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前书法家王象作品(文艺名人胸中藏丘壑)

胸中藏丘壑,手下蕴乾坤

——记书法篆刻家王中山

文/李丽丽

  没拜过名师,没系统学习过书法篆刻,没有家学的熏陶和基因的沿袭,仅凭着一腔热爱自学揣摩,篆刻和书法作品先后入展吉林省白山印社成立十周年作品展,吉林省白山印社第七届篆刻作品展,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六十五周年吉林省书法大展临帖展,吉林省第二届篆刻作品展,第一届农民书法作品展,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七十周年吉林省书法作品大展,“翰墨丹心”吉林省书法篆刻展览,“喜迎十九大,铁笔颂盛世”白山印社篆刻作品展,吉林省百家名寺印谱,第二届章草杯全国书法大赛,吉林省书法篆刻作品展——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系列书法展,吉林省第六届书法临帖作品展。书法作品获长春地区第一届美术书法摄影展金奖,长春市第二届农民美术·书法一等奖,第三届章草杯全国书法大赛优秀奖,长春市县区主题书法作品联展二等奖,吉林省第六届书法临帖作品展三等奖等奖项,篆刻作品被中国篆刻艺术馆永久收藏,书法和篆刻作品及艺术传略收录《中国当代硬笔书法家名录》《中国当代篆刻家辞典》等多部辞书,书法家王中山让人叹服。

陕西前书法家王象作品(文艺名人胸中藏丘壑)(1)

  7月13号,文艺采风组走进王中山老师工作室——兰堂书法篆刻馆,走近王中山老师。

陕西前书法家王象作品(文艺名人胸中藏丘壑)(2)

  王中山,号老竹、兰堂主人,1964年出生于吉林省榆树市八号镇,自幼勤敏好学,尤其对书法情有独钟,十几岁仿照书上字研习,工作后有了收入,买来书法杂志、字帖习练。提笔捉刀四十载,入展获奖无数,现为中国硬笔书法协会会员,吉林省书法家协会会员,中国佛像印研究会副研究员,吉林省白山印社社员,榆树市书法家协会副主席。

  早就听闻王老师大名,知道其雅,一见果然如传说一般,人儒雅自不必说,工作室曰书法篆刻馆,进门却是一株高竹,窗前、宽大的工作台沿排满兰、多肉等各类绿植,根雕。墙角置一缸,上摆绿植、奇石,下置清水,水声潺潺,既添清凉又涤心灵。墙上是王老师的手书木刻,一茎绿萝缠绕其间,把自然与艺术,古朴与宁静完美融合,朴拙雅致。王老师爱茶,工作台前置一茶桌,坐于桌前,看字、品茶、赏石,能让人回到以往那个车马慢的时光。窗外是闹市,室内是雅斋,一门相隔两个时空,有朋友言,到王老师工作室,坐着就不想走。

陕西前书法家王象作品(文艺名人胸中藏丘壑)(3)

陕西前书法家王象作品(文艺名人胸中藏丘壑)(4)

陕西前书法家王象作品(文艺名人胸中藏丘壑)(5)

  王老师勤奋,高中毕业回家务农,书法和篆刻均自学成才。习练之初,他主攻楷书,临柳公权《玄秘塔》、颜真卿《多宝塔》,后临有天下第一楷书之誉的《虞世南孔子庙堂碑》,之后研习隶书大篆,现主攻章草。

陕西前书法家王象作品(文艺名人胸中藏丘壑)(6)

  学习一事,有老师引领带路,会少走许多弯路,没人指领,全凭自己摸索,则辛苦艰难得多。王老师便是,但他执着且坚韧,喜欢书法,就要沿着这条路走下去。书法是他的海洋,他要在里面尽情遨游。没有老师,他每临一本碑帖,都把里面的字逐一拆解,研究笔法和间架结构。为了便于日后查阅,还自制字帖,把拆解的笔画、例字及分析总结的书写要点一一誊写。单百字的《虞世南孔子庙堂碑》,他拆解分析,又按字结构特点分类整合,就整理了厚厚几大本。他说,全部习字笔记加起来有一百多本。

陕西前书法家王象作品(文艺名人胸中藏丘壑)(7)

