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禧太后逃跑到西安(西太后出逃西安纪实)

(郑重敬告,原创不易,转发请注明,保留版权)

慈禧太后逃跑到西安(西太后出逃西安纪实)(1)

慈禧听了李莲英的话儿,琢磨了一圈儿,觉得张荫恒进送这物件确实用心不良,立马变了脸色,怒气冲冲地说:“这东西,两件物一律给他送回去!”李莲英暗幸挑唆成功,痛快地应一声:“嗻!”,随即拿过祖母绿宝石,屁颠屁颠儿的去吩咐下人照旨行事。此般情状传将出去,与张荫恒素有宿怨的人正中下怀。不久,就有牵涉公款事由的弹劾奏折传到太后手上,慈禧阅后立即派禁卫军官火速传唤。却说张荫恒正在家中,忽然见四名宫卫军飞马而至,听得言称奉旨传赴內宫问话,即感大事不妙,慌忙穿上官服匆匆上车。只见官兵两人分于前后,另两人手执大刀跨坐与车辕外,活像刽子手押赴刑场之架势。可怜张荫恒,素日扯高气扬,此时竟吓得魂飞魄散面黄如土。到得宫内但见,太后盛气凌人声色俱厉。张荫恒哪里还有申辩的胆儿,只管诚惶诚恐的磕头认罪。亏得中堂刚毅在旁,为其开脱一言二语,顺势借坡下驴退出內宫,总算过了这道鬼门关。回到家里如坐针毡惶惶不可终日,连过几天倒也无事。稍待放下心来,然而忽一日接到圣旨:“户部侍郎张荫恒着发往新疆效力赎罪。”妻子儿女垂泪相别不在话下。日子一晃发生庚子兵乱,与处死许竟澄等人同时,另有一道谕旨:“驰命新疆在犯张荫恒就地正法。”自命不凡的奇才张荫恒,一命呜呼!

漠视李莲英?这就是代价…

话说列强各国(8 3),经过几乎一整年的算弄、争议而鼓捣出了一个俗称为《辛丑条约》的东西,于1901年9月7日,由李鸿章代表中国方在北京签字。自从第一、二次鸦片战争开始,特别是甲午战争后,西方列强瓜分中国的势头愈演愈烈。这次联军入侵天津、北京,取得了几乎没有代价的大胜利。在此大好形势下,是继续对中国实行进一步的瓜分呢?还是采取别的形式对获得各自的好处有益,各国头脑们心里的算盘拨拉的啪啪响。经过反复权衡分析,各国达成一致共识:还是不搞瓜分为妙。在这次条约形成的过程中,美国人的主张起了主导作用。在觊觎中国的列强各国中,美国算是后来居上者。但随着势力的扩张,此时的它们已经渐露锋芒。它们对于未来有着更大的野心,图谋在谋取中国利益方面获得领导地位。前两年李鸿章周游欧美各国的时候,只有在俄国和美国受到盛情接待。俄国人因得了肥利那是理所当然,而美国人的出格热情则是黄鼠狼给鸡拜年,别有用心。却说李鸿章到欧洲各国受到冷遇,心里不是滋味。来到美国突然受到最高礼遇,不禁心花怒放,一高兴,吩咐厨人张罗盛大宴会以示答谢。不想美国人吃了这中国宴会的菜肴,真是色香味俱全啊,只见菜刚上齐,美国佬们个个狼吞虎咽争相抢食。不大会儿,桌上菜盘底见了天。看看各位吃客,还是一副馋涎欲滴的模样,李鸿章急忙去厨房吩咐,再做菜继续上。可是厨师长把两手一摊说:“大人,准备的菜料都用完了,拿什么做啊?”李大人也有点急眼,只见他皱着眉头一边直搓手一边瞪着两眼满屋的睃巡。他的眼光猛地落在了那些收回的菜碗菜盘上,忽然两眼放光喜出望外地喊了声:“有了!”,马上拉过厨师长交代:这么这么这么地!于是厨师长再吩咐道:赶紧生火,刷净大锅!接下来但见,半桶水填进大锅中烧开,一家人纷纷拿过尚有残汤剩菜的碗盘将其倒入,再加适量油盐酱醋,大火烧起,锅中一阵噗喳噗喳的翻腾。熄火,搬来大盆一只,拿大水勺将锅中炖烩之物呼啦呼啦盛入盆中,小厨立即将切好的鲜绿香菜、生菜叶、葱花等撒入上面,最后芝麻油点香。却见油花飘飘、绿菜点缀、香气四溢,一盆诱人馋欲的大菜,两人用大盘抬着,细步慢走地送到宴会桌上。李鸿章招呼道:“各位贵宾,最后这道菜,是中国的宴席名菜——什锦烩菜——大满圆,今天犒劳大家,请品尝!”一帮馋嘴饿鬼们,见大盆上来已经两眼放光,哪有功夫细看究竟?一个个拿起汤匙只管呼啦呼啦地往嘴里填。末了,喜见个个左手抹着油嘴唇,右手伸出大拇指,哇啦哇啦地喊:OK OK!这就是李鸿章发明的中国菜——李鸿章杂碎(烩),也就是前些年一度叫火的时髦菜——乱炖。

却说辛丑和议中,起主导作用的、美国人的主张,是何内容?下回再说……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