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家口第二届旅发大会现场(第三届张家口市旅发大会)

坝上香飘八月天,白云绿草染河山。仲夏的坝上张北,繁花似锦,清爽宜人,处处生机盎然。

张家口第二届旅发大会现场(第三届张家口市旅发大会)(1)

8月2日,中都原始草原度假村内人山人海,来自全国各地文化旅游行业的200多位代表和上万名游客一道走进这里,同看京津冀骏马越野竞技,共赏“记忆中都”恢宏文化盛宴。

张家口第二届旅发大会现场(第三届张家口市旅发大会)(2)

而距此40公里外草原天路上则是车水马龙,草原天路入口处的黄花坪村村口更是排起长龙,来自京、浙、苏等全国各地的数万名游人齐聚天路共享草原自驾乐趣……看着自家院子里争相拍照摄影、交谈甚欢的游客,黄花坪村民杜有亮乐得合不拢嘴:“以前为了生活俺常年在外打工,收入不稳定不说,还有种在外漂泊的感觉!现在好了!有了门前这条路,俺和家人一合计开起了农家院,短短几年,俺就实现了致富。现在是轻轻松松挣个十来万!”

张家口第二届旅发大会现场(第三届张家口市旅发大会)(3)

黄花坪村只是张北以路为轴、以旅为业带动农民脱贫致富的缩影。近年来,张北秉持“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发展理念,把旅游作为富民的朝阳产业,在“路”字上做文章,在“景”字下功夫,依托草原天路、中都草原、草原音乐节等这些优质品牌旅游资源,实施了景区带动、景村共建、就业扶持“三大旅游扶贫计划”,通过“合作社 农户”、“能人 农户”、“企业 农户”等多种模式,为农民脱贫致富开辟了一条崭新的路子。今年1-7月份,全县已接待游客人数427.61万人次,是县城总人口二十多倍,实现旅游收入39.49亿元,预计年内将接待游客750万人次,可带动全县14个乡镇、70个行政村在绿色发展中实现共富。

路为轴,“山窝窝村”脱掉穷衣裳

夏日的阿不太沟村白墙灰瓦新砖房,青山、绿树、梯田、湖水,一派静谧的田园风光。不仅吸引无数游客驻足观光,也吸引了不少外出打工者回乡创业,这得益于被誉为“中国66号公路”草原天路给该村带来的快速发展。

张家口第二届旅发大会现场(第三届张家口市旅发大会)(4)

阿不太沟村距离县城80公里远,曾是战海乡远近闻名的穷村。现在,随着夹在花田草海之间的草原天路修通,这个“山窝窝村”走上了脱贫致富路。50岁的村民田桂民一辈子没走出过大山,曾以种地为生,一年到头赚不下几百元钱,日子过得紧巴巴。2017年,阿不太沟村委会借助草原天路通过招商引资建起了天鹿大本营景区。田桂明和妻子也放下世世代代种地的锄头,开始到景区工作,一个月就能赚到4千多元。

张家口第二届旅发大会现场(第三届张家口市旅发大会)(5)

近年来,张北深度整合草原天路沿线草原、乡村、农业等资源,以点带面、串线成网修好路促民富,先后修好了张下线等7条总长约120公里的“草原天路”连接线工程,使草原天路辐射范围向纵深和腹地发展,一条条宽阔柏油马路把全县的景点连成线。特别是,“草原天路”沿线逐渐形成了桦皮岭、岩片山、鸡冠山、六代古长城等景区景点22处,旅游餐饮、住宿项目300多家,带动老百姓脱贫致富。“咱们面前这条路就是草原天路,被游客誉为“中国的66号公路”,是京津冀自驾游的主要目的地之一。”草原天路管理处副主任杨靖中告诉记者,“这路从2013年开始来自驾游的游客一年比一年多,成为我们张北旅游的一张名片。”

张家口第二届旅发大会现场(第三届张家口市旅发大会)(6)

“我们村挨着天路,自从‘草原天路’旅游火了之后,我们村和附近的年轻人做起了农家乐、农副土特产品的买卖,在家门口就能挣大钱,再也不外出打工了。”在白庙滩下沙坝村天牧人家的经营者白伟告诉记者。

草原天路的网状辐射作用还在进一步扩大:以文旅休闲度假、有氧运动康复、农事体验为主的奥伦达部落·五色天路运动休闲特色小镇初具规模;主打“未来农业”、“田园康养”的华大天路田园小镇成为游客休闲养生理想地;德胜新村田园综合体“民居 庭院 花园 农庄”的田园风光正在成为游人忆乡愁、品民俗的新宠。据悉,截止2019年7月25日草原天路驶入车辆共计269989辆,接待游客944962人次,草原天路风景带正在成为带动当地百姓脱贫致富的支柱产业。

张家口第二届旅发大会现场(第三届张家口市旅发大会)(7)

