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权为何有人劝他迟点称帝(孙权之所以敢于称帝自立)

读过《三国志》的朋友皆知,魏蜀吴三国中,孙权称帝最晚。孙权为何迟迟不敢称帝?为何最后又“被迫”称帝?说起来,皆因一地一人。何地?荆州。何人?吕蒙。

孙权为何有人劝他迟点称帝(孙权之所以敢于称帝自立)(1)

讲人之前,我们不妨先来说说荆州。荆州得名于境内的荆山。东汉末年,荆州辖南阳郡、南郡、江夏郡、零陵郡、桂阳郡、武陵郡、长沙郡、襄阳郡等共计九郡,幅员相当于今天的湖北、湖南大部,及河南、贵州、广东、广西等省一部。荆州地处大陆中部,长江中游,交通便利,东连扬州,西邻巴蜀,北接中原,向北可进攻曹魏控制的长安、洛阳,向东可顺江而下,直达孙权控制的扬州,向西可进逼巴蜀。

军阀混战时,荆州刺史刘表坚持中立,荆州百姓得以免遭战火涂炭。中原百姓见荆州相对安稳,皆拖家带口,前来避难,人口的流入以及其所带来的先进技术,使得彼时的荆州,成为全国少有的“人间天堂”。

赤壁之战后,曹操、刘备、孙权三家分荆(州),曹操占据了长江以北的南阳、襄阳、章陵、南郡四郡,刘备则占据长江以南的零陵、桂阳、武陵、长沙四郡,孙权则占据江北(东北)的江夏郡。后来,周瑜又再接再厉,打败曹仁,夺回了南郡,至此,孙权占据荆州两郡。周瑜死后,孙权出于政治上的考虑,接纳鲁肃提议,将自己所占南郡的一部“借”予刘备,于是,刘备便占有了荆州大部。

孙权为何有人劝他迟点称帝(孙权之所以敢于称帝自立)(2)

按照小说《三国演义》的逻辑,曹丕、刘备、孙权三人之所以能够先后称帝,是因曹操或曹丕得天时,刘备得人和,而孙权得地利。说曹魏得天时尚可,说刘备得人和则经不起推敲。刘备之所以能够称帝,其实凭借的也是地利,即崇山峻岭,毕竟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而孙权其实凭借的则是人和加地利。按说孙吴的综合“国力”应在蜀汉之上,可为何孙权却在刘备之后称帝?主要是因为彼时的孙权在地利上,尚存有明显的短板,即长江的地利尚未“应占”尽占——荆州的大半仍被蜀、魏把控。

因此,孙权“虽有贼心,没有贼胆”,只好屡屡向曹魏俯首称臣,装孙示弱,向刘备示好。直到荆州大部被孙权拿下后,“财大气粗”的孙权才彻底撕下了伪装,与曹、刘叫板,称帝自立。而帮助孙权拿下荆州的,则是这位屡屡使人刮目相看的老兄——吕蒙。

孙权为何有人劝他迟点称帝(孙权之所以敢于称帝自立)(3)

吕蒙,字子明,汝南郡富陂县人。吕蒙十四五岁时,正值天下大乱,军阀混战,吕蒙渡江避乱,投奔时为孙策部将的姐夫邓当。此时的邓当正为孙策扫荡东南一带的民间武装。吕蒙当仁不让,自报奋勇数次跟随姐夫出征,并多有斩获。或许是营养不良,或许是遗传基因使然,彼时的吕蒙长得又矮又黑,活脱脱一个武大郞。邓当手下有一名佐官见吕蒙屡获战功,出于妒忌心理,人前人后,皆称吕蒙为“二蛋”。一日,这位老兄又“又侮而辱之,吕蒙大怒,引刀杀之,出走。”——“二蛋”滚蛋。

或许是生活所迫,或许是良心发现,不久后,吕蒙主动到孙策部将袁雄处投案自首,后经袁雄推荐,吕蒙见到了自己的偶像孙策。孙策见吕蒙“心狠手辣”,且确有过人之处,便安排其在自己的身边担任贴身保镖。几年后,邓当去世,孙策遂提拔此时已身强力壮的吕蒙接替邓当,任别部司马。

孙权为何有人劝他迟点称帝(孙权之所以敢于称帝自立)(4)

就在吕蒙欲大干一场,报答领导知遇之恩时,孙策竟遇刺身亡。孙策死后,孙策的弟弟孙权接盘。接盘后的孙权“料诸小将兵少而用薄者,欲并合之”,欲精兵简政,裁撤冗员。吕蒙得知后,遂赌上了自己的全部身家,又东借西倒,为自己的部下全部换上了红色的战袍,同时,又督促士兵加紧练习队列步操。结果检阅之日,吕蒙所部士兵人人身着红色战袍,迈着整齐划一的正步,呼喊着震天的口号,精神焕发地从孙权面前一一通过。孙权大悦,非但没有裁减其部,反而为其增兵添员。

此后,吕蒙在孙权的麾下,先后讨黄祖,平山越,破曹操,袭曹仁,东征西讨,表现亮眼,因功先后被孙权提拔为广德县长、中郞将和偏将军。

孙权为何有人劝他迟点称帝(孙权之所以敢于称帝自立)(5)