陕西前书法家王象作品(文艺名人胸中藏丘壑)(8)

  时间花在哪里,就会在哪里看到成果,王老师在书法上花费了大量时间和心血,他的书法水平也日益精进,经常被人夸赞。而他的好运也开始来临。一天,镇文化站站长到他工作的地方,看到墙上挂着的字,问是谁写的,他回答是自己写的,不久镇上计生办缺一名工作人员,文化站站长推荐了他。

  因书法“跳出农门”,王老师感到意外,更感惊喜,对书法更加痴爱,只要有空就练习,把所有业余时间都投入进来,后来竟然达到一天不写寝食难安的地步,书法成了他的肌肉记忆。天长日久的练习,日积月累的努力,让王老师有今天这般成绩,时光总是厚待真诚付出的人。

  虞世南书法继承二王恬淡潇散的魏晋之风,笔法圆劲秀润,平实端庄,笔势舒展,含蓄朴素,气息宁静,浑穆,呈平和中正气象;大篆笔力遒劲,古朴;章草草法严谨,极有法度……王老师遍临名帖,书法博众家之长,又自成风格。有人评价他的字为“俊朗圆腴,端雅静穆,得古人之神理,纵心而不逾规矩”。“提锋涩进,使转活通,无平滑描绣之态,又藉以浓淡干湿墨法,增其虚灵苍茫之气象,得天然之趣味。”

陕西前书法家王象作品(文艺名人胸中藏丘壑)(9)

  君子配印。王老师喜爱书法,也喜爱金石篆刻,他先研习汉印,后研习秦玺,也涉猎将军章及封泥印,废寝忘食。

陕西前书法家王象作品(文艺名人胸中藏丘壑)(10)

  篆刻艺术是书法、章法、刀法三者的完美组合,小小的一方印章,既要有书法的笔意,又要有绘画的构图谋篇,刀法还要有神韵,可称得上方寸之间,展万千气象。相对于书法,要难得多。学书法,王老师用得“笨功夫”,学篆刻,则完全用硬功夫——买石料,对着帖一点点练。划破多少次手指,记不得,磨平多少方石料,更说不清。

  一方精美的篆刻就是一件艺术品,凝结着艺术家的审美情趣、文化素养,讲究一气呵成,为了完成一方印章,连续工作四五个小时是常有的事。但王老师心之所爱,毫无怨言,且乐此不疲,疫情期间,刻了《心经》全卷。还曾刻了《陋室铭》全篇,用石18方。

  古代印人即文人,文人即诗人,篆刻不仅要有书法功底,还要有丰厚的底蕴,闲时,王老师读唐诗宋词、读史增加其文化的广博与厚度。

  二十岁开始捉刀篆刻,到如今年近六十,王老师研习篆刻也有四十多年时光,已经做到了脑中有图,心中有尺。他言一方石,扫上几眼,就能知道在哪里下刀;拓印时,无需用尺量,边缘留白恰好。

陕西前书法家王象作品(文艺名人胸中藏丘壑)(11)

陕西前书法家王象作品(文艺名人胸中藏丘壑)(12)

  这点我们很快见识:采访中途,我们请求王老师现场展示,他刻了一方千江有水千江月。七字双江,江含水,他刻篆书“水”在中央,与左右双江共用,致使七个篆字在两厘米见方的截面一点不觉拥挤,倒有种苍茫、浑厚、朴拙,流畅之大气。回去查资料,发觉这就是王老师讲解篆刻时所说的金石气。

陕西前书法家王象作品(文艺名人胸中藏丘壑)(13)

陕西前书法家王象作品(文艺名人胸中藏丘壑)(14)

  王老师不仅篆刻文字,还篆刻生肖、玄鸟、佛像。他作佛像印功力深厚,删繁就简,化禅入石,寥寥数刀,佛家气象跃然石上。所作佛印入选《与佛有因》等多部书籍,两方佛印被中国篆刻艺术馆永久收藏。王老师对传统文化情有独钟,打算把古籍中的玄鸟都刻制出来,成为一个系列。只是苦于没有时间。

