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川剧十大经典(最泸州八十一)

川剧,又称川戏,是我国西南地区影响最大的地方戏曲剧种之一。流行于四川省、重庆市,以及云南省、贵州省、湖北省的部分地区。川剧有着高腔、昆腔、胡琴、弹腔、灯调等五种声腔,为全国之冠,而与其他剧种不同的地方在于高腔。在川剧各流派中,“泸州河”川剧高腔最具特色,因此泸州被誉为川剧高腔的发祥地。2007年3月1日,“泸州河”川剧艺术被四川省人民政府批准为第一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

四川川剧十大经典(最泸州八十一)(1)

四川川剧十大经典(最泸州八十一)(2)

“泸州河”川剧艺术历史悠久,最早可上溯到汉代巫师们的唱唱跳跳,唐代以后“信者众多”,巫师开始装扮百神,其表演接近戏剧。再后来由于春节娱乐活动的兴盛,逐渐形成“古蔺花灯、合江下河灯、扭扭灯、车车灯”等地方小剧种,逐渐演进为“泸州河”川剧雏形。

四川川剧十大经典(最泸州八十一)(3)

四川川剧十大经典(最泸州八十一)(4)

川剧《乌蒙山脊梁》剧照

清代中期,四川戏班的数量、规模、形制愈加完备成熟。四川省发现有两块戏班班牌,其中之一“鹤龄班”,便源自合江县。清乾隆四十六年(1781年),合江人邓得珍在合江县南乡白鹿场邓家祠创办“鹤龄班”,后于1898年停办,班龄长达117年。这足以证明,“泸州河”川剧艺术在合江这方沃土发祥生根。

四川川剧十大经典(最泸州八十一)(5)

四川川剧十大经典(最泸州八十一)(6)

斗转星移,三百年的风雨,磨灭不了信仰和初心。泸州市现存唯一的基层川剧团——合江县川剧团,仍然传承着声高腔远的“泸州河”。大型扶贫题材川剧《乌蒙山脊梁》、川剧小戏《连心桥》、大型抗疫题材现代川剧《医者仁心》(与四川省川剧院合排)、川剧《最后一场封箱戏》等原创好剧接连登台。

四川川剧十大经典(最泸州八十一)(7)

四川川剧十大经典(最泸州八十一)(8)

川剧小戏《连心桥》剧照

其中,川剧《乌蒙山脊梁》参加第二届四川艺术节,其主演张晓红获泸州市首个“四川文华奖表演奖”;作为四川省唯一参演剧目入选全国基层戏曲院团网络会演,被中宣部2020年大型音像主题出版物《百年小康梦圆时》收录,入选首届四川艺术基金传播交流推广资助项目。“泸州河”川剧艺术,在合江县恣意生长、延绵不衰。

四川川剧十大经典(最泸州八十一)(9)

四川川剧十大经典(最泸州八十一)(10)

川剧《医者仁心》剧照

你还知道哪些“泸州之最”?

涵盖泸州各行各业的“世界之最”“中国之最”“四川之最”“泸州之最”,如:最早、最大、最佳、唯一、首批、首次、金牌、冠军、表彰、奖励、发明、创造、破纪录等等,只要是能够充分展示泸州特色的独特性、唯一性的自然地理、人文历史、政治经济、社会民俗等资源,都可以扫描下方二维码供稿。

四川川剧十大经典(最泸州八十一)(11)

供稿:合江县文化广播电视和旅游局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