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船舶科研院(山东船舶技术研究院)

眼下,走进哈工大(威海)校园,一片“橙红黄绿”的风景里,坐落着研究院1号楼,这里有一家“宝藏”科研机构——山东船舶技术研究院(以下简称“山船院”)。自2012年成立以来,该研究院以船舶设计与建造、海工装备及其配套技术为重点方向,已为港珠澳大桥、中海油海上钻井平台、“远望7号”远洋科考船等“国之重器”的打造作出了“威海贡献”。

上海船舶科研院(山东船舶技术研究院)(1)

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2019年以来,我市搭建“1 4 N”创新平台体系,山船院自然也成为“N”序列的生力军。“满载”16家内设研发平台、13个市级以上创新平台、40余项国内外“拳头技术”的山船院,沿着我市推动产业链供应链创新链深度融合的“新航道”再扬帆,持续把创新力转变成服务威海产业发展的现实生产力。

实验室内外都是刚“出炉”的新物件,研发人员不是在进行研究分析,就是在去实验室的路上……第一次走进山船院,浓浓的海洋气息扑面而来。由省科技厅、市政府、哈工大共建的山船院一直坚持“开放式”入驻模式,已经吸引16家“海字号”研究所在这里安家落户、大展拳脚。

在山船院高分子功能材料联合研究中心的实验室里,有两块“白色砖头”被摆在了不起眼的地方,摸上去滑滑的,还有些软。“这是刚研制出来的氟橡胶。”研究中心主任刘增杰介绍,这种材料制作的密封圈用于包裹半导体芯片,一只密封圈的售价在4000元,目前全部依靠进口。

作为第一批成立的内设研发平台,刘增杰带领研究中心科研团队承担了包括国家重点研发计划、省重点研发计划、省重大创新工程计划在内的5项重大项目。在刘增杰看来,山船院不仅为科研人员提供了平台载体,更成为全国有机氟硅产业及相关产业科技创新、学术交流的基地,每年都有国内相关专家学者前来研讨交流。

上海船舶科研院(山东船舶技术研究院)(2)

最近,刘增杰准备到位于环翠区的威海新元化工共建实验室里,盯一盯技术攻关的新进度,和企业商讨一下氟硅橡胶产业化的事情。预计氟硅橡胶产业化并批量生产后,将打破国外对该材料的垄断局面。不止高分子功能材料联合研究中心,山船院还有4个实验室建在了我市企业的生产线上。

上海船舶科研院(山东船舶技术研究院)(3)

即便拥有2000平米的试验场地,船海光电装备研究所的实验室还是满满当当。该研究所负责人田兆硕说:“入驻山船院后,我们的试验场地比之前大了十倍,才能这么顺利地研发出水质油污监测仪、船海激光成像雷达、海洋光电测试仪器等。”

据田兆硕介绍,研究所研发的两台水质油污监测仪已经被安在长江的两岸,通过激光扫描照射得到的光谱便能检测江水截面油污污染情况,这项技术也填补了国内国际空白。目前研究所正和当地企业进行对接,希望将光谱仪系列产品尽早投放市场。

上海船舶科研院(山东船舶技术研究院)(4)

内设研发平台越来越重视研产合作的背后,是山船院对“新航道”的倾力把舵。这个月,山船院的研产对接步伐紧张而有序:帮助东海船舶修造有限公司攻克高端海工复合焊接材料技术难关;与佩森环保科技公司研讨“船舶尾气湿法治理及综合利用新技术与装备研发”项目;与威海佳美化工有限公司、耐考客基地等建立研发合作关系……

按照全市“十四五”时期的产业现代化重点任务及“三链”协同推进要求,山船院将加强与企业的“一事一议”“点对点”式单项技术合作研发,推进与龙头骨干企业共建技术创新平台;推进企业走访调研常态化,从产业需求中凝练项目,实现项目研发向“产业需求调研—针对性地开展研发—研发成果就地转化”转变。同时,一体化推进“技术研发—成果产业化—高技术企业培育”,推进船舶环保、配套装备及先进焊接技术与装备等特色成果转化基地和园区建设。

11月20日,山船院还将举办首届技术成果推介会,把“激光技术、先进分离及合成技术、先进焊接装备及焊材、高分子材料”拳头技术成果直接“摆上台面”,和相关科技园区、企业等一同探讨成果转化路径,推动技术研发与产业需求双向精准对接。正如山东船舶技术研究院副院长王栋所说:“山船院要当好技术与企业的‘红娘’,让更多科研成果本地产业化,运用载体力量推动产业发展。”(Hi威海客户端记者 杜晓莹 通讯员 董凌云/文 山船院供图)

值班总编:王 岚

复审:谭立勇

编辑:董倩萍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