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古代究竟有没有鲁班这个人(扒着门缝看历史鲁班也曾)

成语“班门弄斧”,是说在鲁班家门口卖弄斧子。鲁班是木匠界的祖师爷、扛把子,在他家门口耍弄斧头,是自不量力,不让人笑掉大牙才怪。当然,有修养有礼貌的鲁班,假若真看到你在他面前耍弄斧子,非但不会笑话你,说不定还会给你些指点。

这个鲁班,不是现代游戏里那个射手鲁班,两人除了名字一样,其他基本没有相似之处。此鲁班出生在战国初期,和全能侠墨子同时代。鲁班原名公输班,因为是鲁国人,所以后人又称其为鲁班,因姓公输,又被尊称为公输子,类似于孔子、孟子、韩非子。

我国古代究竟有没有鲁班这个人(扒着门缝看历史鲁班也曾)(1)

鲁班作为一个木匠,最终能位列仙班跻身于诸子百家,让很多人觉得诧异。其实,春秋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并不单纯指文化上的一百家,而是五花八门的各种学问,看风水算命的,打把式卖艺的,只要成名成腕儿,都包含在内。

鲁班也是开门收徒的,只是他开办的课程,不像别人那么全,只有一个土木工程专业。有一次鲁班收了一个徒弟,名叫泰山,很聪明,又好学,但就是不太守规矩。老师说这个桌子要做成尖角的,他非给弄成圆角的,天天把鲁班气得不行。久而久之,鲁班忍无可忍,就把他给逐出了师门。

后来鲁班发明了石磨,在这之前,大家都是用石臼来舂粮食,生产效率非常低,石磨可以连续工作,比石臼舂出来的面粉又细又快。但当时的石磨,中间有一个和石盘连在一起的石头轴承,又称作“磨脐子”,很容易断,一旦“磨脐子”断了,整块石盘就作废了。

有一天,鲁班看到有人将石头的“磨脐子”,改成了木头的,不但韧性好了,还可以随时更换,又见市面上出现了一些造型时尚美观的家具,大为惊奇,一打听,才知道这都是被自己赶出师门的徒弟泰山所为,鲁班直呼自己是“有眼不识泰山”!

鲁班与墨子亦敌亦友,二人经常在一起讨论。鲁班制造了一只木斑鸠,在天上飞了三天三夜而不落地,于是向墨子夸耀。墨子说:“如果不能给大家的生活带来帮助,即使飞十天,又有什么用呢?不如我做一个车轴,可以帮人们运载粮食。”

事实上,鲁班的很多发明,如伞、锯子、曲尺等数不胜数,每一样都穿越两千多年,流传到现在。而墨子呢?百姓才不管他是谁呢!

文丨书香遍野

编辑丨杨倩云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