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养老问题上呈现的特点(养老措施也暖心)
古时候的养老措施也暖心,接下来我们就来聊聊关于古代养老问题上呈现的特点?以下内容大家不妨参考一二希望能帮到您!
古代养老问题上呈现的特点
古时候的
养老措施也暖心
如何养老,并不是现代才有的问题。几千年来,以农业为主的中国古代社会,向往的是“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鳏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的大同社会,那么,我国古代又是怎样养老的呢?
周朝养老制度初具规模
先秦时期如何养老?首先是关注老年人的饮食。《礼记·王制》记载,从50岁起,供给细粮;到了60岁,要准备隔宿的肉食;到了70岁,则要增加副食;80岁,要经常供奉珍馐美食;至于90岁的老人,因行动不便,饮食无规律,可能随时要吃要喝,要在老人的床前伺候,如果老人出游,最好是给他带着食物……
周朝开始出现初具规模的养老制度,这一制度规定50岁以上的为老人。如果家中有80岁以上的老人,儿孙中可以有一人不服徭役;如果家中有90岁以上的老人,则全家都可以不服徭役,此即“八十者,一子不从政;九十者,其家不从政”。这些主要是针对“家庭养老”所作出的规定。
先秦时期还提出了“国家养老”概念。能享受国家养老待遇的主要是四类老年人:一是相当于公民道德楷模的“三老五更”;二是相当于烈士家属的“家中之老”;三是相当于离休老干部的“致仕之老”;四是相当于“五保户”的“庶人之老”。
唐朝关注老年人精神健康
在唐朝,养老制度备受重视。唐律规定,父母在世时,子孙不能出远门,不能分家,不能存私房钱,否则要被治罪。
唐朝继承了汉朝为老年人“赐杖”“免税”等诸多做法。据《唐大诏令集》记载,唐太宗在“即位赦”中特别提出,“八十以上各赐米二石,绵帛五段;百岁以上各赐米四石,绵帛十段;仍加颁授,以旌尚齿。”所谓“尚齿”,就是尊老的意思。
此外,唐令还规定了“补给侍丁”制度,其内容是对80岁以上的老年人,朝廷为他们安排一个照料的人;90岁以上的老年人,朝廷为他们安排两个照料的人;百岁以上的老年人,朝廷为他们安排5个照料的人。朝廷安排的这些侍丁不用服徭役,好让他们专心奉养老人。
唐朝甚至还有“精神养老”一说。当时,流行一个名词叫“色养”,说得通俗一点儿,就是奉养父母时要和颜悦色,不能让老人不开心。
南北朝始建“养老院”
建“养老院”,起源于南北朝时期,梁武帝萧衍于普通二年(公元521年)在都城建康(今南京)创办了“孤独园”。
到唐朝时,这样的养老机构已被推广。武则天时期,唐朝还开设了主收贫、病、孤、疾者的“悲田养病院”。但真正让“养老院”这种养老方式流行起来的是宋朝。北宋初年,开设了名为“福田院”的养老机构,后来又开设了“居养院”,南宋则叫“养济院”等。虽然名字不同,但都是慈善性质的养老院。
到了明朝嘉靖年间,京城除了加大养济院的数量与规模,还定期轮派官员进行督查,看贫者和老者有无饭吃,有无制度上的弊端。嘉靖十一年,在北京地区,仅朝廷免费提供给老无所养等各类穷人衣服,就花费了275两银子。
清朝继续开办“养济院”和“施棺局”。即便到了清末国家较为衰弱之际,对养老的支出也毫不吝啬。光绪年间的某一年,仅广东一省的养济院,就花费了白银近1.7万两。
古代对养老的关注与投入,与中国的孝文化紧密联系在一起。现代社会,养老越来越多地依靠完善的社会保障制度来解决,但纵观古今,孝道文化的精神内核始终没变。
据《浙江法制报》
来源: 浙江老年报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