入盐中的我,即将挥别三年的师友,踏上一段新的人生旅程。回顾自己的高中生活,无论是学科知识,还是道德修养,母校给予我的馈赠都是无法衡量的。千言万语难以道尽我对母校的感激之情,如今我将奔赴更广阔的舞台,但是在盐中度过的岁月不会随时间褪色。博学约修的校训仍会时时响彻耳畔,引导我掌好自己的人生之舵。

薛琪博:

  高中三年是人生中最美好的几年,这三年里,感谢母校以其优美的环境,博大的胸怀哺育了我。三年时光,老师们的辛勤教诲,领导们的亲切关怀,都深深印刻在我的脑海里,没有他们,我也难以取得今天的好成绩。在以后的学习与生活中,我定不会忘记母校的恩情,做坚韧团结大气守正的盐中人,让盐中以我为荣!

蒯逸凡:

  感谢盐中让我看见自己,看见世界。我是个玩性很大的人,曾对高中生活抱着安逸的妄想。走进盐中后,才发现那么多同学都有着确切的目标;老师们用一种别样的爱关注着每一个学生。他们可以身在别处而夙夜担忧,可以伤病未愈却抛弃医嘱走上讲台,他们倾听每一处发声,助推每一举发力。在老师的教诲下,同学的共进中,我看见了想要的自己,也为此拼搏。我将在彼处继续奔跑,祈愿方鼎永屹立,长廊常沁芳。

顾珈维:

  大家好,我是原高三(12)班的顾珈维,被南京大学技术科学实验班录取。在高中三年的时间里,我有幸遇到了尽心尽责的老师们,结识了朝气蓬勃的同学们,厚谊常存魂梦里,深恩永志我心中。高三一年,成绩难免起起伏伏,感谢每一位与我促膝长谈的老师,忘不了你们和风细雨般的话语,荡涤了我心灵上的尘泥;忘不了你们浩荡东风般的叮咛,鼓起我前进的勇气。今日白马出凉州,他日雪中悍刀行。优秀莫过“盐中造”,最棒还是盐中人。我将把“盐中特质”融入血脉,烙进灵魂,注入生命,待我横刀立马,归来仍是少年。

韩明志:

  我是盐城中学2022届毕业生,在盐中学习、生活的六年,我受益匪浅,感悟良多,由衷地感谢母校对我的培养。

  经过高中三年的学习,我充分地认识到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对于一位高中生的重要性。是盐中教会了我不能一味的蛮干,打疲劳战,而要抓住课堂,回归课本,遇到问题及时询问老师,以免出现漏洞。在这样科学学习方法的指引下,我的学习成绩一直很稳定。我在盐中的课余生活同样丰富多彩。形形色色的社团活动拓宽了我们的视野,增进了友谊。不时开展的各项社会实践活动锻炼了我们的能力,提高了综合素质。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怀揣着对母校盐中的感念,我将不断勉励自己,奋勇向前。

张天钰:

  在内卷与应试教育的压力下,我感谢盐城中学依然为我们留下了自我反思与自主决策的空间。让我懂得学习不是生命中孤立的一脉。做事所因循的常理适用于做学问。做学问须得高屋建瓴,择善而从,要有自己的看法,时刻汲活水,不要总拿旧的指导新的,要信事理。学习归根到底是为了提升素养与能力,要相信应试最终可以区分能力。一直都要确保自己在向前走。如此或许可以算无愧于应试下的自我。

撰 稿:王扣锁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