鸡得上滑液囊病能治好吗(鸡滑液囊支原体不可怕)
蛋哥宗旨:用质朴的语言,帮助养鸡朋友,提升高产技术,解决实质性难题。
说到鸡滑液囊支原体(MS),可以说是近几年“人气指数”最高的传染病。截至到目前,该病流行和传播速度仍然呈现上升的势头,全国各地的鸡场均有发生,是鸡场为数不多的流行时间较长的疾病。导致该病长期广泛流行的原因有两方面:其一,该病原主要分布在关节和滑液囊,用药后其部位很难达到有效血药浓度,故治疗效果并不理想。其二,发病鸡终生携带病原,当受到外界应激后,会反复发病。
那么,如何能更好防控鸡滑液囊支原体?下面详细了解下鸡滑液囊支原体的流行特点和防治思路。
一、滑液囊支原体发病两大原因任何病原感染,都是一场病原与机体的博弈,如若病原攻击力战胜了机体抵抗力,疾病发生。鸡滑液囊支原体之所以发病,就是因为病原攻击力战胜了鸡的抗病力,这除了存在病原(真凶),还存在降低鸡群免疫力的因素(帮凶)。
1、真凶:病原的感染---鸡滑液囊支原体的感染
a、垂直传播:携带由病原的种鸡通过血液垂直传播进入雏鸡体内,造成滑液囊支原体的感染。
b、水平传播:鸡舍环境中的病原通过呼吸道或消化道进入鸡体内;或者病原通过疫苗进入鸡体内造成滑液囊支原体的感染。
2、帮凶:不良应激---降低鸡群免疫力的因素
a、冷热应激:鸡群受到冷热应激时,鸡群的免疫力降低,为疾病的发生创造条件。
b、通风不良:鸡舍通风过大鸡群受凉,降低鸡群抗病力。鸡舍通风过小有害气体超标,破坏黏膜免疫屏障,为疾病的发生创造条件。
c、霉变饲料:鸡群长期采食霉变饲料,会损伤机体肝肾功能,抑制机体的免疫系统,难以抵御疾病发生。
d、免疫应激:疫苗接种前期,会对鸡群造成一定的损伤,此时鸡群免疫力低,容易造成疾病的发生。
二、滑液囊支原体的发病特点
鸡滑液囊支原体一年四季都可以发生,冬春季节更容易发生,饲料管理不良、卫生条件差的鸡舍更易发病。本病常发生于3~20周龄的蛋鸡,尤其以6~10周龄的青年鸡最易感,最早可发生于1周龄雏鸡,日龄越大抵抗力增强,成年鸡多为慢性或隐形感染。该病既能通过种蛋垂直传播,也可通过病鸡水平传播以及上下批次之间传播。本病的发病率为5%~15%,死淘率为1%~10%。
三、滑液囊支原体发病症状及鉴别诊断
1、体表和解剖症状
a、体表症状:早期注意观察均匀度,如若均匀度不达标并呈现明显的下降趋势,是发病的先兆信号。随着病情发展,病鸡趴卧在笼内不能站立,出现瘫痪、跛行,病鸡先龙骨囊肿、再跗关节肿大、最后脚垫肿大,此为本病的典型症状。
b、解剖症状:剖检后发现肿胀龙骨、关节、脚垫的皮肤内有粘稠的、黄色渗出物,病程长者渗出物呈干酪样,此为特征性病变。
关节肿大
2、滑液囊支原体与葡萄球菌病、病毒性关节炎鉴别诊断:
a、滑液囊支原体病:滑囊炎病鸡的胸部龙骨肿胀,病程长者有黄色的干酪物,而其他两个病一般无此症状。
b、葡萄球菌病:病鸡关节肿大发紫,爪垫上有黄豆大小褐色的溃疡流脓或结痂,皮肤发红、出血,解剖发现关节内有血液或脓液。
c、病毒性关节炎:病鸡关节腔内淡红色血样渗出物,慢性病例腓肠肌腱断裂,关节软骨糜烂,有时可见心外膜炎或心包积液,肝、脾和心肌上有细小的坏死灶。
痰鸡 跛行
四、鸡滑液囊支原体的防控方案鸡群未发病前用药,能很好的进行防控。发病后用药,治疗效果差,很难彻底治愈。故本病的防控要重预防,轻治疗。
1、预防方案
a、选好鸡苗:选用口碑较好的大种鸡场的鸡苗,减少滑液囊支原体通过种鸡传播的风险。
b、加强管理:实行全进全出的饲养模式,做好空栏期消毒。加强环境消毒,做好通风换气,确保饲料营养均衡,温度适宜,勤出粪,给鸡群提供适宜的环境,是防控该病的前提条件。
c、药物预防:1日龄注射利高霉素,9~11日龄饮水恩诺沙星,43日龄、80日龄和115日龄注射泰万菌素,再饮水泰万菌素5天。
d、疫苗预防:21日龄免疫滑液囊支原体活苗,70日龄前后再次免疫灭活疫苗。另外,14~42日龄不能用对支原体有效的药物,可用磺胺药和阿莫西林,避免对活苗造成影响。
2、治疗用药
一旦出现较多瘫痪鸡只,及时淘汰病鸡,选用敏感药物进行治疗,管理好鸡舍环境。
a、药物治疗:青年鸡注射敏感药物,并使用一个疗程的敏感药物饮水。如全群肌肉注射恩诺沙星,同时选用林可霉素 大观霉素或泰乐菌素 强力霉素或泰妙菌素 强力霉素进行饮水,连续用药7-8天。产蛋鸡选用中药治疗,如麻黄鱼腥草散拌料,连用6-7天。
b、减少应激:加强饲料管理,减少通风、冷热、免疫等不良应激反应。同时,给鸡群添加使用多维、增免中药来增强鸡群的体质。
蛋联网,集鸡场管理、禽蛋商城为一体,为禽蛋行业提供全方位的服务。
点击下方“了解更多”,查看更多养鸡技术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