周瑜去世后,鲁肃接任。一次鲁肃到陆口,途经吕蒙驻地,吕蒙设宴款待。鲁肃素以儒将自诩,向来瞧不起武夫出身的吕蒙,宴席上,言语间,多有轻蔑之语。吕蒙会意,酒过三巡,突然向鲁肃抛出一问:“君受重任,与关羽为邻,将何计略,以备不虞?”鲁肃一怔,随口应道:“临时施宜。”意思是因时制宜。吕蒙浅浅一笑:“今东西虽为一家,而关羽实熊虎也,计安可不豫定?”鲁肃脸红,稍倾,即虚心讨教,吕蒙遂“为(鲁)肃画五策”。

听说吕蒙给鲁肃谋划了五策,孙权兴趣大发,讨来一看,大为欣赏。同时,孙权也觉得与宅心仁厚的鲁肃相比,狡猾多端的吕蒙可能更适合对(关)羽斗争。

建安十九年(214年),刘备占据益州,孙权遂向刘备索要荆州。可是,刘备却以种种借口一拖再拖,迟迟不还。

孙权见软的不行,遂采用吕蒙之计,先后采取文武两手。先是任命了长沙、零陵、桂阳三郡的太守,结果却被彼时镇守荆州的关羽全部赶走。孙权大怒,见文的不行,又采取了武的一手,于建安二十年(215年),安排吕蒙率领两万精兵,前去攻取三郡。吕蒙接令后,遂“移书二郡”,长沙、桂阳即“望风归附”,“惟零陵太守郝普城守不降”。

孙权为何有人劝他迟点称帝(孙权之所以敢于称帝自立)(6)

刘备闻知孙权翻脸,当即从百忙中赶赴公安,并令关羽将二郡夺回。孙权见关羽军来势汹汹,担心吕蒙抵挡不住,急令吕蒙放弃零陵,立即回师。可是吕蒙得信后,却按兵不动,并连夜召集部下,研究进攻零陵的对策,同时,高调宣称:“晨当攻城”。之后,吕蒙又连夜安排郝普的老友时在吕蒙军中的邓玄之,入城威逼利诱加劝说忽悠郝普,在外内两面夹击下,郝普的心理防线崩溃,最终举城投降。

建安二十二年(公元217年)冬,鲁肃病逝,吕蒙顺理成章接替鲁肃为都督,镇守陆口。陆口与关羽在荆州的治所江陵毗邻。吕蒙深知关羽是个好战分子兼野心家,且江陵又处在自己上游,今后,难免一战。因此,上任后,吕蒙一边备战备荒,一边向关羽示弱示好,麻痹笼络,伺机收回荆州。

机会说来就来。建安二十四年(219年)七月,关羽率军北上,围攻魏国的襄阳、樊城。吕蒙见机不可失,遂上书孙权,建议趁关羽北伐,后方空虚之机,偷袭荆州。孙权早就盼望着这一天的到来,一拍即合。为了进一步麻痹关羽,上书后不久,吕蒙就以病重为由,回到建业。关羽闻讯后,果然中计,遂将守备荆州的大部军力调往了前线。

孙权为何有人劝他迟点称帝(孙权之所以敢于称帝自立)(7)

当年的八月,汉水流域突遭几十年未遇的大暴雨,“汉水溢流”。关羽乘机水灌前来驰援的曹军大营,俘获魏将于禁等三万多人马,因无军粮,关羽擅自取走了东吴储藏于湘关的大米。孙权大怒,当年的十一月,便以吕蒙为大都督,率其部众为先锋,发兵进击关羽。

吕蒙率军前进至寻阳,为了隐蔽企图,将士卒埋伏于战船之中,以少数士兵身穿白衣摇橹,装扮成商人模样,昼夜兼程,溯江疾驶,直奔江陵。驻守江防的蜀军猝不及防,全部被俘。成功登陆后,吕蒙又老调重弹,立即派人入城诱降与关羽隔阂甚深的蜀将——驻守公安和江陵的太守傅士仁、麋芳,很快二人即献城出降,吕蒙军“一枪未放”,兵不血刃进据江陵。

不久后,孙权也来到了江陵,并安排陆逊、周泰等将领率军先后收复了荆州其余各郡,一举夺回被蜀汉长期占据的荆州。

关羽见大势已去,只好率残部向西北逃去,后经几次交手,战至十二月,势单力孤的关羽被吴将马忠俘获,不久后,即被孙权斩首。

孙权为何有人劝他迟点称帝(孙权之所以敢于称帝自立)(8)

收复荆州,吕蒙居功至伟,战后,孙权任命吕蒙为南郡太守,封孱陵侯,赐钱一亿,黄金五百斤。封爵尚未颁布,吕蒙突然病发,此后虽经多次反复治疗,但始终不见起色。建安二十五年(220年)初,一代战神吕蒙溘然去世,享年四十二岁。

吕蒙去世的当年(220年)十一月,曹丕称帝,第二年(221年),刘备称帝。又过了八年后,黄龙元年(229年),此时的长江两岸皆被东吴牢牢控制,东吴在地理上的短板已被全部补齐,于是,孙权正式称帝。中国历史又翻开了新的一页。

参考文献:陈寿著 《三国志》司马光著《资治通鉴》

作者:我方特邀作者丛中笑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