  作为一位对自己有要求、有追求的艺术家,王老师总感觉时间不够用。他说一生钟爱三件事——书法、篆刻、养兰花,等有一天没有什么挂牵,找一个地方专心写字、篆刻、养花。

  书法以笔为刀,篆刻以刀代笔,艺术触类旁通,王老师也做木刻。在工作室,看到好几方古拙大气的木刻作品。木刻需一字字写好覆于木上,再一刀刀削去其余部分,呈出凸凹之美,相对于金石篆刻,更费功力心力。王老师工作又喜好一气呵成,不做好不愿停工,刻完一方手肘要疼上一些时日。然隔行隔山,做事者的辛苦外人是不知晓的,有人认为制刻容易,径直讨要,不付分文,让人费解又无奈。王老师笑谈,不说别的,我的时间白白耗掉了。

陕西前书法家王象作品(文艺名人胸中藏丘壑)(15)

  时间千金难买,王老师现在最宝贵的就是时间,而且还有制刻耗费的心力气力呢,且文化和艺术不该是这般待遇,艺术需要尊重。我为之不平,王老师却笑笑了之。我知他生性淡泊,不为名利,况他也习以为常了。二十年学画,三十年学书,现在他每天业余时间多用在书法和篆刻上,如何让作品更精进,更具艺术魅力,才是他最关心、最关注的。

(摄影:徐圣越)

【附王中山老师作品入展及获奖情况】

1995年,篆刻作品入展吉林省白山印社成立十周年作品展

1999年,书法作品获得长春市第二届农民美术·书法一等奖

2002年,书法作品获得“吉林省第六届迎新春春联剪纸大赛二等奖

2003年,书法作品获得长春地区第一届美术书法摄影展金奖

2001年,篆刻作品入展吉林省白山印社第七届篆刻作品展

2009年,书法作品入展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六十五周年吉林省书法大展(临帖展)

2010年,篆刻作品入展吉林省第二届篆刻作品展览

2015年,书法作品入展“吉林省第一届农民书法作品展”

2015年,书法作品入展“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七十周年吉林省书法作品大展”

2015年,篆刻作品入展吉林省白山印社成立三十周年作品展览

2016年,书法作品参加吉林省书法家协会优秀会员作品展,获得优秀作品奖(全省获得优秀奖33人)

2016年,篆刻作品被中国篆刻艺术馆永久收藏(佛造像两方)

2017年,佛像印入选中国首届佛像印雅集(第一回)

2017年,书法作品入选“翰墨丹心”吉林省书法篆刻展览

2017年,篆刻作品入展“喜迎十九大,铁笔颂盛世 ”白山印社篆刻作品展

2018年,佛像印入选与佛有因“中国佛像印雅集·第二回

2018年,篆刻作品入展吉林省百家名寺印谱

2018年,书法作品入展第二届“章草杯”全国书法大赛

2019年7月,书法作品获第三届章草杯全国书法大赛优秀奖

2019年8月,书法作品入展“吉林省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书法作品大展”

2019年8月,书法作品入展吉林省第五届农民书法作品展

2019年8月,书法作品入展“庆祝新中国成立70周年,‘不忘初心牢记使命’春市县(市,区)主题书法联展”

2019年9 书法作品获得长春市、县、区主题书法作品联展二等奖

2021年7月书法作品入展吉林省书法篆刻作品展——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系列书法展

2021年11月吉林省第六届书法临帖(碑)作品展三等奖

【作者简介】


  李丽丽,笔名慕如雪,吉林省作家协会会员、自由撰稿人、编剧。2012年从事写作,喜欢用文字书写生活之美。出版书籍《三毛传》《别让双休日的放任毁了孩子》《没有教不好的孩子,只有不会教的父母》《效率模式:如何高效地过好每一天》,与电视台合作《爸爸去哪儿》《婆婆来了》《二胎时代》《收藏品之迷》等多部系列剧。

陕西前书法家王象作品(文艺名人胸中藏丘壑)(16)


  本平台是“榆树文联”新媒体平台官方账号,诚征各类稿件。投递稿件先在平台发布,择优在纸版《榆树人》发表。作者文责自负。咨询投稿事宜,敬请关注本号并留言或私信,也可搜索微信公众号“榆树文联”。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