张家口第二届旅发大会现场(第三届张家口市旅发大会)(8)

张家口第二届旅发大会现场(第三届张家口市旅发大会)(9)

张家口第二届旅发大会现场(第三届张家口市旅发大会)(10)

景为基,“旅游 ”让群众共享绿色红利

张北县地处河北省西北部、内蒙古高原南缘的坝上地区,共辖18个乡镇、366个行政村、1103个自然村,总人口36.1万人,在册贫困人口66619人,是北京周边贫困人口最集中的县区之一,推进脱贫致富、加快发展,是历届张北县委、县政府坚持不懈的努力目标。

如何在“旅游 ”中精准发力,让贫困人口也享受到发展红利?张北围绕“旅游发展带动扶贫开发,扶贫开发促进旅游发展”的目标,实施“以旅助农”战略,创新精准扶贫“旅游 ”模式,将美丽乡村、扶贫攻坚、生态旅游有机结合起来,通过景区带动、项目撬动、就业拉动,让农民在绿色发展中实现共富。

大项目打造精品景区。张北以项目建设为支点,做大龙头景区。重点推进了基础设施、智慧旅游、集散咨询服务体系和城乡面貌“四大提升工程”,引入北京中赫、深圳华大、北京奥伦达等企业,建设足球小镇、未来农业小镇、奥伦达部落等一批全域布点的田园综合体项目;全面发展冰雪旅游和零度以下经济,加快发展壮大冰雪产业,将冰天雪地变成金山银山。目前,已建成中都原始草原、塞那都、天保那苏图等全域旅游景点、景区23处,建成夏洛特小镇、战海雪乡两大特色小镇,初步形成了草原风光游、冰雪运动游、军事历史文化游、草原天路自驾游四大特色旅游线路,成功打造草原音乐节、草原天路和中都草原三大“金字招牌”。2018年,全县全年接待游客695万人次,同比增长12%,实现旅游综合收入63.68亿元,旅游接待人数连续十年保持10%以上增长。

张家口第二届旅发大会现场(第三届张家口市旅发大会)(11)

大景区带动民富。将“旅游 扶贫”作为脱贫攻坚的共富工程,借助景区人气,带动周边乡镇更多贫困群众参与到旅游相关产业中来,重点在中都草原度假村等景点景区的周边村发展乡村旅游业。目前,中都原始草原度假村景区周边18个村发展了农家旅游,各类农家乐达460多家,从业人数6000余人。引导有想法、会经营的贫困户发展农家乐等旅游项目,鼓励不善经营、不敢冒险的贫困户通过打工、售卖土特产品等方式,分享旅游产业发展红利,增加了大家的经营性、劳务性、资产性收益。仅此一项可直接带动4000多贫困人口稳定脱贫。作为中都原始草原度假村的近邻,这几年,郝家营乡五福堂村依托景区的高人气,走上了“景区依托型旅游服务”之路。 他们依托景区聚人气,围绕“吃、住、娱”做文章,农村生产方式、农民生活方式都有了翻天覆地的改变。如今,全村人均增收数万元,过上了富裕路。

而临近中都草原度假村景区的张北镇瓦窑湾村只是受益者之一,该村依托区位优势,积极谋划,开展“旅游致富先锋”行动,推行“1 1 3 N”党建致富工程,取得显著成效,仅2018年全村人均收入较2017年同比增长800多元。

据了解,按照覆盖全季、全域、全要素、全产业的发展思路,张北县打造了草原天路风景带、北部草原风情区、南部红色旅游区、西部绿色能源观光区、东部欧洲风情区五大特色风景带,构建起“一心两道一环五区”的全域旅游格局。截至目前,全县宾馆饭店发展到3214家,农家乐618家,住宿床位40000余张,开发旅游商品20余种,旅行社及门店40家,旅游从业人员达到5.2万人。其中已有14个乡镇、70个行政村参与到旅游产业当中,涉及贫困村28个,旅游产业覆盖19000多人,直接受益11000多人,实现了“旅游富民兴县”。草原天路上油篓沟镇茴菜梁村书记郭铁壁是村里的明白人,主心骨。在他的记忆里,2013年以前,村里的人均年收入还不足3000元。村里的年轻人大都放下锄头走出大山!随着旅游业的发展,村里开起40多家农家乐,好多人都回到了家乡,全村人均年收入达到了6000多元。

张家口第二届旅发大会现场(第三届张家口市旅发大会)(12)

如今的张北县,天路游、草原游、民俗游联结成网编织着人民群众绿色脱贫致富的新生活。德胜新村田园采摘,供游客在采摘中体验农事的乐趣;

张家口第二届旅发大会现场(第三届张家口市旅发大会)(13)

世外桃源——奥伦达,让游客体验黄金养生的田园生活;漫步——华大天路田园基地,让游客体验未来农业的科技魅力……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